提升初中古诗文鉴赏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寻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月7期   作者:吴宏伟1 康黎姣2
[导读] 必须提升初中古诗文鉴赏教学的有效性,由语文教师实施多样化的教学策略,

        吴宏伟1 康黎姣2
        商南县科技和教育体育局  726300   2、商南县城关第三小学      726300
        摘要:必须提升初中古诗文鉴赏教学的有效性,由语文教师实施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深入挖掘不同学生的内在潜能,使其爱上古诗文鉴赏,熟练掌握鉴赏技巧,养成主动的学习习惯。课堂实践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尊重初中生的主体意愿,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给予所有学生快乐学习、小组讨论、学以致用的机会,为他们学科成绩的不断进步提供强大助力。古诗文鉴赏教学的效果越理想,初中语文课程教学指导工作也将推进的更加顺利。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文;鉴赏教学;有效性;策略探寻
        引言: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提升初中古诗文鉴赏教学有效性,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调动学生的探究热情,精彩纷呈的教学过程更有吸引力,妥善解决教学低效问题后,即可揭开素质教育的崭新篇章。但受到多方因素干扰影响,初中古诗文鉴赏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无法一蹴而就,我们教师应在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流程的细化等方面下足功夫,下面,笔者就此简单阐述了几点自己的看法,仅供参考。
        1、提升初中古诗文鉴赏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意义
        古诗文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因为古诗文内涵深邃,所以教学要求较高,极大地考验着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需要初中生充分活跃语文思维,进行大胆想象和创造。古诗文也是中华民族的正统文学,作为中国历史的有机组成部分,产生背景、作者经历、中心思想等统统值得学生们加强学习[1]。语文教师利用有效的教学指导方法,积极引导初中生对于古诗文的产生背景、时代状况等进行具体的分析,他们对于诗文内容有了正确的认识,产生了深刻的记忆,能够萌发出时代责任感,在接下来的探究活动中有着更加出色的精彩表现。进行古诗文的反复推敲,初中生的鉴赏水平随之提升,不同的古诗文有着不同的含义,相关内容直接陶冶了学生情操,增强了他们的审美能力,使其获取到不一样的认知体验,远比语文教师一味地进行灌输指导好得多。注重提升初中古诗文鉴赏教学的有效性,对于学生们以后的学习生活、个性化发展而言大有助益,我们教师积极探索多元化途径,总结研究多样化策略,全心全意为初中生提供优质教学服务,古诗文鉴赏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们综合素质、综合能力得以双向提高的过程。
        2、提升初中古诗文鉴赏教学有效性的可行策略
        2.1引导学生朗读,提高鉴赏能力
        朗读是将书面语言直接转化为有声语言的重要过程,还可以把静止的感情变为具体的感情,方便人物形象、景物描写等等统统活跃于纸上,初中生在朗读中感受,不断地体味,特定情境中展开了有效学习,学习效率会更高,学习效果更理想。初中语文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朗读,给予学生们朗读古诗文,体会古诗文妙处,不断积累阅读经验的好机会。朗读是基础,初中学生读得好,读得快,朗读质量极高,才更利于古诗文鉴赏教学有效性的提升。需要实现反复朗读,注重引发学生们的情感共鸣,放手他们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朗读感受、朗读技巧等,生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对于初中学生合作能力、鉴赏能力的整体提高来说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2.2注重拓展经典,方便学生感悟
        初中语文教材只精选了一部分古诗文,精选后的古诗文值得所有学生去鉴赏。

语文教师必须在拓展经典这方面下足功夫,耐心指导班级学生鉴赏古诗文,开阔视野范围,掌握自学方法,灵活地感受古人那充满力量的思想。另外,语文教师应该引导班级学生进入理想化的学习状态,使其鉴赏古诗文的同时发生智慧的碰撞,产生更多的感悟,学生与古诗文作者心灵契合,作者的人生智慧将成为点亮学生一生的明灯[2]。比如,进行同一作者的古诗文拓展,学习古诗文《石壕吏》时可拓展《新安吏》、《潼关吏》等,方便学生去感受作者杜甫笔下百姓生活的“疾苦”;再进行同一题材的古诗文拓展,学习古诗文《岳阳楼记》时可拓展《滕王阁序》、《登鹳雀楼》等,对比诗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实现名诗佳句的摘抄与背诵,然后运用到写作当中,会使初中生的文章更具可读性。
        2.3创设有效情境,拨动情感之弦
        创设情境对于初中古诗文鉴赏教学来说至关重要,只有创设了有效情境,才能够提高鉴赏教学的有效性,直接通过多元化的视听刺激,让学生们产生强烈的情感冲击。比如,学习古诗文《春望》和《过伶仃洋》时,不妨利用多媒体播放铿锵的音乐,指导学生进行朗读,创设情境后展开具体的讲解,轻松引发情感共鸣。初中生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多媒体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的课堂应用价值就有了更加的体现。
        2.4探究诗文背景,保证鉴赏深度
        初中阶段学生们对于古诗文的解读常常流于表面,无法分析到古诗文背后隐藏着的深层内涵。语文教师需要发挥指导作用,让学生一边探究背景,准确解读古诗文,并且了解作者,从而体悟到古诗文字背后的感情。比如,在学习古诗文《小石潭记》时,通过分析作者情感的变化,抓住关键词“幽”,再联系《永州八记》,进行写作背景的比较,从不同方面感受作者柳宗元那苦闷、抑郁的内心,充分保证了古诗文的鉴赏深度,学生探究背景鉴赏学习能力将有更大程度的提高。
        2.5活化教学形式,避免教学乏味
        在初中语文课堂中,运用单一化的古诗文鉴赏教学手段,很难优化教学效果,容易引发师生矛盾,导致鉴赏过程过于枯燥乏味,更难实现教学有效性的提升。通过活化教学形式,实现多重情境的相互交错,借此激发初中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鉴赏教学有内涵,一定不会让学生们感到古诗文内容学习的乏味性[3]。比如,在学习古诗文《邹忌讽齐王纳谏》时,笔者课上利用了趣味化的教学形式,组织了学生为中心的小品表演活动,让他们在有趣的表演中体会古诗文中隐藏着的深层内涵。再如,课堂教学古诗文《花木兰》时,笔者引导班级学生激情参与辩论赛,借此机会加深他们对于古诗文的理解,并且强调读写结合,让学生将阅读感受、辩论结果等统统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他们乐于表达,文字功底强大,接下来的教学时间可以播放中国电影《花木兰》,促使学生从不同的文化视域更好地把握诗歌的民族精髓。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古诗文的鉴赏教学中,语文教师注重提升鉴赏教学的有效性,利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尝试以个性化的授课方式,指导着学生鉴赏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实现了有效的师生互动,各项育人计划的具体执行就会变得异常顺利。初中古诗文的鉴赏教学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直接波动了学生的情感之弦,他们的课堂学习有深度,学习效率以及学习质量明显提高,真正成为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只是时间问题。
        参考文献:
[1]马玉东,肖凯.试论初中古诗文鉴赏教学的有效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31(11):80-81.
[2]林海玉,高佳佳,黄玲.如何提升初中古诗文鉴赏教学的有效性[J].考试周刊,2019,14(03):252-253.
[3]李文建,温楚文.初中语文古诗文鉴赏教学中有效策略的应用分析[J].新课程(上),2020,25(18):106-1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