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马瑶族自治县自然资源局 巴马瑶族自治县 547500
摘要:在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付出了环境破坏、生态恶劣、资源浪费的代价,如何维护未来持续进步的大趋势,如何为后代看好现有的“家”成为整个社会的重要课题。本文对森林营林生产技术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森林营林;生产技术;问题对策
引言
森林营林生产技术是当前重新建立自然生态、抑制环境恶化、实现资源增殖的基础性技术与手段,是林区和林企实施营林生产、改造环境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由于技术各类特点和制约因素的存在,森林营林生产过程中表现出各种问题和不足,林区如何改进森林营林生产技术,更好地运用和升级森林营林生产技术,已成为决定新时期林区发展和成长的关键标志物和影响因素。
1营林造林的重要意义
我国国土面积较为辽阔,蕴藏的资源较为丰富。在日常生活中,森林资源包括树木资源与林地资源,重视对森林资源的有效利用,能够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针对现阶段一些违规砍伐问题,在相关部门的管理下,应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积极应对当前我国森林资源不断减少的现状。结合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重视生态系统的建设,从而提高林业资源的覆盖率,对保护森林资源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森林资源是我国重要资源,一方面能够改善气候环境,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森林资源能够作为工业生产的原材料,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传统林业治理工作中,由于管理工作较为单一,技术人员难以发挥自身重要作用,造成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达不到预期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森林营林资源保护工作取得巨大进步,结合林地资源,合理选择树种,从而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推动我国森林资源高效发展。
2林业生产技术在我国林业经营中的现状
2.1林业生产技术的相关管理人才缺失
林业生产技术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高低,与我国林业经营发展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林业技术管理人员是我国林业经营发展的重要关键点,林业经营产业的兴盛反映了林业生产经营技术人员的科技管理水平。林业经营过程中最关键的一个问题,就在于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现阶段,我国林业经营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解决。在林业经营管理部门中,实际工作经验丰富的人才短缺,制约了我国林业经营的发展。要想有效促进林业经营发展,就必须要加强对林业管理科技人才的培训,在相关部门开设林业专业技术培养课程,紧抓林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加大相关宣传力度,使林业人才技能的培养得到延续,减少人才的流失。
2.2营林生产质量较低
营造林是我国在森林被采伐之后进行林木补种的主要方式,虽然国家会及时给予资金、苗木等资源进行营林补种,但由于在营林补种过程中存在购置苗木质量较低、苗木种植成活率低、管理不善等问题,造成营造林林木稀疏,致使我国营造林质量普遍较低,严重影响了营造林生产工作的开展,也对森林工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影响,甚至导致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等问题频发。
3林业生产技术在我国林业经营过程中的应用措施
3.1林业生产技术在我国森林防火中的相关应用
在我国林业经营中,森林防火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每年的防火期是我国林业防火安全的关键时期,如果森林发生火灾,那么将对我国的林业生态系统带来十分严重的影响,不仅使林业工作者多年的心血付之一炬,还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森林防火问题必须得到重视,林业生产管理技术的提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森林火灾起到阻碍的作用。在我国的林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将森林防火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目标和任务,林业生产管理人员可加大培育含水量较大的林业植株,起到对火种的克制作用,并规划设计相关的森林防火带,以阻挡火灾的蔓延。
3.2林业生产技术在我国生态环境中的应用
在我国的生态项目中,防沙治理一直是十分重要的项目,近年的林业飞速发展,防沙治理工作获得了一定的收获,土地沙化情况得到不小的改善。
在林业生产技术的发展过程中,要选取合适的沙地,制定适合植株生长的种植方案,选择成活率较高,且生命力较旺盛的低矮植株进行种植。除此之外,还需要培养扎根深、扎根稳的高大绿植进行种植,建立全面的沙地林业生态系统。在我国沙地治理中,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案改善恶劣的环境。
4提升森林营林生产技术的有效对策
4.1重视人才培养
针对当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现阶段各部门应积极应对,促进从业人员掌握专业技能,在营林造林工作中发挥自身作用。针对部分从业人员理论知识丰富但实践不足的现状,高等教育院校应重视对课程教学的改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在实际应用中,管理人员应重视与专家团队的经验分享与交流活动,丰富现有工作人员实践经验,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工作中,以此提高营林造林工作质量。同时,各部门应健全相应的人才管理机制,鼓励从业人员能够发挥自身重要作用,加大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力度,结合部门提供的专业课程培训,增强技术人员管理能力。
例如:某林业部门在日常工作中,为了营造良好的内部学习环境,改善当前管理工作质量,制定了有效的奖惩机制,逐步提升林业资源专业技术人员钻研精神,将学到的专业知识应用于日常工作中,从而提高林业种植工作质量,发挥营林造林技术的重要作用。对于部门责任意识低下、不重视自身技术提升的工作人员,予以淘汰,并重新招募优秀人才,为部门工作注入新鲜血液,提高经济发展质量,重视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工作。
4.2加强监督,提高营林生产质量
营林工作通常是在偏远的山区,这些地区的监督力量相对薄弱,基层的营林生产工作开展具有随意性大、人情面强的特点,容易造成营林工作的开展流于形式,达不到森林采伐恢复的目的,更无法实现为森林工业储蓄良材的作用。只有加强营林生产工作开展的监督,才能保障营林生产执行到位起到效果。随着科技的发展监督手段可以采取航拍、遥感等远程监控,利用其速度快、准确度高、便于分析等优点,提高营林生产监督的效率,促进监督快速落实执行到位,确保营林生产工作真实有效开展,从而提高营林生产的质量。
4.3森林生产方法的更新
推进林权制度改革,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近年,按照中央统一的计划,我们积极稳妥地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有效激发了社会力量参与林业和植树造林的积极性,促进了林业的快速发展。发展非公有制林业。各类大型企业积极参与植树造林。扩大营林现场,全面推进营林事业的发展。在世界森林中,人们越来越关注环境淡化和气候变化等重要问题;正在采取积极措施促进碳森林的加工;根据国际国内能源短缺,积极推进能源林基地建设;引进有价值树种繁殖项目,加快开发珍稀树种后备资源的进程;实施旨在提高高比例森林质量的森林管理示范项目是一项针对年轻人的示范项目,旨在促进森林管理领域的工作。
5结语
营林生产技术是国家实施森林资源增殖、生态环境重构、发展平台建设的重要基础性技术,作为森林营林生产单位应该重视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立足于森林营林生产技术的应用,采取持续调整、不断改善森林营林生产技术的方式进行优化,在宏观上建立起森林营林生产技术实施的保障机制,在中观上系统预防森林营林生产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在微观上发挥出森林营林生产技术真正的行业、环境、社会和生态价值,加速企业技术工作、管理工作、建设工作持续优化和不断提升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张磊石.营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黑龙江科学,2019,10(10):156-157.
[2]曹木生.森林营林生产技术问题及解决对策[J].农技服务,2018,34(10):93.
[3]杨超,宋维明.林权改革条件的林农选择:营林行为与营林规模[J].改革,2017(11):77-85.
[4]彭晓英.森林认证对林业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