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4092119950918XXXX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建筑行业的发展较为快速、稳定,使得建筑工程的投资成本也越来越大,同时对造价预算的标准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为了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确保施工顺利完成,要保证预算编制的质量,制定科学合理的工程造价,增强对工程项目的管理力度。基于此,本文主要阐述建筑工程预算定额的概念和重要作用,并且详细分析工程定额与预算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建筑工程;定额;预算
引言
随着国内建筑行业的发展,很多潜在的问题也开始逐步显现,特别是工程成本的合理支出问题,成为影响工程建设效益的核心因素所在,而预算工作的有效开展对工程成本的合理调配起到了关键作用。基于此,本文将对建筑工程预算管理中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进行分析,以建筑项目预算发展作为基础解析点对目前其所暴露的不足进行解析,并探索出相关的应对措施。
1工程预算定额概述
在工程施工期间,工程预算是指完成相应的计量单位部件或者各阶段工程需要的原材料、劳动力、货币表现和机械设备所需的数量标准。在建筑工程的设计和预算中,对施工中所需的机械台班、消耗的原材料、使用的劳动力和对工程造价进行计算的定额。工程建设定额中有许多部分,其中较为重要的就是预算定额,其具有计价性特点,对承包后造价进行预算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负责对招标承包造价和标的进行估算和预计。工程预算在建筑工程中的主要作用是对工程施工图进行预算,控制和管理工程造价和建筑预算投资;是工程项目结算的重要依据;在其基础上进行编制估算和概率定额;以其为重要依据进行标的和投标的确定;利用预算定额对制定的方案进行分析和研究。
2建筑施工企业实施工程项目预算管理的作用
(1)领航企业全面发展,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预算管理能够细化公司战略规划和经营计划,是具体将战略目标分解、细化和数字化的一个过程,一系列的计划安排有利于预算控制过程和战略执行过程保持一致,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2)优化资源配置,权衡项目资源分配工程项目预算管理者根据现在和将来可以调配的资源进行权衡,决定不同的工程项目可以使用的资源种类和数量。通过预算将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数据具体化,有利于项目责任人随时掌握资源的稀缺程度,提高应对外部变化的灵活性。(3)完善企业管理机制,有效控制风险预算管理是企业管理人员对工程项目前期准备、中期执行、后期反馈流程监控的有效工具,通过实际操作结果与预算数据进行比较,快速发现问题并及时提出解决方案,从而达到规避和化解风险的目的。预算管理在预算过程中巧妙地通过管理机制体现出来的具体数字对工程项目各部门的权、责、利关系进行全面规范,通过研究和预测将市场竞争与工程项目内部管理进行连接,不断地在市场竞争中的各项风险中寻求平衡点,有助于完善工程项目管理机制,优化企业整体的治理结构。
3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存在的问题
3.1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潜在的问题
一是建筑工程预算的定额方式不够完善。大多数建筑企业在进行预算编制时,通常会出现借用定额的情况。这种方式往往不够重视地理位置、建筑类型和施工手段等方面对工程产生的影响,所以经常导致出现预算编制方法不使用的情况。二是施工项目的计算方法存在问题。现阶段,部分建筑企业在进行项目预算时没有做好预算的前期准备工作,通常会导致不准确的定额预算出现。此外,不正确的计算方法也是原因之一。在工程的预算期间、间接费用当中,常常会因为不科学的计算方法导致工程费基数受到影响,从而使得工程造价出现不准确、不合理的情况。在建筑工程预算编制的前期工作中,只对现有的原材料进行定额,其中产生的价格差不能够计算在间接费用中。在施工作业期间,建筑原材料种类极多,在预算价格中,除了这些材料外,其余的都将划分在直接费用中。
在众多因素中,在施工的间接费用中提高原材料费用影响较大。
3.2虚增工程量
在部分施工部门增加施工成本的现象叫作虚增工程量。例如,部分企业在管理各个单项施工项目的过程中,偶尔会出现工作人员进行相同的工程计算的现象。此外,部分建筑企业在进行工程决算时,对已经在决算名单中的项目进行了再次计算,因此必然会出现计算费用增加的情况。
4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相关问题的解决对策
4.1强化工程预算管理的动态性
工程预算管理涉及的内容较多,工程建设的每个环节都需要有工程预算管理作为辅助。在工程预算管理的众多特点中最显著的是阶段性与周期性,管理人员的工作如果都严格执行模板,就会让工作变得刻板。因此,管理人员需全面深化工程预算管理的实时化特征,以专业市场的发展情况作为管理革新的重要参考,如果建设工程中发生问题,就可以对其进行及时调控。就操作层面来说,管理人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完善预算管理中的考评机制。通过对人员以及部门的考核,让工程预算中不同阶段的目标融合在一起,这主要体现在短期与长期的促进。第二,关注建筑市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市场是预算管理工作的基础,以市场为依据对工程预算模式做出调整。第三,给从业人员给予更多独立工作的空间,保证预算管理工作的灵活性。
4.2提升预算的执行力度
预算执行分为外部控制和内部控制两种形式。外部控制是指上级对下级的指示及安排,内部控制是指每一责任单位对自身预算执行力的把控。各级责任单位从预算编制开始全程参与,通过预算管理,将预算目标项目及各项目所需各种资源进行分解,对预算目标做到心中有数,在执行过程中能够清楚地知道实现战略目标需要如何把握节奏,合理规划、统筹安排,全方位反映每一项实际工作,给员工给予最直接的感受。另外,执行过程中应加强各部门的沟通,多次开展对公司发展和项目战略的讨论,分享经验,同时与激励制度相配合,通过责、权、利的紧密结合,使每一个部门、每一位员工对战略运营的理解更加深入,积极投入、相互支持,相互监督,既提高了大家对实现战略目标的信心,也增强了企业凝聚力。
4.3收集资料,制定精准的定额编制
进行工程预算的定额编制,需要以分析大量的数据和资料为依据,所以,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中,信息和数据的收集极为重要。建筑企业的施工部门应负责对建筑工程实施期间的资料和数据的收集,同时要确保其可实施性。此外,相关的工作人员应对收集的数据和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检查出其中不合理的部分并进行修改和完善。工作人员不应根据自己的想法来收集数据,应将施工技术和设计部分的资料进行全部收集,以免由于认识的偏见而造成以偏概全。
结语
预算方法和消耗量定额的完善,为工程造价提供了一个安全可靠的计价方式,同时为与国际市场接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并且增强了各个参与方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度,有利于国内与国外进行交流和合作。综上所述,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推动了精细化管理的深入应用,工程预算管理也能取得更好的效果。通过分析当前工程预算管理工作可知,在观念、工作状态、编制过程等方面仍然存在问题,影响了工程预算作用的发挥。因此,建筑工程预算管理人员要在日常工作中以问题为出发点,对工程预算机制进行完善,保证预算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寅.建筑工程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河南建材,2019(1).
[2]井雪超.建筑工程预算管理问题与对策探析[J].江西建材,2016(7).
[3]张铭.建筑工程预算管理常见问题与对策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