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创新策略探讨 1刘晓庆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0期   作者:1刘晓庆 2王露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多元化发展,经济结构更加复杂多变,建筑行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1身份证号码:34112619910704XXXX;2身份证号码:33082419930820XXXX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多元化发展,经济结构更加复杂多变,建筑行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建筑企业通过提高质量控制管理水平能够不断强化自身的市场核心地位,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保障居民的安全性以及社会的和谐性。本文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创新策略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创新策略
        引言
        加大对于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与控制是适应当前社会发展节奏的重要举措,考虑到建筑工程项目自身所具备的复杂性与特殊性,更应对其质量控制引起足够的重视,充分对建筑工程过程中存在的各种质量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1现代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的重要性
        1.1有利于现代建筑行业制度管理的发展
        经过长时间地发展,我国现代建筑行业在制度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各家建筑企业都形成了适合自身发展的制度,在实践中经受住了基本考验。但随着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我国建筑行业目前所实行的管理制度在某些方面已经无法适应市场的变化,所以,应对现代建筑工程的制度管理进行创新,施工管理的创新是其中重要的部分,它有利于现代建筑行业制度管理的进一步发展。
        1.2有利于满足建筑市场的需求
        从建筑行业各项内容的实际发展来看,各个环节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在项目招投标的过程中,很多项目都存在暗箱操作,招投标逐渐沦为了一种形式;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部分监理单位存在吃、拿、卡、要等一系列的违规违法行为,在这种情况下是无法保证建筑施工质量的。针对目前建筑行业中存在的问题,应对施工管理进行创新,进一步规范施工流程,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以确保每个施工环节的质量,从而保证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现状
        一方面,材料选用不合理。若是建筑材料质量不达标,将引起施工质量问题,如防水施工中的沥青品种、油毡品种、抹灰用砂含泥量、木门窗材质选择等,都与施工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以某工程为例,在竣工后发现内墙装饰涂料质量不达标,短时间内将发生脱皮、变色等现象。部分饰面砖吸水率较大,超过了10%,外形规格不整齐,施工时也疏忽了这一点,导致外墙饰面釉面爆皮、空鼓、脱落和灰缝不均匀等质量通病,引起外墙渗水现象。结构板面施工中,提升架口处板面浇筑过于马虎,未关注板筋位置,引起架口处板面发生结构裂缝问题。
        3现代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中遇到的问题
        3.1施工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目前,我国各建筑企业所使用的施工管理体制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建筑行业的发展需要,并且受建筑企业本身的局限性和创新经验的不足,导致有些建筑企业在施工管理的创新过程中发展缓慢。施工管理体系的问题导致施工过程中人员操作粗放,很多施工人员都是依靠自己过往的操作经验进行施工,而监理单位在监督检查的过程中无法严格落实监督责任,无法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达到要求。
        3.2施工管理创新工作中受到过多的人为因素影响
        现代建筑企业在施工管理方面由于缺乏完善的制度,所以,很多情况下都是依靠人为经验进行管理,这种模式下会产生很多的不确定性,而且一旦人员出现失误很可能导致施工出现问题。另外,现阶段的市场发展非常迅速,仅依赖人为经验进行管理显然是行不通的,这对于个人的职业素养要求极高,如果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达不到要求,就会对施工管理带来非常大的影响。这样不仅会降低施工效率,而且很可能为建筑质量埋下安全隐患,给整个建筑行业带来负面影响。


        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创新策略
        4.1实现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的创新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环节众多,所涉及的工作内容庞大,想要实现工程质量管理创新就必须重视监督管理制度的健全和创新提升。一是工程监管人员对自身工作内容有足够的认识和管理力度。建筑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监管人员主要负责各环节的施工质量,监管工作质量直接关系着施工工艺的具体实施情况、施工材料的运用情况、施工安全情况、施工中各环节的配合沟通情况等,因此,监督管理人员自身必须具备严谨的工作态度和高水平的管理能力。二是建立健全相关监督管理制度。制度的健全可以为监管人员提供切实有效的工作依据,促进其各项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样对于监管人员自身工作情况也起到了相应的管理约束作用,是实施监管工作的必要手段。在进行监督管理制度的制定过程中,要运用发展的眼光和现代科学管理理念及技术手段实施共同监管工作。
        4.2实现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很多施工技术在新时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因此,建筑企业可通过运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工艺来促进工程质量的提升。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重视先进施工技术和工艺的应用。应用先进技术势必要投入相应的资金,建筑企业要立足发展角度,不可一味追求眼前经济效益而忽视先进技术带来的长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需要投入必要的资金进行技术的提升和相应设备的购置。二是加强先进施工技术的培训。针对施工技术的特点,组织各层级施工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特别是对于一线施工人员的具体施工技能进行针对性培训,对施工关键部位的施工工艺要加强管理。三是创新施工材料提升施工工艺。随着新型建筑材料的出现,使得对施工技术和工艺的要求较传统形式建筑材料而言有了一定程度的降低,同时新型建筑材料具有更好的绿色、环保、节能特性,因此,实现施工技术和工艺的创新要充分重视新型工程材料、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以更好地促进施工质量的提升。
        4.3加强施工材料与设备管理工作
        第一,施工企业应该在建筑材料采购、进场等方面加强管理,采购结束后所有材料需要严格试验,防止出现偷工减料、以劣充好的现象。第二,建筑材料在采购后应该妥善保管,在库房中存放,定期检查与记录,保证建筑材料质量不受到影响。第三,材料采购员应该有较高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了解所有建筑材料的性能,具备较强的建筑材料质量鉴别能力。要将材料试验与检验程序落实,防止低劣材料进场。由于机器设备出错率较高,远远超出人工操作失误的概率,因此在机械设备进场以后,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操作,对各项参数进行有效调控,维持其正常作业状态。
        4.4通过培训提升人员素质
        提高管理人员的组织与协调能力,保证建筑材料、人员、机械等组织更加科学合理,让现场施工得到有效协调,避免出现交叉施工的情况。要注重提升管理人员看图纸能力,将施工重点区域确定下来,并通过加强管理工作,特别是在隐蔽工程方面加大监督力度,并重视竣工验收管理,从整体上促使施工质量提升。要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建筑工程中重点项目包括混凝土浇筑、防水、模板和钢筋等,要求施工人员结合具体流程与项目设计要求,合理采用施工技术,增强质量控制意识,才能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打牢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今社会,伴随着建筑施工管理技术的不断地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人们对于建筑工程也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而且如何加强对于建筑工程的管理和施工质量的控制,这也是能够充分满足现代人们需求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因此,建设单位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对于建筑工程的管理及其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以达到最大限度地改善建筑工程的管理和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王灼鹏.建筑施工管理的安全与质量控制策略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18):142.
        [2]尹祚会,段致刚.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创新策略探讨[J].中国标准化,2018(10):179-180.
        [3]冯昱燃.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策略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06):48.
        [4]杨文中.浅析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创新策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3):55.
        [5]郭法军,刘希林,李建军.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创新策略分析[J].民营科技,2017(04):1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