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贾娟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0期   作者:贾娟
[导读] 摘要:小学音乐游戏教育不仅是对学生课本知识和学习技能的巩固,更多的是帮助学生练习学科核心知识点。
        灯市口小学  北京市  100007
        摘要:小学音乐游戏教育不仅是对学生课本知识和学习技能的巩固,更多的是帮助学生练习学科核心知识点。就小学阶段来说,培养学生的思维以及学生的动手能力是教学重点,所以,在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小学音乐老师在课堂上不仅要注重音乐教学知识的教授和灵活运用,更多的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优秀的学习观念,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小学音乐;音乐教学
        引言
        音乐是一门特殊的科目,它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可以给人充足的情感体验。 教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不能只注重教授具有较强专业性的理论知识,这不便于学生理解,容易使其产生抵触学习的心理。 将其以游戏的方式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既可以增强学生的音乐体验,培养其艺术情感,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又可以丰富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1游戏化教学在小学音乐中的意义
        1.1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人在成长的过程当中,情感是重要的催化剂,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工作,又或是日常的生活,情感会时刻地伴随着人进行各种活动。对于音乐学习来说,音乐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学会音律,更多的是要学会理解并且创造音乐,从而通过音乐的学习理解音乐存在的意义,通过音乐的学习更加深入地了解到音乐中民族精神等珍贵的精神内涵,这样的学习过程对于帮助学生切实提高自身音乐素养有极大的帮助。在音乐教学当中充分发挥游戏化教学的作用,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帮助学生用音乐更加准确地表达情感,有效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1.2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音乐知识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合理融入音乐游戏,可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音乐知识。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思维还不成熟,理解力也比较薄弱, 对于一些理论知识很难理解, 同时记忆不牢固, 这就会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受到一定影响。 所以教师要想使学生对音乐理论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 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印象,同时产生理解性记忆,就需要合理转变教学方法,采用有效的教学模式、更加恰当的音乐游戏,使学生深切感受到音乐游戏的趣味性,在游戏中学习更多的音乐知识。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的知识,理解更加深入,记忆更加深刻,学习质量也会更高。
        2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音乐游戏的应用策略
        2.1合理应用音乐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年龄较小,身心发展还不成熟,在课堂中如果存在一些比较新颖和有趣的内容,会非常感兴趣,游戏属于非常受学生欢迎的一种活动,对于学生有着较强的吸引力,可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所以在小学音乐课堂中,要合理引入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利用一些趣味游戏,增强音乐课堂的活跃度,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音乐课堂。 教师可在课堂教学前准备一些教学工具,在课堂中为学生呈现相应的音乐教学工具,如带领学生将瓶子装上不同量的水, 然后对瓶子进行敲击, 认真倾听其声音, 引导学生深切感受高低音。 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中组织学生参与其他的音乐游戏,带领学生听音“行动”,这些教学游戏可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的强弱等相关知识,深切感受到不同音符发出的声音。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中播放一些铃声,营造更加活跃的音乐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课堂中集中注意力。学生倾听一些优美的铃声,可以感受到音乐的美妙,更好地掌握音乐知识,加深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2.2高效利用音乐游戏,深入理解音乐情感
        如果一个游戏缺乏积极性,那么这个游戏就是失败的,所以教师在对音乐游戏进行选择与设计时, 要着重考虑游戏活动的积极性, 充分发挥游戏的活动性特点, 增强游戏的趣味性。 小学音乐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引导学生逐渐了解基础的音乐知识,掌握基本的音乐技能,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准确表达出相应的音乐,有效锻炼学生的各个器官,促进各个器官的协调, 从而使音乐的呈现更加完美。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模仿一些任务,开展相应的角色扮演游戏,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动物进行模仿,让学生扮演一些自己喜欢的动物角色,对小动物进行灵活生动的演绎,还可以让学生挑选一些比较熟悉的小动物,对动物的声音进行模仿,同时要表现出小动物的日常动作。 这样的角色扮演过程, 就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中更具积极性,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的教学过程,还可以增强学生肢体动作的协调性,使学生的声音和肢体动作相互配合,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音乐表现力,指导学生深入理解音乐情感,拓宽学生的音乐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在音乐课堂中, 教师指导学生参与情境表演游戏, 可以引导学生对相关情景进行模拟与表演。 小学音乐课本上的相关音乐内容存在较强情节性,教师可对其特点进行合理利用,鼓励学生编制一些音乐情境,进行情境表演,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游戏兴趣,进而更加牢固地掌握音乐知识,让学生可以充分融入歌曲情境中,深入理解歌曲中的内涵。
        2.3以游戏促进学生合作
        在音乐教学中融入游戏时,教师要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组织开展游戏教学,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提高音乐记忆和游戏运动能力。 在实际的教学中, 教师往往是在特殊的阶段才会使用游戏教学,旨在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种方式并没有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 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加强对音乐游戏的科学和合理性设计,使学生在游戏中培养创新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培养良好的合作关系。在设计游戏时可结合节奏感强的音乐,引导学生运用肢体动作融入音乐,促进小组合作,加强其对节奏的记忆,培养其合作意识。 如在《我们的家园》中,教师可将学生分组,然后设定游戏节奏,由教师播放歌曲,结合音乐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节奏游戏,学生打节拍配合,逐一完成小组练习,  教师可以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倾听音乐,指导他们注意音乐节拍,然后激励学生寻找相应的打节拍时机与动作,这样的过程可以使学生完成相应的模仿游戏。 其节奏游戏活动存在一定的难度,而要想让多个学生共同完成,其难度会有所增加,这就极大地考验了学生肢体协调能力, 进一步锻炼了学生的记忆能力,高效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2.4利用接龙游戏,激发学生想象力
        在小学生学习音乐知识时, 教师引入相应的接龙游戏,其教学效果的提升会很明显,通过接龙游戏,不仅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还可使学生感受到更多的学习乐趣。接龙游戏更容易让学生理解, 其主要是引导学生进行模仿与传递,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音乐节奏。 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或者是以学生个体为单位,教师先演示一个节奏, 然后引导学生根据教师的节奏进行顺序性节奏模仿,随着模仿的逐渐进行,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自行进行节奏编制,然后完成自主接龙游戏。 这样的教学过程,就可以使学生合理掌握节奏内容,有效增强学生的创造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小学音乐老师在课堂上不仅要注重音乐教学知识的教授和灵活运用,更多的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优秀的学习观念,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刘志红.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J]. 当代音乐, 2020( 6 ) .
        [2]支荣佳.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J]. 中国新通信,2020 ( 8 ) .
        [3]张振雪.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J]. 中国农村教育, 2019 ( 21 ): 108.
        [4]范文慧.小游戏 大智慧—— — 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及探索 [J]. 教育观察, 2019 ( 37 ): 1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