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宏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 山东省临沂市 276000
摘要:装配式建筑颠覆了传统现浇建筑施工模式,随着相关部门相继出台各项政策,装配式建筑市场逐渐成熟,但是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阻碍了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成本控制;策略
引言
在装配式建筑的实际应用中,需要进一步加强工程造价预算和与造价有关的管理任务。通过各种方式在降低成本的过程中可以减少建筑垃圾的产出,使建筑行业获得更大的提升,能够有效地提升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
1装配式建筑的主要特点
(1)生产效率高。相较于现浇建筑复杂立体的交叉作业、流水施工模式,预制装配式建筑主要采用工厂化生产、机械化吊装的方式。安装过程如同在工厂组装汽车元件般进行拼接,现场作业量大大减少,并具有生产效率高、安全、质量有保障等特点。此外,生产过程不受天气等外界因素的影响,提升了工程项目的建设效率,缩短了建设周期。(2)标准高。装配式建筑构件各项生产工序都是在工厂中完成,可避免受到现场人员技术水平、作业环境、天气等各种可控或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制作规范标准严格,保证构件的质量。(3)环保效果突出。装配式建筑施工大部分在工厂中完成,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使用到的都是成品构件,从而减少了施工现场的扬尘、噪声等污染。
2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2.1造价管理人员的素质不足
无论管理方法开发的多么先进,管理模型构造的多么完善,其最终的完成者和行使者都是人。因此,如果造价方面的工作人员专业素养达不到一定的高度,将不可避免地导致项目预算和成本控制不足的问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有很多装配式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人员专业性不够强,这方面主要表现为对装配置工程的认识不足,缺乏先进的成本管理理念,缺乏造价管理的专业知识能力,当然,缺乏认真的工作态度也是问题之一,种种不利因素最终导致了工作效率不高。
2.2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模式落后
能否有一个科学专业的工程造价预算体系和足够完整且成熟的成本控制模式是装配式建筑工程发展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点。但是现实中很多装配式建筑单位所采用的项目预算和成本控制模型过于落后,在这方面的短板严重,尤其是缺乏对整个项目过程的科学管理,他们的侧重点往往都在于施工前和施工完成后的工作,这大大影响了施工的完整性,同时,各个部门之间也缺乏有效的沟通与交流,没有一个完整的管理交流系统,那么随之而来的就是预算不够合理,成本控制不够科学严谨。
2.3施工单位不够重视,方法不合理
据悉,建筑工程企业普遍存在不能有效控制工程造价预算的情况,进一步分析这与企业忽视工程造价预算,未能引入有效的方法有关。部分企业为了追求所谓的市场占有率,而盲目增加资金投入,加速施工,导致实际支出偏离于预算造价。而建设单位不认可、不愿意支付该部分费用,使得施工企业不得不面临着成本增加的问题。此外,部分建筑企业忽视控制工程造价预算,过于强调短期业绩,市场灵敏度不够,不能充分把握市场信息,这也会导致其实际工程造价偏离于预算。
3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的优化策略
3.1施工成本控制策略
施工承包单位是装配式建筑工程成本控制中的关键一环,为了控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成本,应做好以下几点工作:(1)提前、仔细地勘察施工现场,全面了解建筑工程项目的特点及难点部分,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计划,以保证工程施工进度和缩短运输距离,避免二次搬运等。
同时,施工技术人员要广泛调查市场,并实时了解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注重和加强运用现代化施工工艺。(2)编制完整明确的项目清单。传统的现浇工程可以将每一道工序细化到清单中,所以工程造价容易控制。而装配式建筑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各地对于装配式的清单及定额并不统一,作为承包商,应结合现有的清单及定额逐步摸索更加精细化的清单编制及组价方式,控制每一道工序成本,从精细中要效益,做到整个项目施工成本可测、可控。(3)影响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的一个主要因素是预制构件价格高昂,因此,严格控制预制构件价格十分重要。预制构件施工成本控制可以通过询价及定价两方面完成:施工单位成立专门的询价小组,通过线上或者线下的方式全面了解市场情况,主要对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构件价格进行分析,通过原材料、生产工艺、供需关系等及时分析构件价格走势,在价格相对较低时提前预订,锁定价格。
3.2提高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
在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中筹集及使用资金的效率如何很大程度取决于是否有效控制造价预算。如企业不能充分做好造价预算,还有可能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专业的工程造价预算人员,是成功编制合理的预算控制的核心。当然了,再优秀的预算管理人员也要实地考察工地,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以及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做好本项工作。预算管控人员要具备较扎实的管理学、经济学知识,要能够及时与各部门沟通,对采购材料、设计图纸等方面都有所了解,最重要的是能够充分把握市场。为了确保企业的预算管理人员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建议企业建立可行的激励机制、选拔任用人才机制;尤其是要重视人才的沟通协调、专业素养,真正落实任人唯贤的理念。日常要加大力度,深化人才培养,提高预算人员的专业素养,倡导员工继续深造,建立为学员提供报销学费的制度。以预算管理人员在预算控制中的实际表现为依据,进行人员奖惩,完善人才奖惩机制。
3.3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
鉴于目前装配式建筑工程中成本预算和管控问题严重,就需要有一个具有严谨性且公正的法律条规来规范这其中的各个方面,来促进并且保护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在目前的现状来看,在装配式建筑项目的施工过程中,还没有适用的法律法规来管理,导致许多施工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另外,从施工地的角度来说,装配式建筑工程本身容易受到当地经济的影响,在大多数情况下,配件的价格由制造商决定,项目施工人员无法起到作用,成本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就无法进行全面的计划和管理,而且在价格不确定的情况下,项目施工人员也无法保证材料质量的问题,因为这方面的发展是项目人员无法了解和干涉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增加了施工的更多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容易导致各种各样的施工问题。政府应该正确地发挥他们的职能作用,严格把控制造商的价格控制监督,并从各个方面改善工业价格的综合控制,共同努力实现价格和质量的双面监督管理,保证零配件的制造质量,保障施工成本和施工安全。
结束语
建立科学的教育培训体系,为这方面的发展培育优秀的人才,深化并完善成本控制过程的监督力度。同时,有关企业必须不断提高技术水平,适当地降低生产成本,相信装配式建筑方式一定会更加受人们的青睐。
参考文献:
[1]邓国瑜.浅析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6(5):63-64.
[2]周绍军.浅谈建设项目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监理的作用[J].广东建材,2016(10):116-118.
[3]战锡忱,夏娇.招投标模式下如何管理合同和控制工程造价[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3):188.
[4]包建红,罗龙.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浅议[J].建设科技,2015(12):56-57.
[5]梅基清,张利荣.浅议工程造价质量控制[J].人民长江,2015(6):60-61.
[6]齐宝库,薛红,张阳,等.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招标评标方法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5(5):2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