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宇振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1115
摘要:建筑工程中水泥质量的检测是非常重要的,国家相关部门对水泥质量的检测已经做出了硬性规定,但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水泥质量的检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检测水泥的时候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也会导致水泥的检测结果不够准确。因此在检测水泥时应对检测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才能真正发挥出水泥检测的作用。下文将对建筑工程检测中水泥检测的要素进行探讨分析,可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检测基本流程;影响因素;常见问题;检测的要素
引言
水泥是建筑工程中最常见的建筑材料,水泥质量的好坏是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在施工过程中将水泥与水、砂石及外加剂拌和成混凝土,硬化后成成为符合工程要求强度的混凝土结构构件。目前,在我国社会经济的推动下,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水泥混凝土的应用变得非常普遍,水泥混凝土具有抗压能力强、耐寒、耐高温等特点,水泥混凝土的种种优点可以很好的适应其他建筑材料,也能更好的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水泥是水泥混凝土中的重要材料,对于整个建筑工程的中混凝土构件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想要有效的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在建筑工程中水泥质量的检测一定要严格把控,提高检测力度,从而推进我国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
一、检测水泥过程中的一些比较重要的流程
在水泥相关检测的标准下,对水泥检测时需要注重的步骤:严格按照规范取样,严格按照批次取样,且对出厂超过三个月的水泥,应进行复检。负压筛析法检测水泥细度时,每个样品应做两次试验,检测结果取两次试验的平均值。试验室的温度应严格控制在20±2℃,相对湿度不低于50%,尤其要注意水泥试样、拌和水、仪器和用具的温度也应该与试验室温度一致。湿气养护箱的温度更加严格,应为20±1℃,相对试验不低于90%。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虽然比较繁琐,但是应该严格依据标准上的试验步骤来,经验只作为辅助,不能不做试验,只凭经验选定。由于安定性对水泥质量的好坏影响很大,所以部分试验人员在用代用法(试饼法)测定安定性时,对成型的水泥试饼的规格应严格控制,做成符合规范要求的直径70~80mm、中心厚度约10mm、边缘渐薄、表面光滑的试饼。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成型的试样应符合规范,成型前期应刮去高度超过试模的部分,否者会使硬化后成型的试样尺寸超出规范,强度比实际强度偏高的现象。
二、分析水泥检测的影响因素
水泥检测时的影响因素是很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为因素,其次是环境因素和设备检测因素。人为因素在检测水泥是造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相关检测人员的操作情况,在相同的检测条件下检测出的结果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产生这样的问题大都是操作规范性的问题。目前,水泥的检测有着非常明确的检测标准要求,但在检测的过程中,检测人员的操作熟练程度差异,仍会对最终的检测结果造成一定影响。其次就是检测环境对水泥检测造成的影响,在这过程中,如不控制水泥检测的环境条件,在进行数据实验过程中会造成较大差异的现象,如外界温度较高,外界环境的温度比水泥检测要求温度高时,水泥在破坏性检测中其抗压强度会失真。水泥检测的检测设备对水泥检测造成的影响,这些检测设备本身的质量问题都会影响到水泥检测的最终检测结果。水泥检测设备对水泥检测结果造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检测设备的使用、养护等方面的问题。在检查水泥检测设备仪器时,要注重仪器的校准和检定。在水泥的检测过程中,由于振实台基座的不稳,导致水泥的检测试样未振实,得到的强度实验结果也比较差,不能真实地反应出水泥的实际情况。
三、施工单位送检的常见问题
检测单位检测的大部分工程用的水泥都是来源于施工单位或者建设单位的所送检的样品,施工单位或者建设单位在抽样等环节对工程上使用的水泥的状况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水泥质量的施工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例如抽取的样品不具有代表性,水泥试样未进行检测时施工现场已经将水泥投入使用,施工单位为了节省费用的支出,进货的水泥的品种混乱不一、水泥的进货渠道不一,在水泥检测时为了节省检测费只检测一种水泥试样就代表了全部水泥的质量等问题,这种现象极大的影响了水泥质量的检测工作开展。对与袋装的水泥和的散装的水泥没有严格的按照相关的质量检测标准进行检测,对于水泥重量的检测也存在着差异,这就导致水泥在使用的过程中,些许的施工项目出现超前施工等问题,在没有得到准确的检测结情况下就进行施工或者是先施工在抽查检测水泥的质量问题,这大大的影响了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当水泥的检测结果不合格时,水泥已经在建筑项目中使用,这就会对、建设项目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影响了最终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四、水泥检测及施工控制的要素
(一)施工单位审查水泥的批次、保质期等
根据建筑工程的施工规范,要严格审查水泥的保质期和生产批次,为建筑工程的水泥使用提供有效的保障。施工单位则应根据建筑工程的工期合理的分配水泥使用,避免物资的浪费,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相关的建筑企业应制定严格水泥检测规范,从而提升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
(二)检测单位严格控制水泥的检测环境
根据相关的规定,水泥的检测环境温度应控制在18°C-22°C范围内,相对湿度控制在50%以上,检测环境温度和湿度的控制对于整个水泥检测是非常重要的。将养护箱温度控制在19-21°C范围内,养护箱的湿度控制在90%以上。相关报道指出,水泥检测环境的温度、湿度等,都会对水泥的检测结果造成影响。如不对检测现成温度和湿度控制,将影响水泥检测的真实性,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速度。
(四)检测单位加强检测设备的控制
检测设备是水泥检测的重要工具,也是影响最终结果的因素之一。对此加强对检测设备的管理。在采购检测仪器时,应选择信誉良好的供应商,采购高质量设备,做好仪器的验收工作,保证仪器可正常使用。定期对设备进行校准和检定,保证检测仪器的准确性。
(五)检测单位重视水泥质量检测过程的审核
在水泥的检测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情况,定期展开水泥质量检测工作的审核,对同一样品可以进行平行检测,从而保证水泥检测的准确性。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水泥的检测的过程中影响其测量结果的因素很多,相关的检测人员应规避不必要问题的发生。建筑企业应积极的培养送检人员的知识水平,提升水泥送样的规范和准确性,保证合格水泥能投入到建设使用中,从而推动建筑行业能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浩.建筑工程检测中水泥检测的要素探讨[J].江西建材,2021(03):48-49.
[2]赵建明.建筑工程检测中水泥检测的要素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9(12):159-160.
[3]李巍.建筑工程检测中水泥检测的要素探讨[J].门窗,2019(17):60.
[4]李琳.建筑工程检测中水泥检测的要素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9(05):13.https://www.xzbu.com/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