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建筑公共空间合理性设计研究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0期   作者:张龙
[导读] 摘要: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商业建筑的公共空间设计也要创新发展,以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垦业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黑龙江齐齐哈尔市  161000
        摘要: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商业建筑的公共空间设计也要创新发展,以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商业建筑逐渐向空间人性化、形式多样化、业态国际化发展,提高商业建筑的综合发展实力。
        关键词:商业建筑;公共空间;合理设计
        1现代商业建筑公共空间环境设计原则
        1.1服务设施完善
        商业建筑公共空间是集休息、饮食、聚会、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为一体场所,其以后势必会朝着多元且综合的方向发展。因此,这就给商业建筑公共空间服务设施设计提出了严格的设计要求,从内到外、从小到大的服务设施都必须要尽可能完善。例如,商业建筑公共空间停车场的设计、空间内的路线与方向指标、通讯设备设计、休息区的设计、卫生间的设计等,除这些基本的服务设施之外,商业建筑公共空间还应做到超前的服务设施,例如自动提款机、电子储物箱以及钱币兑换点等[1]。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来说,服务设施的完善还应充分考虑到残障人士以及老人、孕妇、小孩等,以上这些都是商业建筑向文明方向发展所必须要具备的。
        1.2环境舒适便利
        第一,保证活动空间的充足。第二,科学合理的温感以及通风以及采光设计。第三,合理的景观配置;这些都是环境的舒适设计。商业建筑公共空间的便利设计应注意休闲区域、购物区域、饮食区域以及交往娱乐等区域功能的设计,但在这一环节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结合整体空间人流量的基础上进行空间分布上的合理规划与设计,这样一来才能够在避免出现人流拥挤情况出现的同时保障经济效益的合理平衡。
        2商业建筑公共空间合理性设计
        2.1商业建筑外部公共空间设计
        商业建筑外部空间主要包括商业广场、商业建筑室内外的过渡空间、停车场等空间。其中,商业广场又分为三种类型,分别为城市商业中心广场、社区性商业广场、综合性交通广场。
        针对商业建筑外部公共空间,其设计要满足以下条件:首先,要满足区位条件,影响区位条件的因素有商业建筑与居民之间的距离、居民到达商业建筑的交通便利程度。居民与商业建筑的距离近,就更容易到达商业建筑外部空间;交通越便利、越流畅,居民就会越愿意到达商业建筑[2]。其次,商业建筑外部公共空间要满足一定的空间规模,要使其具有较大的容纳量,人数越多,则其公共空间的利用率越高,所以,要尽可能地拓展商业建筑外部公共空间的规模。商业建筑外部公共空间还要满足一定的空间形态,使外部公共空间的色彩、形态等因素可以带给人们心理暗示,使人们愿意前往商业建筑的外部公共空间,形成稳定的聚集状态。商业建筑外部公共空间不仅是吸引人们进入商业建筑内部开展购物活动的场所,也是人们休闲、游乐、开展体育活动的场所。因此,商业建筑外部空间的设计还要做绿化、自然景观的布置,给人们带来舒适温馨的感觉。像社区性商业广场这样的外部公共空间,要考虑到人们的休息、人车分流等需求;而像综合性交通广场这样的外部公共空间,由机动车道、步行道和停车场等组成,这类外部公共空间的设计要充分考虑人流的组织与安排。
        像商业步行街这样的商业建筑室内外的过渡空间,在满足商业要求外,还要增加娱乐、流行的元素,使商业建筑外部公共空间充满活力,为购物者提供更多的室外休息空间,为商业建筑聚集人气。此外,在商业建筑外部空间设计中,外部公共空间对道路交通状况的影响是合理性设计的重点,对其单独分析。商业建筑外部公共空间在设计过程中,在确保客运、货运通畅的情况下,向人车分流发展。利用商业建筑周围的道路将进入商业街的车流、分流,在合适的地点设置停车场所[3]。


        通过对商业建筑周围的街道采用局部立体空间分流,便于人车进入商业建筑内部公共空间,以免造成拥堵状况。
        2.2商业建筑内部空间设计
        商业建筑内部公共空间主要包括交通、服务和景观空间。其中,交通空间又分为门厅、过厅、走道、连廊、电梯等;服务空间分为休息厅、办公区、接待区等,景观空间分为中庭、室内步行街等。可将上述商业建筑内部公共空间分为两大类,分别为节点类空间和路径类空间。针对商业建筑内部公共空间,其设计满足以下条件:对于节点类空间,其作用主要是对空间分段,是各段的连接部分。该类空间通常可使供人们驻留。其中,对于门厅,主要向人们展示商场的文化精神,且与城市交通相联系。在对其设计时,要考虑到人流的组织,要使其可以将人流迅速分散至商场的各部分;此外,还要考虑到与停车场等交通之间的关系。可以将门厅设计为垂直型空间,将其扩展为入口处的中厅。过厅的主要作用是组织人流集散,其设计要与扶梯等结合布置,为促销活动等提供相应的场所。中庭是商业建筑内部公共空间的焦点,要考虑到各种元素的融合,比如生态、艺术、商业元素等,使其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为商场注入活力,同时为人们提供良好的购物氛围[4]。中庭的容纳量不易确定,所以其设计要确保在人流高峰时也能保持通行顺畅,避免出现人流拥挤的情况。
        对于路径类空间,其作用主要是为人们提供通道,将节点类空间作连接,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休息、观赏等场所。在该类空间中,水平通道的引导性直接影响购物者的行走路径,其作用是对人流进一步分流;垂直通道主要包括电梯、扶梯和楼梯等,是主要人流的出入口,将各楼层相连接,也为人们提供景观,将其可以设置为交叉式扶梯。
        室内步行街是水平通道的扩展,在该区域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爱好,悠闲地、有选择性的购物,在设计时要为消费者的购物行为增加乐趣,使消费者在购物活动之外,可以从事休息、餐饮等活动,此外,在该区域的设计中加入雕塑等艺术品、喷泉等景观,使步行空间充满生机。
        通常情况下,消费者在步行300米左右需要休息,因此,室内步行街的长度如果中间没有停歇处,其长度设计最好在300米左右。由于人们在商业建筑内部的行走路线并非直线,所以设计的休息空间的间隔应尽可能缩短,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座椅,为人们提供交流场所。步行街的宽度会影响人们的空间感受,其设计不仅要考虑到使用率,还要考虑人们的购物体验,因此,单层步行街的宽度设计通常在4米以上、8米以下;如果步行街中间有休息座椅等,则其宽度设计通常为12米以上;两侧都有商铺的多层步行街的宽度设计通常为5米到10米之间,单侧有商铺的多层步行街的宽度设计通常在5米左右。步行街的高度设计要避免给人产生压迫感,单层步行街的高度通常不低于5米,多层步行街的高度通常不低于4米。室内步行街还要考虑到气候等因素,入口要避开主要风向,对阳光的照射情况、防烟情况、空调情况都要充分考虑到设计中,以确保消费者的舒适。
        总而言之,公共空间设计是商业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商业建筑质量的重要手段。为了建设高效的商业建筑,创造舒适的公共空间,对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大型商业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公共空间的设计要把握消费者的行为习惯,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充分发挥商业建筑的最大潜能,促进我国大型建筑公共空间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臧茂欢,柴学斌.综合性商业建筑设计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09):86.
        [2]朱宁宁.地域性影响下的新中式商业建筑设计探索[J].中国建设信息化,2019(04):70-72.
        [3]李渊.商业综合体的空间特征及建筑设计要点分析[J].城市建筑,2019,16(05):46-47.
        [4]李秋韵.基于商圈理论的商业建筑设计策略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03):102-1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