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思维导图在小学心理健康活动课中的应用——课题《思维导图法在小学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成果推广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月7期   作者:黄宣红
[导读] 近年来心理健康得到各界的重视和研究,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身体健康。

        黄宣红
        广西贵港市港北区中里乡中心小学 537113
        摘要:近年来心理健康得到各界的重视和研究,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身体健康。当今社会心理疾病频发,心理问题研究迫在眉睫,尤其是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得到最多的关注,各个小学都开展起心理健康活动课,思维导图从本质上说是优化思维的方式,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效果。本文以小学生为例浅析思维导图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活动课中的应用。
关键词:心理健康 活动课 思维导图 小学生 应用
一、简介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已经成为21世纪风靡全球的思维工具,它凭借自身的优越性成功得到了广大学者的认可。它的成功离不开几十年的经验和研究,自70年代思维导图被东尼.博赞所创,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和深入研究,得到了学术界,教育界和学术界多方面的认可。
        作为思维性工具,思维导图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很多教育工作者喜欢把这一工具搬到课堂上使用。思维导图都有一个核心,有这一核心为中心发散出各个支路,可以把知识梳理的简单明了。思维导图通过运用线条,字符,颜色,图片等使整个思维导图严密具体,形象的图示表示更易于令大脑接受并记忆,它最大的优点在于它和人类大脑处理问题的方式相吻合,思维导图可以调动人的右脑,开发人类左右脑共同工作的潜力,利于记忆和学习,并一定程度上锻炼了人大脑的思维能力。
        思维导图书籍的畅销和教育工作者的传教使得思维导图逐渐的应用于各个学科,并且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今我们把这一优秀的方法运用到心理健康活动课中,形成大脑和心理的联系工具,显然也产生了非常好的效果。
二、思维导图帮助寻找心理主题
        要想绘制思维导图,第一步就是找出思维导图的核心,也就是确立一个思维主题,没有思维主题后续的思维导图是无法绘制的。这个过程可以在心理健康活动课上交给学生思考,经过深度思考确立自己的心里主题,这一过程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自己,充分了解自己的心理,正确认识自己,从而给予自己充分而公正的评价。
        在心理健康活动课中老师可以让学生自主拟定自己的思维导图主题,只需要将范围限制在心理问题上就可以了,尽管任务布置下去课堂上会很安静,只有小学生们纸与笔碰撞的声音,但每一个学生的内心都是巨活跃的。因为每一个人都有心,只要有心就会有心理问题,心中会有困扰和疑虑。思维导图主题的确立可以引导学生发出心灵深处的疑问。


        确立主题的过程也是排遣心理问题的过程,问题积压在心里很容易引起心理疾病,绘制思维导图给了心理问题一个发泄的出口,小学生也有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们也有自己不可言说的小秘密,这些不能和老师父母说的小问题,他们就可以把问题作为思维导图的核心发问出来,这样及时的宣泄出来有利于心理健康。
三、思维导图是学生激发创新思维的工具
        思维导图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作为高效合理的教学方式来说,科学的借助思维导图的优势,激发学生左右脑的协调发展,通过简洁的方式,整合思维要素,获取全新的认知和理解,最终实现创新性教育的目的。以小学六年级课题《创意无限好》为例,优先设定思维导图创作的主题,即“组合创新未来”,通过观察,可以看到每个学生的思维导图分支都涵盖不同的物品,经过再一次的组合诞生了全新的物品,欧表现出较强的创新性。如某学生以手表为对象,创新组合功能高达40多种,不仅具有播报时间的基本功能, 还可以作为光源提供,或是呈现音频链接等功能。通过在小学心理健康活动课程规划中,广泛应用思维导图的过程就满足创新发展的教育要求,进一步激发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培育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四、思维导图是学生增强学习思维能力的工具
        心理健康活动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能够主动性的建立学习习惯,知晓基本的学习规律,如提升记忆里的方法等,让学生能够了解到大脑的基本构成,以及如何科学的运用大脑,展现出较强的思维逻辑。通过思维导图开展心理健康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相关知识,将枯燥繁琐的知识变得具体,作为重要的思维工具,在学生进行各个学科学习中,都展现出较强的实践效用。例如,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知晓课本中各个段落的关系,增强知识点的记忆深入。对于已经设定主题的心理健康活动课,思维导图有利于强化学生对主题的认知。以六年级《我的兴趣爱好》为例,学生能明确自身的兴趣爱好点,关联各个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防止由于沉迷兴趣爱好忽视了日常的学习任务。选择适宜的方式,引入思维导图的教学工具,让学生依据兴趣爱好为中心,增加关联性,探究与学科之间的关系,提升教学效果的同时,更好的引导学生参与学科学习。如某学生的兴趣爱好是下棋,其绘制的思维导图如下:
        
结语:
        思维导图可以应用在各个学科的学习过程中,运用在小学心理健康活动课上可以调动起孩子们的积极性,相对于年龄大一些的学生,小学生会更喜欢用这种方法学习,所以把思维导图运用到小学生心理健康活动课上是值得提倡的。但是思维导图也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如果真的有心理疾病,则需要及时就医,用正规的手段来治疗心理疾病和解决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1]刘春玲.巧用思维导图对学生进行个别心理辅导[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2):46-49.
[2]周志锋. 思维导图在学校心理辅导中的应用[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0, 000(004):69-70.
[3]袁学佳. 浅析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中的问题设计[J]. 现代教学, 2020, No.451(06):66-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