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暖通空调系统安装施工中的运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0期   作者:张玲玲
[导读] 摘要:BIM技术的数据信息对于设计图纸和方案来说有一定的帮助,其能够有助于建筑工程管理方开展造价控制等工作,加快了我国的工业化的进程,并且为我国施工人员带来了很大的便利,能够有效的提升工业水平。
        身份证号:33088119870320XXXX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摘要:BIM技术的数据信息对于设计图纸和方案来说有一定的帮助,其能够有助于建筑工程管理方开展造价控制等工作,加快了我国的工业化的进程,并且为我国施工人员带来了很大的便利,能够有效的提升工业水平。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对于其运用并不够完善,需要相关人员采取措施才能够提升其真正的作用,本文针对BIM技术在暖通空调技术中的应用展开了具体的分析,希望能够给予大家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BIM技术;暖通空调;安装施工
        暖通空调系统是一种电气设备类型,在暖通空调系统运行中应用自动控制技术,能够更好地发挥暖通空调系统的实用功能。暖通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技术包括了继电器自动控制技术、PLC自动控制技术和DDC自动控制技术,各种自动控制技术都具有独特性,在暖通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应用中,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在室内温度和湿度等控制目标中,综合利用不同的自动控制方式。暖通空调系统自动控制的研究人员,也要从控制方式和原理的角度,积极有效地提高暖通空调系统性能,以满足人们更高的使用需求。
        一、BIM技术简述
        BIM技术是一种基于设计基础上的现代化技术,通过BIM技术可以将设计模型三维化,可以更加立体地观看到设计到各个方面。BIM技术具有很强的可视性,与传统的设计图纸相比,BIM技术具有更明显的优势,传统的设计图纸通过平面的设计来传递设计者的思想,工作人员便很难通过设计图纸来对其设计外观展开全面的想象,在设计人员与实施人员交接的过程当中,也很容易会出现偏差,最后造成设计结果与设计方案存在很大偏差[1]。BIM技术可以有效地避免这一点,通过BIM技术的软件让设计者的设计理念和表象通过三维可视化的实物模拟来展示出来,让设计更加立体更加直观,便于施工人员对设计图纸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BIM技术模型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即通过设计员工的设计建立起一个三维的模型,模拟出建筑物实体。通过建筑物实体的模拟,施工人员和设计师可以很好地了解到在施工过程中周围环境会对施工进程产生的影响,从而做出针对性的改变,这就可以有效避免和解决周遭环境和突发事件对建筑的影响,同时也会通过三维的模型来解决一些传统设计图纸无法解决的问题和忽略的问题[1-2]。
        二、BIM技术的特点
        Visualization,可视化,是BIM技术的重要特点之一。可视化是BIM技术在建筑行业中发挥价值的重要途径。以传统的设计图纸为例,设计师出具的设计图纸是二维的,配合一些数据的标注,具体的建筑物构件构造形式只能依靠施工人员自行想象。若是构造形式较为简单的构件,想象结果与实际差距不会很大,若是构造形式较为复杂的构件,想象结果可能与实际差距很大,进而影响设计和施工衔接,影响建筑工程的正常施工的开展。BIM技术的可视化特点规避了人脑想象的差异性,将三维立体实物图形呈现给设计师和施工人员,这样能够有效提高技术交底工作的质量,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有效性。协调性,是BIM技术的重要特点之一。传统的建筑施工工作开展过程中,各个部分的设计师往往因为设计角度不同而出现沟通不到位、技术碰撞等问题,比如土建工程设计师设计的预留孔洞与暖通工程设计师设计的设备安装标高、间隔有误,导致工程施工时才发现需要进行修改。这样的设计工作难以谈及协调性。在应用了BIM技术后,各部分的设计成果能够在正式出具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前进行协调处理,确保设计环节中不存在各部分的碰撞问题,一旦发现技术碰撞及时调整。这样设计单位出具的设计图纸和方案质量能够得到进一步提高,有效解决设计碰撞问题,提高工程施工的质量和效率,降低工程变更的可能性[3-4]。
        三、BIM技术的应用优势
        将BIM技术融合到建筑暖通工程设计中,可以充分发挥BIM技术的优势,加强建筑暖通工程设计成果。BIM技术的立体化、模拟化与可视化特征,使原有的二维平面设计模式转化为三维立体空间设计模式,为建筑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与传统的二维平面设计模式相比,三维立体空间设计模式不仅可以改善暖通工程的设计品质,还可以促使暖通工程设计后续工作的有序开展。

利用BIM技术构建三维立体空间数据模型,可以更加直观化、具象化地了解暖通工程设计以及后期养护维修所涉及的各类数据信息。三维立体空间数据模型可以实时展示暖通工程设计与施工进度等关键内容,增强暖通工程电气输送的稳定性[5],实现各项工作的协同运转,从而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工程成本,如实展示建筑的相关内容。在此过程中,一旦发生突发性故障,也可以快速判定故障点,最大限度地减轻故障造成的不利影响,协调解决各种冲突问题。BIM技术的运用实现了设计、土建、结构、安装等众多施工单位的施工图纸信息(比如,建筑面积、各部件标高、长度、宽度等方面的要求和信息)在设计阶段就进行汇集、整合和综合优化,有效打破了众多参建单位各扫门前雪的局面,也有效减少或避免了暖通空调系统与电气、给排水、消防等多专业交叉作业碰撞情况的发生。也就是说,运用BIM技术的数据建模有效实现了最佳施工流程,减少了因各参建单位因缺乏协调性和各专业交叉施工发生碰撞带来的返工、窝工、材料、机具设备(特别是贵重能源设备)以及设计变更所带来的成本、资源损耗。案例项目在能源站建设过程中充分运用BIM技术,有效整合了设计、土建结构、设备安装等多家参建单位的施工信息,构建了流畅的施工流程,优化了各专业管道的综合布局,取得了非常好的设计效果和施工成果。
        四、BIM技术在暖通空调系统安装施工中的应用
        碰撞检查。在暖通空调项目传统建造模式中,暖通空调与土建、机电等专业有着密切联系,且各专业间存在信息沟通不畅问题,时常出现专业设计冲突,影响到暖通空调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其中,尤以管线碰撞问题最为常见,暖通空调管道与建筑、结构以及其他专业管线存在软硬碰撞情况,且部分碰撞问题不易被发现。因此,需要应用BIM技术开展碰撞检查作业,将土建与机电等专业的设计方案及图纸导入三维信息模型中,使用Revit或是ArchiCAD等软件的碰撞检查功能,快速查找三维信息模型中存在的碰撞点,生成碰撞检查报告,在模型中标注碰撞点位并提供碰撞数据。碰撞检查作业具体流程为:建立各专业的信息模型→模型审核及修改→系统自动开展碰撞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复查→生成碰撞检查报告。
        实现施工图纸的优化设计。在开展暖通空调系统安装施工时,设计人员需注重工程的经济效益,按照规范标准提出多种设计方案,保障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可操作性及安全性,计算出不同设计方案的成本,对比设计方案的能源价格、舒适性、暖通空调设备的性能及使用寿命、暖通空调的运行费用等要素,选出综合效益最高的设计方案,为工程施工提供保障与指导。在该超高层建筑中,设计人员为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应用BIM技术进行设计方案的仿真模拟,根据仿真模拟的结果,计算设计方案的成本,选出最佳设计方案。另外,在暖通空调设计时,BIM技术可用于管路的碰撞检查,输入相应的标高设计,明确系统管道的配置状况,使设计人员能够及时发现设计的不足,为设计人员优化设计方案提供技术帮助。在该超高层建筑施工中,设计人员将暖通空调系统和其他分项工程管路进行碰撞检测,发现管路存在交叉现象,及时修改设计方案中的相应部分,提高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结束语:
        BIM技术的运用促进了暖通空调系统安装的正常运行,也能够促进施工单位的技术与应用水平的提升,因此得到了相关企业和人员的更多关注,其也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参考文献:
        [1]项锟, 罗田野. BIM技术在暖通空调系统安装施工中的应用[J]. 中国设备工程, 2020(22).
        [2]左杏尊. 基于BIM技术的暖通空调安装探讨[J]. 商品与质量, 2020, 000(001):102.
        [3]郭建军. BIM技术在暖通空调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 砖瓦世界, 2020, 000(002):86.
        [4]李世伟. 基于BIM技术对暖通空调施工过程中的管控[J]. 砖瓦世界, 2019, 000(024):44.
        [5]崔行义. BIM技术在暖通空调设计应用中的现状分析[J]. 神州, 2019, 000(009):282-2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