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839000
摘要:由于混凝土具有诸多优点,混凝土结构存在以下特点:首先,混凝土结构使用的材料性价比高,施工工艺相对简单,不仅抗震能力与抗拉能力较强,而且混凝土中掺和矿渣和粉煤灰等工业废料,其性能会得到很大改善。其次,混凝土结构在不同原材料的情况下容易出现差异性,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从而降低材料的承载能力。最后,由于现代建筑形态多样化的特点,工艺流程越来越复杂,混凝土结构的工艺难度增加,因此需要规范各项工艺流程,提高施工质量与效率。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质量通病以及原因
1.1混凝土缝隙夹层现象
产生混凝土缝隙加层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混凝土内部过于松散且牢固性较低。导致缝隙夹层问题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首先是施工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没有及时处理施工缝隙表面产生的残留物,残留物清理的不彻底导致了缝隙夹层问题越来越严重,也可能是因为工人没有湿润缝隙就进行清理。工人如果没有在浇筑时进行充分的振捣,也是导致混凝土产生缝隙的一个原因。与此同时,处理缝隙需要进行砂浆灌注工作,否则也会增加混凝土的缝隙。混凝土的浇筑需要有保护措施来避免混凝土出现离析,但施工中由于高度问题,又缺乏保护措施,所以出现缝隙的可能性很大。
1.2混凝土露筋问题
混凝土工程中的露筋问题是十分常见的,露筋问题实际上就是工人在施工时没有对所使用的钢筋进行充分包裹,导致箍筋长期暴露在外部。导致混凝土露筋问题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是施工过程中没有按照要求使用施工模板。如果施工人员使用过于干燥的模板就会导致模板因为缺水而出现吸水黏连的情况,过于干燥的模板也会导致吸水过程中离开模板较快。模板的拆除工作也十分重要,如果施工人员损害了模板构件表面。那么会直接导致钢筋外露。其次是钢筋出现了位移。还有一个原因是混凝土配比不合理。如果施工构建截面小而内部摆放的钢筋较密,施工人员会使用较多的混凝土进行填充,如果混凝土使用量过多不仅无法达到较好的填充效果,反而会使得构件内部的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进而导致缺浆和露筋问题。
1.3混凝土局部掉棱缺角现象
混凝土施工构件如果缺少养护或者养护不当都会引发混凝土掉棱缺角的问题,如果实际施工时采用较干燥的模板或者没有充分抹匀隔离剂都会导致构件缺少棱角。工人在对模板进行拆除工作时,如果没有隔离模板与混凝土或过早拆除侧面模板,就会导致模板与混凝土粘连。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尽量不破坏模板。在后期施工完成后,也需要有专门的养护团队对混凝土的棱角进行完善的养护。
1.4混凝土匀质性较差、强度较低
导致混凝土强度不达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水泥或者砂料的质量无法满足施工标准,或者在储存水泥砂料时没有做好防潮工作,导致砂料和水泥中含有过多的杂质。混凝土不科学的配比也是导致混凝土匀质性较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在配比混凝土时,还需要注意原材料的添加顺序和添加时间,微小的顺序错误都可能导致混凝土在后期出现问题。
2建筑工程混凝土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2.1加强混凝土配置
在配制混凝土过程中,首先需要根据建筑工程项目的不同,合理地选择合适的配比,也就是需要将泥土、砂石、水按照不同的比例进行混合,而且需要保障配比的合理性和可靠性。然后对于这些原料要进行均匀地搅拌和加工,进而保障配置混凝土质量能够满足建筑工程建设的需求。另外在搅拌过程中,尽量搅拌均匀,浆和骨料的包裹性更好,这样能够显著提升混凝土的质量,减少混凝土裂缝出现的概率。
2.2做好事中监理问题
事中监理就是对于建筑实施过程中各种施工行为进行有效地监管。
主要涉及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的监督,重点监督施工企业是否按照相关工序开展施工,是否存在着施工漏洞,以及使用劣质材料的相关违法行为。因为很多施工企业为了缩短施工时间,在施工步骤中会省略相关的步骤,这样就容易导致最终施工项目难以满足相应的质量。在开展事中监理过程中,需要从各个环节来评估施工的可行性,例如施工材料、施工技术以及施工质量,需要指定监理人员不定期地对于施工企业进行抽查,判断施工方是否严格按照相关的步骤开展施工活动。一旦在监理过程中发现施工方存在偷工减料的行为,需要责令他们返工,直到相关环节的施工质量满足相应的指标要求。事中监理是保障施工技术质量的重要环节,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
2.3加强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
很多安全事故都是在施工现场发生的,这就需要加强对于施工现场管理。根据合同周期和施工计划合理规划每一天的施工任务,然后具体一天的施工任务和施工项目来合理安排各种施工要素,充分发挥每一种要素的最大作用,保障每一天的施工进度都能够顺利完成。为了更好地做好施工现场管理,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开展工作。
(1)做好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每天将施工注意事项多次传达给施工人员,要求他们一定要按照相关施工行为规范施工,如果出现违例施工,加大处罚力度。另外对于一些高难度项目施工,可以组织论证会,制定不同的施工方案,选择一种最优的方案,保障每一个环节都能够按照相应的规范进行施工,从而保障最终的施工质量能够达到相应的要求。
(2)根据合同周期以及施工项目的规模来合理规划施工进度,可以将项目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每一个阶段都规定具体的施工周期以及具体的施工任务,这样能够更好地掌握施工进度以及便于项目的施工管理。
(3)合理应用施工技术,降低因为施工技术带来的安全隐患,针对具体的施工项目可以指定多种施工方案,从施工质量、施工安全性以及施工经济性出发来选择最佳的施工方案,从而保障最终施工技术满足相应的要求。
2.4加强设备管理制度的制定
混凝土施工质量也取决于施工设备的性能,这需要施工人员和施工设备进行很好的配合。为了更好地提高设备的使用和管理效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建立完善的设备检修制度,包括检修类型、检修时间以及检修规模等,针对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2)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方案,包括了设备使用、设备日常维护以及设备正常运行的参数等,要合理安排相关人员定期对于重点设备进行维护管理,减少关键设备出现故障的频率。
2.5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为了保障施工项目正常地开展,还需要重点培养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各种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需要长期培养。这就需要施工企业能够在日常施工过程中进行针对性的培训,使得施工人员能够在日常施工中刻意注重自己的相关行为。而且企业可以定期组织技术交流会议,讨论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难题,让施工人员在相关讨论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能力,这样也有利于建立团队文化,在这样的团队里面有利于提高人们施工的积极性。
3结语
建筑工程中影响钢筋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因素还有很多,本文只是阐述了在工作中最常见的几种质量问题,需要建筑施工人员全面熟练施工技术,在工程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才可有效避免钢筋混凝土工程的质量通病,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袁林.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问题探究[J].山西建筑,2019(8):192~193.
[2]安贤慧.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施工常见的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8(26):5~6.
[3]罗庆斌.房建施工中混凝土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研究[J].中国房地产业,2020,000(006):P.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