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皓泰公路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500
摘要:十四五规划的出台,让交通强国的重要性无需强调,在此情况下,我国将推进一系列交通强国建设工程,桥梁工程在数量与规模上都有所增加,桥梁施工技术与施工工艺得到广泛运用,其中以大跨径连续桥梁为代表,运用这一技术需增强安全性,保证适用性,提升经济性,将技术优势和价值充分发挥出来,进而促进桥梁施工获得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桥梁施工;大跨径连续桥梁;安全性
引言
“十四五”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起步期,也是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关键期。政府工作报告对交通运输的发展指出了方向目标、明确了任务要求。随着此类施工项目的持续增加,人们对桥梁的安全性、稳定性、经济可行性等给予了较高关注度。但从当前的使用状况来看,大跨径连续桥梁的整体质量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因此,有必要对其施工技术应用进行深入研究,针对这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合理、有效、可行的质量控制措施。
1大跨径连续桥的施工特点分析
桥梁施工中,根据其结构的受力特点不同,可以将当前我国桥梁施工中的常见结构类型划分为梁式桥、刚架桥、拱式桥、悬索桥、斜拉桥等。其中,桥梁施工对我国道路交通事业的发展以及社会经济进步,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而大跨径连续梁结构作为现阶段我国桥梁施工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结构形式,是指单跨的跨径超过100m的连续梁桥,它不仅具有结构变形小与刚度强、伸缩缝较小、抗震性突出等特征优势,而且在进行桥梁施工完成后的养护与管理也较为简便,因此,对大跨径连续桥梁结构的施工和应用进行研究,以促进其在桥梁施工中的进一步应用和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2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2.1桥梁承台施工
在进行大跨径连续梁的桥梁承台施工中,对桥梁承台倍深水覆盖的施工情况,由于其施工过程中会受到水流以及水压的影响,容易出现桥梁承台桩的间距缩小等问题。针对这一情况,在具体施工开展中,一方面需要在钢吊箱施工时采用整体吊装和水下封底等施工方法,对钢吊箱的精确安装与施工开展进行控制;另一方面,则需要进行深水区域的大型钻孔平台施工开展中,针对桥梁承台底部的土质较软与水流作用影响较大,再加上钢吊箱平台和河床之间的距离比较远,因此,在具体施工中应针对上述问题,采取有效地措施对其施工开展及质量结果进行保证。
2.2张拉预应力筋
随着桥梁跨度的持续增大,预应力筋的质量也需要相应提升,因此在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过程中不能忽视对预应力筋的张拉。若要正确而规范地张拉预应力筋,不仅要按标准进行操作或对张拉力设备及时校正,还要把握这样几个施工技术要点:①当桥梁混凝土浇筑作业结束以后,在张拉预应力筋之前,必须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及其凝结状况与相关标准相符;②在张拉预应力筋的过程中,必须按照要求进行操作,以保证钢筋的伸长量符合规定;③对于相同梁体的钢筋来说,拉伸作业完成后应对其进行编号,这样既能为后期检查工作提供方便,还不会妨碍其他工作的有序开展,有助于降低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显著提高工作效率;④如果在张拉状态下,预应力筋突然出现中断,必须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重新返工。
2.3挂篮设计与拼装
使用吊机以0#块为基础进行菱形挂篮拼装施工,利用挂篮对梁段实施悬臂浇筑。菱形挂篮由桁架、提升系统、走行和锚固系统、模板系统与张拉操作平台构成。挂篮在梁段施工中是主要承重结构,同时也是梁段施工现场,需按照悬臂灌注过程中所承受的实际重量与施工荷载进行设计。在梁顶部的现浇段施工完成且经检查确认合格后,借助吊机整体吊装挂篮各个构件。拼装挂篮时,必须做到对称及同步,按照设计要求控制所有不均衡的荷载。将挂篮整体拼装好后,开始检测其受力状态,如果没有通过检测,则不允许用于现场施工。
2.4预应力施工
穿力筋前要用通孔器疏通整条预应力管道。在纵向筋穿束过程中,将导线从孔道中穿过后和预应力筋束连接,穿束时借助卷扬机来牵引,由人工穿横向力筋。穿束结束后应认真检查力筋外露长度,其两端应相同,否则会影响后续张拉。检查无误后,安装千斤顶和锚具。竖向力筋要根据规定来下料,下料完成后可直接进行加工,在灌注混凝土前将其安装于波纹管中。对钢绞线进行张拉时,应先检查梁端混凝土实际强度与弹性模量,确认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张拉应严格按照设计提出的方法与顺序实施。张拉时务必做到三同心和两同步,控制方法为预应力和伸长量双控。三同心,即锚垫板要和管道同心、锚具要和锚垫板同心、千斤顶要和锚具同心;两同步,即两侧和梁端都要做到均匀对称且同步张拉。在张拉开始前和完成后,都要认真校验张拉时需使用的机具设备。
2.5拆模和落架施工要点
只有在封端作业保质保量地完成之后,方可进入下一个环节,即拆除模具与落架。拆除前一定要检查混凝土的强度与硬度,必须确保两者达到规定的标准。就强度而言,混凝土必须能对整个梁体发挥良好的支撑作用。另外,还要检查落架的牢固状况,当施加预应力时,落架能够稳妥地支撑起整个梁体。为了防止出现任何施工安全问题,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保证落架的稳固性。当施加预应力作业结束后,有必要以保证落架质量为出发点,对每一个部位进行细致检查。落架拆除的顺序是从外侧至梁底部,因整个桥梁的重量由梁体底部支撑,故而底部模具的拆除必须最后完成。
3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
3.1对应力进行有效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应当注意观察应力的变化状况,及时测试桥梁的质量与结构,并以测试结果为依据来调整结构应力,只有这样才能使桥梁应力得到合理而有效的控制,保证偏差被限制在规定的范围内,从而有助于提升桥梁的安全性与稳固性。另外,一些安全组件的安装工作不应受到忽视,否则桥梁的安全性将会受到不良影响,若安全组件安装不及时,就有可能导致某些质量问题出现后,因缺乏相应的安全防护而酿成重大安全事故。
3.2 对预应力进行及时优化
这项工作应在前期的测试过程中完成,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预应力的专业性和精确性,以便于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可得到合理而妥善的解决。另外,预应力的优化效果是否理想,关键在于施工人员是否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因而,在施工人员正式上岗前,施工单位有必要通过严格的培训使其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并具备较强的责任意识,确保规范、安全、专业化地完成预应力优化控制工作。
3.3 对桥梁的线性进行优化控制
这项工作应通过大量的模拟测试来完成,一旦发现某些问题必须立即采取可靠的处理措施,这样才能顺利完成桥梁的线性优化控制目标。另外,正式施工前有必要做好现场勘查工作,通过对基础性数据的采集、整理和分析来评估施工材料,以确保模拟的水平可产生显著效果。从作用上来说,对梁体的线性模拟可使潜在隐患得到及时发现,有利于提高线性控制的合格率,避免桥梁出现严重变形
或扭曲,可杜绝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产生,能够使桥梁的安全与质量得到保障。
结束语
总之,对桥梁施工中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有利于促进大跨径连续桥施工技术在桥梁施工中得到更加合理的运用,从而促进桥梁施工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提升,推动我国公路桥梁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慧民.分析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桥梁施工技术——以野猪湖大桥为例[J].中华建设,2019(20):186~187.
[2]商洲彬.大跨径连续钢构桥梁健康监测的关键指标及测点优化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2):79~80.
[3]马昌龙,宋粲.基于灰色理论的大跨径连续梁桥施工控制技术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2):118~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