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心理辅导策略——以就业为主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月7期   作者:颜保凡
[导读] 高职生在求职过程中,由于学生主观和就业形势的客观因素影响,

        颜保凡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摘 要: 高职生在求职过程中,由于学生主观和就业形势的客观因素影响,一些高职学生出现了迷茫、不知所措、对自身职业不自信等心理问题。对于教师而言,要及时关注高职学生的心理发展问题,并及时给予高职学生纠正和指导,让高职学生树立积极的就业观,提升高职学生的心理素质,也提升他们的就业自信和技能。本文基于高职学生在就业方面存在的常见心理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心理辅导的策略。
        关键词:高职生;就业心理;职业自信
        高职学生在就业前和就业中常常出现一定的焦虑、迷茫、不自信等心理,这些心理活动与学生对自己专业的理解不充分、对就业的准备也不充分、对职业技能的不精湛等有关。作为高职学生成长路上的的指引者和影响者,教师应高度重视高职学生的心理发展过程,并采取积极的教学措施,指导高职学生树立积极的心态,形成高超的职业技能,让他们自信迎接未来的职业生涯。本文先提出了在高职学生在就业方面存在的常见问题,继而提出了具体的教学指导建议。希望本文的教学观点可以促进高职学生自信走向工作岗位,促进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升。
        一、心理辅导,提升职业自信
        进入就业阶段的高职毕业生,因为没有具体的实战经验,对未来充满了各种的焦虑,面对自己即将走向的工作岗位也充满了各种不安,担心自己的所学无所用武之处,甚至对将来的工作充满了惧怕心理。这种复杂的心理对高职学生走向工作岗位的发展极为不利。为此,高职院校的教师要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并采取积极的指导措施,帮助学生走出就业方面的心理困惑。
        例如,高职学校教师应从专业的角度,除了给学生传授基本的专业知识理论外,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这就需要教师自己平时多下功夫,多与学生专业发展对口的企业进行联系,多了解企业对人才的心理素质的要求。在掌握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方向后,教师要在教学中,注重把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提升放在很重要的环节,比如,多给学生出示一些企业方面的案例,让学生自己分析和说出自己的观点,在学生回答不当之处,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指导,让学生养成爱岗敬业、对自己专业充满自信的良好职业习惯,为将来的就业提供重要的心理保障。
        二、加强辅导,提升职业技能
        就业能力的提升,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实际的指导,让学生掌握足够的职业技能,为高职学生顺利走向工作岗位提供十足的底气。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技能是促进其健康就业心理形成的基本保障。

高职教师可以通过实际的教学指导建议,让学生形成对自己职业的热爱,提升他们的职业情感和素质。高职学生自身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不够明确。所以,在学校期间教师要对高职学生进行一定的职业规划引领,让高职学生认识到本专业发展的严肃性,并让他们掌握具体的教育发展理论,用以指引他们热爱自己的专业知识,指引他们更加热爱自己的职业。比如,高职学校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研读《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哲学与人生》、《心理健康》等课程,让高职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择业观、职业观。此外,高职学校或班级要多组织职场类的活动,比如,带领高职学生到企业或用人单位观察那里的劳动场景,让学生了解自己将来要面对的工作范畴和场景,甚至让学生与企业的员工进行实际的互动,让他们在不断交流中发现自我认同自我,达成对自己专业和职业的期望。
        三、团队实习,提升职业素养
        高职院校的学生一般都是95后的学生,他们在家庭中受到了父母的恩宠,几乎没参与过任何的家务劳动,甚至连自己的衣服都不洗。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部分学生逐渐失去了自我的意识,认为周围的所有人都应围绕自己转,都应听从自己的安排。这样的成长环境自然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容易导致学生遇到问题产生一意孤行的心理,甚至不合群的心理,对于学生的将来发展和就业发展也不利。为此,在教学中,高职教师可以通过分析学生的这一心理并采取积极的措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让学生认清自己,认清自己的职业方向。
        例如,在就业前,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参与企业的实践来提升自己的方向感和自信感。为了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实际的团体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企业进行调查和上岗实习,让学生之间互相照顾和互相鼓励。还可以让学生在实习中制定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写实习的感悟,并在课堂进行一次实习感悟分享会,让学生针对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特别是与就业有关的问题等进行实际的互动,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如此形式,不仅可以让高职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职业特点,还可以培养学生将来的职业团队精神和职业素养,让学生自信参与职业过程。
        总之,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对高职毕业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高职教师,作为人才培养输出的重要人物,要重点关注高职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高职学生的职业自信,提升他们的团队意识,提升他们的职业自信,为祖国输送各方面积极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国梁.从高职学生就业流向看就业资源的重点开发[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
        (24):54,55,57.
        [2]陶书中,黄君录,王佳利.基于市场需求的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调查思考[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5):41-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