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婷婷 指导老师:胡莹莹
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省济南市 250109
随着新型国家战略政策的提出大学生就业压力的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重视,许多高校都推动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但在教育领域也是一个极其紧缺的资源。在2015年5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结合我们自身的调节,培养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有效的缓解就业的压力,为社会的进步作出进一步的发展。
当代的教育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重视,学历的提升,招生进一步也扩充,正式为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机会,在锻炼自己后会得到进一步的创新思想,最新出台的实践意见指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建设创新型的国家,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战略,提高我国的综合实力,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当代大学生面临就业压力,创新创业得到了一定的支持,将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具有创新的意识,创新的思维,目前大部分学校都开放了创新创业这门课程,目的就是培养每一位学生的创新思想。要知道教育发展需要我们具有创新的思维,教育,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在不断的进步,江泽民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每一个人都要了解自己的想法,这些想法结合起来就有上千种上万种想法,这就引出了创新的思维,被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培养,涌现出更多的人才。
关于教育也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现在的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也进一步被人们重视,我所学的这个专业学前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了一定的阶段性。同时也体现出教育的阶段性。在教育他们的同时,要充分理解和尊重他们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尊重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关注他们的经验知识和引导幼儿从原有的水平向更高的水平发展,让他们在生活中积极主动的发展。
教育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效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内容编排前后重复,降低了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创业教育理念能够改善传统的学习效率,因为创业教育贴近社会实际,能够真正体现学生的就业需求,吸引学生注意。创业教育能够根据学生的自我兴趣和技能,为以后就业进行自我意识的培养和自我技能、兴趣的挖掘,从而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观和就业观。
创业教育能够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很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是教师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们在课堂上完全服从教师的安排,所以对学生的个性是一种压抑和阻挡,没法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而创业教育更加深入生活实际,深入到学生内部,教育方法不再单一,而是变得多样化。创业教育理念的引入能够突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限性,实现教学结构的改善,提高学生的创业水平和能力。
大学生创业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组成部分,主要培养学生独立发展的个性,培养学生进行创新的思维和敢于挑战的勇气,因为大学生进行创业主要的素质便是拥有创业的品质和能力,需要高度的市场敏感性和创新性。这些内容都是与新型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不谋而合。因此,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目标上市相互融合的,能够实现两者的真正结合。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培养学生思想品德;而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诚信、诚实品德,两者在内容上具有相似性。目前,创业难度很大,必须拥有不怕失败的心理素质和失败后坦然接受的心态。两者都趋向于培养学生的完整性格,两者之间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
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很多有效的教育方法得到了展开,并且得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比如说理法、实践锻炼法、学生主导法、个体体验法等都是在实践中积累的结果。创业教育更加需要实践方法,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技能,可以通过个案分析、市场调查、专题讨论等方法进一步提升学生创业能力。
创新创业提出了一些方法,树立正确的理念,深入开展创业教育理念宣传,注重学生的创业教育和职业指导,引导教师主动培养学生的个性,认清学生的社会发展性和个体发展性。第二,要重视创业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为重点展开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第三,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第四,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展开相应的培养方法,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关注学生的兴趣和本身存在的良好品质和能力,加以提炼和培养。第五,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创业教育应侧重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应该将创业教育的内容融合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课堂教育应该从创新能力的培养入手,如开展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开展实践教育。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更新理念,改变教育方法和手段,融入创新教育内容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个体教育和创新教育。
很多创业的创意都来自于实践当中的灵感,所以加大实践培养力度能够有效地提升创业能力。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开设企业管理课程,开设人文课程,开展创业计划大赛、创业模拟大赛,给予学生更多的创业实习机会,让有创业意识的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实习机会,从而为毕业以后的创业奠定基础。
第一,应该注意更新大学精神文化建设,在办学理念上支持创业教育。第二,大学制度文化建设需要健全的组织制度,在组织上应该支持创业教育。第三,大学物质文化建设需要具体的载体,因此学校的一些物质标志应该建立起来,让创业氛围可以充斥在学校的每一个角落。第四,领导加以重视,同时教师作为教育理念的传播者要身体力行。第五,社会上应该形成一种创业热潮或者是支持创业的风气,这样,学生进行创业的过程才能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才能激发大学生创业的兴趣和激情。
当然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也有一定的不足之处。 1,缺乏课程整体系统。就业高校对于一些创新创业技术的发展策略比较单一,很多都是理论的概括而并非纳入主修的课程,这样一来对于一些极其感兴趣的同学来说,通过创新的培养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创新创业并未与教育结合在一起,反而说得很笼统,并没有技术的含量,最终只是泛泛而谈。2,激励作用并没有发挥到位。大学生都是充满活力的,但大部分大学生来到学校以后,是以学分限制去参加创新创业技能大赛,学生的积极程度,教师是学生的指导之路,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帮助,教师的积极性不高,学生的心理作用也会受到一定的阻碍,因此教师们多应该研发一些课题,用更多的知识去帮助学生开发自己的创新思维。3,创新创业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目前来看现在实用类技术性强的高校都已经把创新创业的课程纳入其中,虽然说有一些学生参赛,但有的是为了获奖获得证书而去的创新创业,追求的是自己的思想与教育结合在一起,实际上是要有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更多的高校强强对抗,从而激发更多的大学生去开展讨论,去规划自己的思想,从而在一个平台中各展现各的高效的魅力,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也有一定的策略,下面我提出了几个方面。
1,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好的环境促使一个人在团队内共同进步,加强对创新创业的有力宣传和推广,通过公众号提升等形式,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政策措施,为更多的学生的心目中树立一颗创新创业的种子,开展学术性的交流,写论文报告,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把技术含量的成功事例,与同学们在会分享他们的经验,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多的调动积极性。
2,加强师资队伍。大学生创新创业必然离不开老师的指导,包括商业计划书怎么去编写,怎么去创新一些创新的方法,创新思想,还需要老师去帮助。可以培养专业老师的教育水平。教学经验加强各行各业的沟通与合作。支持教师队伍去国外深造,汲取精华,去其糟粕。不断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和专业能力,为学生们打开创新思维的大门。
创新创业的脚步,一步步在深入教育的发展,也在一步步为创新创业做准备,学生的好奇心,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大胆的想象,为社会的进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教育越来越被重视,如果把创新精神与教育结合起来,创新创业也会存在一定的风险,但是在逐梦的过程中,就是为了理想而不断奋斗的过程,就需要我们的认识现实,认识创新的意识,对以后的发展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