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福建省 350003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下所处环境较为复杂,为满足工程作业要求做好导流和围堰施工至关重要,通过有效技术措施能够降低水环境对工程建设的影响。文章作用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导流与围堰技术展开探讨。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技术;施工导流;围堰技术;导流围堰
引言
社会经济发展离不开国家水电建设,通过这些水利水电设施,实现了集中发电、水资源调配,保证城市平稳发展。由于项目临近水域,当梅雨季节来临,或产生大量降水时,对于水利水电施工的排水状况要求极为严格。传统的技术应用方法虽然可以有效排水泄洪,但当降水量极大时,施工场地透水率偏高。针对这一问题,着重分析影响参数的分布特征,研究新的技术应用方法。
1水利水电施工中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相关概述
1.1施工导流技术概述
施工导流主要指的是在施工期间,可使流水避开施工区域向下游流去所运用的水利引导技术。此种技术在运用过程中,有助于营造出干燥的施工环境,确保能够进行迅速的水利工程施工作业。施工导流技术通常涵盖几项工程内容,包括下闸蓄水、截流以及基坑排水等施工工程内容。在水利工程施工之中,能够将导流施工技术当作一项关键的组成部分,其和施工时间、设计方案实施情况和施工质量等诸多方面均存在着紧密的关联性。因此,在实际施工之中,务必要针对水利工程的真实状况和特征等,来合理化运用导流施工技术,最终保障水利工程施工的总体质量。
1.2围堰技术概述
围堰技术是临时构建的挡水工程,一般是在工程范围内比较干燥的位置上进行。围堰普遍采用的是土石围堰,铺设工作的依托是水泥稳定砂砾料进行。采用上下游同时占进的手段,利用自卸车把砂料运输到围堰填筑的地方,实施挖掘机和推土机联合作业,在构建围堰的过程中务必严格保证砂料的密实度和厚度。一期围堰填筑标准为高程要高出水平面0.5m,围堰完成后要及时进行抽排水,并且要尽快地完成这个工序。完成封堵工作后,要马上处理边坡,并对围堰的沉降量进行定时检测,围堰真正稳定之后,将围堰的纵向利用水泥砂浆与中墩实施连接并细致处理,确保围堰工程的安全可靠。
2水利水电工程中施工导流技术与围堰技术的应用分析
2.1在明渠导流层面
要想使导流施工技术得到合理应用,在各类导流施工技术应用中,需结合水利工程环境,以及水利工程基础所处位置,只有综合多项因素,才能充分发挥导流施工技术作用。以明渠导流层面为主,在明渠导流方式应用中,需要在上游、下游分别修筑围堰,并在水利工程两侧,如滩边、岸坡挖掘渠道,在这些渠道帮助下,将上游水引导至下游,将上游水加以引导,避免上游水冲击水利工程。只有上游水绕过水利工程围堰,才能为水利工程施工创造良好环境。明渠导流施工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对地质环境要求较高。这也意味着,在明渠导流施工中,应选择地形开阔,地势平坦区域,只有这样,才能降低明渠导流施工技术难度。与此同时,在应用明渠导流施工中,作为水利工程导流施工单位,在施工开展前,应做好前期调查工作,选定适合的上游导流区域,在选定区域周边,采取科学的安全防护和防渗措施,避免因水位上涨,降低明渠导流施工作用,导致大量泥沙沉淀在渠道内,对明渠导流施工技术应用带来不利影响。
2.2隧洞导流
隧洞导流常用在水流量不大、地形地势相对崎岖恶劣的地方,在河床狭窄、陡峭的地方也适合采用隧洞导流施工。该导流施工技术泄洪能力一般,但施工效率较高,可有效保障施工质量。在隧洞导流施工时,首先应确定隧洞导流的施工轴线,确保施工能顺利开展。在布置轴线时应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施工,当轴线需要转弯时,应明确合适的弯道角度和长度。
2.3围堰施工技术
2.3.1全段围堰
全段围堰法导流指围堰能一次性截断主河道,水流可被疏导到两边的泄水建筑,由于建筑物不同,两边下泄的方式也不同,可选择单次导流的方式,再合理划分河道分别开展明渠导流、隧洞导流以及涵洞导流施工。一般情况下,全段围堰法导流主要适用于水流量较小、河槽较浅的情况下,根据河槽两边台地的大小开展一次性拦截和明渠导流。在实际导流施工时,应结合不同汛期河流泄水的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导流方案,合理规划施工导流、合理安排施工工期。当出现复杂的水利水电工程时,可利用BIM三维建模技术在施工前提前做好模型构建和施工过程、施工结果模拟,制定科学的方案,确保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2.3.2分段围堰
在导流施工技术应用管理工作中,需要结合不同水利工程规模形式,选择适合的导流施工技术。针对上述围堰方式进行分析,当水流较小,或是枯水期内进行水利工程施工时,优先选择全段面围堰方式,将河道内水流截断,与此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选择适合位置,修建导流渠道,实现河水分流目的,降低河水对水利施工的影响。但是,在水流较大时,此种方式并不适用。在水流较大时,可以采取分段围堰方式,降低水流截断风险性,在分段围堰方式中,应以更改水流方向为主,规避不适宜的拦截、阻挡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围堰的作用,在技术层面降低导流施工技术难度,维护水利工程施工有序开展。
3水利水电工程导流与围堰施工措施
3.1制定科学合理的导流施工的方案
想要确保水利工程的有效实施,需要在施工前制定合理的导流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水下施工的具体工作时间,注意做好防洪防汛工作,确保各个环节施工控制工作的有效性,控制好施工进度,不断优化施工方案。根据水利建设规划方案,对水利工程整体施工特点充分掌握,科学选择导流方案。根据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对导流施工技术及其方案进行优化和改善,保证施工方案科学合理,确保水利工程顺利完工。
3.2结构动态监测
综合应用围堰技术与导流施工可以明显提升水利工程的稳定性,并为施工作业创设良好的环境条件和空间。所以,相关技术应用时必须有效落实结构检测工作,这也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在结构检测过程中可以利用在线检测、全程卫星定位、信息化软件等技术,也可利用多种技术动态检测结构区域,以确保安全施工目标的实现及施工效果的有效控制。
3.3规范进行工程导流
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围堰的防护作用,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还应注重围堰施工和施工导流的有效配合。现阶段,水利工程围堰导流包含了分段导流和全段围堰导流两种基本形式。分段导流利用围堰工程结构分段保护水利工程建筑物,其在混凝土坝中的应用较多。水利项目施工中,如果采用纵向围堰分段导流施工形式,则还应重视河心洲、小岛的应用,进而在人工构筑物、自然环境协同中提升导流效果。在全段围堰导流中,需要建设一定的排水通道或者永久排水建筑来下泄河水。目前排水通道的应用较多,水利项目施工中,可结合工程建设区域具体情况选择隧洞导流、明渠导流、涵管导流等形式的排水通道,减少水流对围堰的影响,提高围堰施工及水利工程建设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质量将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为满足人们生活生产对供水供电的需求,须确保工程的安全稳定。从安全的角度来看,采用施工导流与围堰技术均需要严格按照规范标准开展,合理选择导流和围堰施工技术,从而发挥技术作用,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惠一.水利水电施工中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探讨[J].江西建材,2017(23):128,134.
[2]闫彪.水利水电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24):105-106.
[3]栾杰,江金波.分析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2):18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