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渊知无损检测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省青岛市 266000
摘要:近些年来,无损检测技术不断发展,在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中应用日益广泛,但在具体检测方面还存在许多需要改进完善的地方。想要让生产制造企业的产品质量得到有效保障,使用单位的设备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就要针对无损检测技术在特种设备检验中的应用展开分析。基于此,本文从无损检测技术应用的必要性入手,针对实际应用现状进行分析,继而分析不同技术在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中的应用方式,明确应用效果,为不断持续改进提供参考。
关键词:无损检测技术;特种设备;应用
引言
在现阶段,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我国电子机械与相关制造技术已经获得了快速发展,而且日常生产生活中大量特种设备得到广泛应用,进而为人们生活以及企业生产带来了较大便利,然而特种设备在生活中的适用出现了一些问题,为确保特种设备在适用过程中安全有效进行,就需要加强特种设备的检测技术。为了从根本上提升我国特种设备的实际检测质量水平,很多企业已经开始运用无损检测技术,而技术应用的整个过程必须要求相关技术人员清楚了解无损检测设备所具有的特点,并做好记录报告,然后在此前提下采用科学化的处理措施和策略,从而增强检测质量,保证特种设备在日常的应用中安全有序进行。
一、特种设备无损检测的重要性分析
随着技术水平的逐步提高,专业技术开发利用的效果日益明显。在特种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对于一些腐蚀性和可燃性气体,在输送管道和设备上采用高密封线,便于油气储运设备的检验。它随处可见,给设备的检验工作增加了难度和干扰。将无损检测技术应用到特种设备的检测过程中,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在不造成机器损坏的情况下,准确地检测和控制机器的运行和质量水平。有效抑制危险气体输送过程中的泄漏。此外,无损检测技术是公司先进技术研发过程中的重要成果。另外,依靠这一现代技术,另一方面也相对有利于工作人员营造一个相对安全的工作环境,同时也有利于公司的经济效益。促销对公司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起着催化剂的作用。
二、无损检测的应用特点
1.要与破坏性检测相结合
由于无损检测各项目具有的局限性,不是所有的需要测试的项目和性能都能进行无损检测,这种局限性可能来自方法本身,也可能来自被测试对象的形状、位置等客观条件的不允许,所以某些试验只能采用破坏性检验。
2.正确选用无损检测的时机
必须根据无损检测的目的,正确选择无损检测的时机,从而顺利地完成检测预定目的,正确评价产品质量。
3.正确选用合理的无损检测方法
每种无损检测方法均具有局限性,不能适用于所有工件和缺陷。为了提高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必须根据被检件的特点(材料、结构、形状、尺寸,预计可能产生的缺陷种类、形状、所处部位、取向等)选择适宜的检测方法。所谓适宜,即不是片面的追求最高的检测灵敏度,而是在保证充分安全性的同时兼顾产品的经济性,这样选择的检测方法才是正确、合理的。
4.综合应用各种无损检测方法
每种无损检测方法均有其自身的优缺点,不能适用于所有工件和缺陷。因此,在对某试件确定无损检测方案时,在综合考虑经济性和效率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采用多种无损检测方法,以保证方法间的互补,从而获得更多的产品数据和缺陷信息。除应用无损检测方法获得产品信息外,还应充分利用其它有关产品的材料、焊接等加工工艺和产品结构等多方面的信息,这类似于医学的会诊,交叉学科进行综合分析判断。这一点对于大型和重要工件的无损检测尤为重要。
三、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
1.红外线类型探伤技术
红外线式的探伤技术,在以前的环境中,所有的物体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分子和原子的强度放射出不同程度的热红外线。根据测量机器的特性,某种程度上被加热了。根据测定对象的温度梯度分布,使用红外线热图像装置记录分布。通过红外热序列图的分析,可以得到机器的实际状态。有两种一般的红外线探伤技术。主动和被动。装置的温度高,对外部的红外线强度强的情况下,不用人为加热就可以直接测量。该检测方法被称为主动检测。另一方面,装置自身的温度低的情况下,外部辐射的红外线强度非常弱。检测要求不满足时,需要手动加热机器内部。根据损伤检测出的红外线强度与被称为主动检测的检测方法不同。与其他三种检测方法相比,红外线检测技术在检测过程中有很多故障。因此,红外线式的探伤技术可以说是通用的、多种多样的机器检测技术。
2.渗透和涡流探伤技术
渗透检测技术的原理是毛细管作用实现对特种设备表面开口缺陷的无损检测。而渗透压探伤就是利用液体的毛细血管作用和固体燃料在一定条件下发光的原理,实现对特种设备材料及零件表面缺陷检测。渗透能够直观显示特种设备缺陷的大小、形状和位置,从而判定损伤程度,检测过程灵活,结果准确。涡流探伤技术的原理是电磁感应,将导体与交流电线圈靠近,发生电磁感应,从而在待测物体内建立涡流技术。而通过涡流强度和分布来检测待测物体的缺陷。涡流检测的速度快,灵敏性高,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很强的应用优势。但是这项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由于原材料的渗透性能各不相同,只能用于大型的配件,只能用于零件表面问题的检测,内部情况检测不出效果。在物流探伤技术的实际应用中,能够有效加强特种设备厚度材质缺陷检测,材料,物理性能等相关的测量工作,在提高特种设备检验效率的同时,降低检测的难度,全面提升检测效果。
3.磁粉探伤技术
采用磁粉检测技术进行检测时,借助磁粉进入到设备材质内,可有效检测出材质内存在的缺陷。磁粉检测技术操作简便,并且成本较低,但是检测范围只能在具有铁磁性物质使用,一般为镍、碳素钢以及合金钢等材质。另外该方法通常会检测设备的表面和近表面尺寸很小、间隙极窄和目视难以看出的缺陷,可对材质表面和近表面存在的裂纹,或者未焊透等进行检测。在对特种设备采用磁粉技术进行无损检测时,若环境温度低于300℃,可采用干磁粉进行检测,获得的检测数值作为常温下结果。但是干磁粉方法在应用时,需要检测人员具有丰富的经验以及专业操作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光滑的材质表面短时间内完成检测。
4.射线检测技术
辐射探测技术利用X射线、γ射线、中子射线穿透检测设备,如果在器件的局部区域有缺陷,对辐射的衰减会发生变化,并引起传输线强度的变化,通过感光膜检测投影强度,得到信息记录数据,以及缺陷的位置和大小。辐射检测技术通常用于等壁厚容器的检测,可用于检测气孔、夹渣、虚焊等体积型缺陷,适用于电弧焊、气体保护焊、渣焊、气焊等焊接接头的检测。由于面状缺陷检测的测量速率不稳定,受投射角的影响大,裂纹影像较难辨认。
结束语:总之,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我国工业技术水平的提升,而特种设备的检测工作得到了广泛关注。加强无损检测技术的使用能够有效提升特种设备检测的精准性和高效性,尽可能降低对设备的损坏,为特种设备的使用提供安全保障。在无损检测技术的使用中,还可以借助现代化技术手段全面提升检测的安全性和高效性,通过自动化检测以全面提升特种设备检测的精准度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张林潮.论无损检测技术在特种设备检验中的应用[J].中国设备工程,2019,000(007):111-112.
[2]姜海峰.无损检测技术在特种设备检验中的运用[J].中国科技投资,2020,000(017):284.
[3]曾一婷.浅谈无损检测技术在特种设备检验中的运用[J].中国设备工程,2020,000(002):59-60
[4]张林潮.论无损检测技术在特种设备检验中的应用[J].中国设备工程,2019(07):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