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思考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9期   作者:贾兴丽
[导读]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新课程背景下每一位语文教师要认真钻研的课题。

        贾兴丽        
        海南省陵水县黎族自治县北斗小学         572400


        摘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新课程背景下每一位语文教师要认真钻研的课题。只有做到以生为本,转变教师角色,反思教学行为,变革学习方式,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将学生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让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紧张而快乐地学习,才能帮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关键词: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手段;以生为本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提升教学质量的主渠道。?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我们越来越清楚地知道: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将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目标。我们又该怎样打造具有实效性的的语文课堂呢?下面就是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提高语文课堂实效性的一些思考与探索:
        一、以生为本,给学生一个民主的课堂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而应该是课堂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因此,在新课程深入实施的今天,更呼唤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与和谐。只有确立以生为本的理念,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好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能学得高兴,学得轻松,学得快乐。课堂才会实现从有效到高效。
        有人说“活跃的课堂、有小组合作的课堂就是有效的课堂。”这种说法过于片面。一个有思想的课堂,一个有实效的课堂,一定是一个当动则动,当静则静,动静结合的课堂。课堂一定要给学生充分独立思考的时间,这时,就必须要静下来。然而,一个人的思考总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就需要大家互相交流思想,讨论、争辩,同伴互助。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把握好一个“度”。千万不能一刀切,不能只强调活跃的课堂,该静还要静,就是活跃,也要活而有序。
        例如在教学《詹天佑》一课时,在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詹天佑后,接着设计了下一个环节:合作学习,了解人物?。通过四个步骤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詹天佑: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詹天佑的杰出、爱国在文中哪些语段中表现出来的?读过这些语段后的体会是什么?2.小组内同学互相讨论,交换意见,以小组为单位派出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3.在小组代表汇报组内学习成果的过程中,教师适时点拨。4.教师抓住学生找到的重点语段,边让学生谈体会,边引导学生读文,读出爱国情感,在个人读后,再引导全班学生带着饱满的感情读文。这样的设计,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教师角色也把握得恰到好处。
        二、以情动情,给学生一个有思想的课堂
        构建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师首先要明确课堂的有效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理想的课堂应该是有思想的课堂,有情感的课堂。因此,教师必须带着思想,带着情感去教有思想、有情感的东西,引导学生从教师的思想、教师的情感中去感受,去领悟,师生产生思想的碰撞,实现教学相长。
        因此教师要彻底改变“填鸭式”“灌输式”陈旧、单一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师的引领下主动地、快乐地学习。
        我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为了引领学生更好的领悟故事的深刻内涵,初步了解资本主义社会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激发学生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在学生读懂了小女孩的可怜,了解了小女孩的悲惨遭遇,并知道了了小女孩悲惨命运的制造者是可恨的资本主义社会之后。我顺势带领学生以“幸福”为线索,深入解读小女孩的悲惨命运。此环节,我设计了这样的过渡语:“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小女孩拥有的幸福是真正的幸福吗?在这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她有压岁钱吗?有新衣服吗?有享用不尽的食物吗?没有,通通都没有,连一双属于自己的鞋子也没有,小女孩还得光着脚在雪地上苦苦哀求人家来买她的火柴。

而她有的只是什么?”学生通过读课文得出:她有的只是寒冷、饥饿、和欺凌。她得到的只是幻想中的幸福。她在幻想中看到了温暖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还有慈爱的奶奶。这些幻想中的幸福都是一次次擦燃的火柴带给她的。在那样一个资本主义社会里,小女孩是不可能拥有真正的幸福的。尽管《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故事的时代背景离我们很遥远,但是在教师恰当的处理下,本课的情感目标顺利达成。
        三、鼓励质疑,给学生一个充满智慧的课堂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任何一个有价值的问题都会为思维指明方向。有了疑问就会有进一步深入思考的欲望,也才会有更多的发现、更多的收获和更多的创造。因为没有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一个真正充满智慧的课堂,其特征之一就是看学生能提出多少个为什么。而我们传统的课堂,都是教师问,学生答,并且答案唯一。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发展,能力得不到提高,只是一个死记答案的听话的学生。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所以,新课改倡导教师要启发学生进行不迷信书本、不盲从权威的质疑,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迸发出思维的火花。
        我在上?《匆匆》一课时,最后一个环节设计了:请同学们再看看全文,在整篇文章中你还欣赏哪些句子?还有没有没读懂的地方?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读出自己欣赏的语句,并说出欣赏的理由。这时,一个男孩子站起来大声地提出了他的疑问:“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作者为什么觉得没留下什么痕迹?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我随机问大家:“是啊,朱自清是位著名的散文家,为什么还觉得自己没留下任何痕迹呢?”孩子们顿时静了下来,有独自思考的,有几个人一起研究的。一会儿,就相继站起来表达了自己的理解。有的说:因为朱自清觉得离自己的目标还有一段距离。?有的说:我的理解是朱自清一生非常灿烂,他只是感到二十多岁的青年时期贪玩,充实自己的时间非常少……此时,让我高兴的不仅是孩子们找到了答案,还有孩子们日积月累养成了良好的质疑习惯。
        四、激发兴趣,给学生一个具有吸引力的课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一定能将枯燥无味的课堂变成趣味横生的课堂。因为只有让学生感兴趣、吸引学生的课堂才是学生喜欢的课堂,学生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中来,才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定要根据教材文本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采取适合学生、为学生所喜欢的教学手段,以便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在我的教学中,除了“情境创设法”外,还用过“佳作诵读法”、?“诗歌演唱法”、“课本剧表演法”、?“多媒体教学辅助法”等多种教法,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学艺术的光亮是注意力。有了注意力,学习的人才能保持心里不跑马,才能了解放在眼前的一切事物,”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提高语文课堂的实效性。
如教学《鲸》一课时,如何带领学生将一篇常识性说明文学得生动、富有情趣,是我课前重点考虑的问题。作者通过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的多种说明方法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文章不仅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有关鲸的画面,还开启了一扇扇探索动物世界的大门。因而,课前我布置学生搜集有关鲸的文字、图片资料,使学生走近鲸的世界,对鲸有所了解。同时,我也准备有关鲸的声像资料,在课前及课中穿插运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课程资源。就这样,一节常识性说明文深深地吸引了学生,激发起了孩子们探索生物世界的极大兴趣。
        课堂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要清楚自己的责任,明确自己的目标,在课堂教学上多钻研,勤探索。要与时俱进,转变原有角色,在民主的教学氛围中,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为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机会,为打造具有实效性的语文课堂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肖成全.有效教学[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尹祖琴.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教师成长篇[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