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9期   作者:黄秀梅
[导读] 一直以来传统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和重要阵地便是文化教育,

        黄秀梅   
        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嵩口中心小学,福建省三明市    365000
        【摘要】一直以来传统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和重要阵地便是文化教育,尤其是语文学科的教学过程,在飞速发展的时代中一直保持着文化传承的初心,而地方传统文化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地的教育发展以及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因此,将地方传统文化融入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形成联动教学的合力,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去挖掘其中的文化资源,加强地方传统文化对学生身心的陶冶和熏陶,激发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本文将从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出发,探讨渗透地方传统文化的必要型和方法策略。
【关键词】地方传统文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中国是有着五千年悠久文化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的每一片土地都孕育着独特的传统文化风格,名山大川、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文化景点、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保护、传承、弘扬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当前各地方民族文化传承的首要问题。随着几千年岁月的沉淀和洗礼,地方也积累并传承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地方传统文化也深刻地影响整合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等方方面面。
一、地方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的必要性
        地方传统文化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有利辅助,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地方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家乡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接受,还能丰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教学内容。多项研究表明小学阶段的学生对地方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语文教师也对培育他的地方有着浓厚的情感,对地方传统文化也有着积极的认同。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渗透地方传统文化不仅可以提高语文教师以及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和水平,还能培育教师和学生对地方传统文化的文化认同、情感认同和信仰认同[1]。但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地方传统文化的渗透且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其过程暴露出渗透的力度还不够,学校、教师对于渗透缺乏高度重视,家长对其的配合度也不够高。部分学校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地方传统文化的认识较为深入,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仍然存在教学观念陈旧、渗透措施不够科学有效等问题。语文教师的教学仅仅围绕课本内容所涉及到的地方传统文化进行辅助教学,但缺乏对课本以外的可以辅助课堂教学内容的地方传统文化资源,尤其是富含丰富地方人文特色的文化资源进行充分的开发、挖掘与利用。且在地方传统文化渗透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的形式单一,仅仅只是依靠教师讲解,容易使得学生丧失对文化资源进行深入理解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充分渗透地方传统文化,不断加强学生对地方文化的了解和学习,在对其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方面取得实际成效。
二、地方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的实施策略
        中华民族风雨兼程地历经了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历程,积累、沉淀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地方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地方特色深刻地影响着地方人民的生活方式,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地教育发展以及师生思想道德的建设和提高。清流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清流古称黄莲,因县城清溪环绕,碧水萦回,故名清流,被誉为“闽人之源”。
(一)挖掘地方传统文化,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肩负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培养学生的阅读的习惯,还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想象力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重要使命,对于小学阶段培育和提升学生的各项能力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不仅仅要注重提升学生的阅读积累,还需要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开拓阅读思维,进而提升学生阅读的能力。这些教学任务非常艰巨,仅仅依靠课堂教学内容是难以面面俱到的。因此,针对学生阅读兴趣和知识水平来合理开发和挖掘地方传统文化,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在整个阅读教学活动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地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不能仅仅只是局限在语文教材上面,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地方传统文化课外读本的阅读和学习,辅助课堂教材的教学,丰富阅读教学内容,促进学生阅读思维的有效发展[2]。

除此之外,语文教师还可以收集和整理富含地方传统文化的资料,编制文化阅读读本,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的补充,充分提高学生对地方传统文化的认知,进而将其与课堂内容进行有效结合,提升自身的阅读理解水平。例如,在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第三板块的教学实践中,由于第三板块的主题是名胜古迹,主要有《古诗二首》——即《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黄山奇石》《日月潭》《葡萄沟》登篇章,旨在通过对名胜古迹的学习,唤起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但由于这些名胜古迹距离较远,学生较为陌生,难以引发学生的情感交流。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充分把握当地学生所熟悉的景点或风景进行对比学习。清流县集聚了“奇山、溶洞、湖水、温泉、峡谷、寺庙和红色旅游”等特色景区,“一洞”(九龙洞)、“二泉”(温泉、冷泉)、“三山”(大丰山、灵台山、北斗山)、“四景”(毛泽东旧居、景秀园林、玄武岩、赖坊古民居)等,语文教师可以搜集相关地方传统风景资源结合教材板块的风景名胜单元开展专题讲学,让学生在对比中更好的感受当地的传统历史人文与教材中其他地区的风景文化,便于学生理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二)结合地方传统文化,开展丰富教学活动
        阅读不仅仅是课堂学习任务,更是一项需要学生终身进行的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活动,能够不断丰富学生知识储备、提高学生文化修养。传统的小学阅读教学仅仅只是语文教师进行单向讲述,学生被动接受,还要进行习题练习,教学模式机械沉闷、缺乏新意,很难激发学生对阅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对语文阅读的阅读兴趣和学习兴趣,就需要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乐趣。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充分结合地方传统文化,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元的阅读教学活动以提升其阅读兴趣和积极性。例如,语文教师将课本内容结合地方传统文化,选择有助于辅助课堂教学的文化景点,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学习,将语文课堂放置于地方传统文化的现实载体中进行亲身体验,让学生充分体验和感悟其中的文化内涵。例如,在对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的《朱德的扁担》进行教学时,应该充分激发学生对革命先烈的敬畏之情。语文教师应该对朱德先生的背景知识进行充分介绍,以故事的形式给学生讲党史小故事,讲朱德先生的革命古诗,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悟朱德先生的革命情怀和革命精神。为了更加直观地激发学生的爱国、爱党之情,语文教师则可结合课堂内容和背景知识补充,带领学生走进当地的红色景区,即毛泽东景区进行直观学习和参观,教师则可以以毛泽东与朱德的故事进行补充,让学生充分理解红色革命精神,对革命先烈时刻保持敬畏之心。
(三)深入地方传统文化,提高学生文化修养
        地方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需要学生进行深入挖掘才能有所体验和感悟。且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中也富含丰富的地方文化特色。例如作者所生长的地方环境、传统文化、人文风俗等重要内容都是文学作品得以形成且永续经典的重要历史人文依据。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地方传统文化中的文化资源、人文风俗、生活习惯等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素材积累,进而促进写作教学。学生对地方传统文化的风格特色、人文习俗、民族性格的所思所感所悟,都能不同程度的培育和提升学生的各项阅读技能,不仅在文化资源的积累过程中对家乡产生充分的认识。还能在当地传统文化的陶冶下,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促进心智、精神的健康发展。语文教师可以以清流县的杰出人才进行榜样教学,以榜样力量来引导学生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挖掘清流县的传统文化以及人文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真挚情感。例如,民族英雄文天祥曾途经清流写下了“山高不碍乾坤眼,地小能容宰相身”的称赞诗句。唐朝开国元勋丞相萧瑀、明朝吏部尚书裴应章、全国著名的军事防化专家黄新民、全国大提琴奠基者王连三等祖籍都是清流。通过挖掘这些历史人物和优秀榜样的故事,开展专题讲学,引导学生学习和践行榜样精神力量,培养学生努力学习,将来为家乡和祖国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充分渗透地方传统文化,为小学语文教学丰富了宝贵的教学资源,促进了小学语文充分利用传统文化进行“立德树人”育人过程,不断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和水平,促进学生全方位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彭怡. 地方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J]. 课程教学,2020,380(08):53-54.
[2]郎得权.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J]. 课程教育研究,2019,(51):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