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安全开发与环境保护体系的构建 王永茂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0期   作者:王永茂 马龙 蔡兆辉
[导读] 摘要:矿产资源来自于矿山开发,而矿山开发的自然属性决定了其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
        山东黄金归来庄矿业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  273307
        摘要:矿产资源来自于矿山开发,而矿山开发的自然属性决定了其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持续大规模的矿山开发必然会造成环境和生态的破坏,给生态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因此为了发展绿色经济,国家提出了加强矿山发展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矿山;安全开发;环境保护;体系构建
        引言
        矿产是大自然的产物,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但是由于人们在开采的过程中并没有制定合理的规划,大部分矿区的生态环境都受到了影响,不利于当地人们的居住和生存。为此,必须要做好矿区治理工作,对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在提升经济效益的同时,达成自然和社会的和谐统一.
        1矿山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现状
        1.1水资源的浪费与污染
        多数矿山分布在植被稀少、水资源缺乏的地区干旱地区,在这些地区水资源本身就非常宝贵,矿山开发过程中不仅将大量的地下水资源抽排到地表,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同时也会对地下水和地表水产生一定的污染,使得可用水资源进一步减少。例如开采1吨煤需要2.5吨水,我国2019年开采的煤重量为38.5亿吨,可以得出2019年我国因煤矿开采而消耗的水资源高达96.25亿吨。
        1.2会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地表遭到破坏、水污染、次生灾害等,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也就是说,在对矿山进行开采的过程中,地表中的植被数量有所降低,水土流失情况严峻,甚至形成沙漠化,出现了一些突发性灾害,对矿山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不利影响。这影响了当地群众的生活和居住,不仅导致其生活质量下降,还易使矿山成为无人区。
        1.3土壤污染和地质灾害频发
        矿山开发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必然会堆积在矿山周边的耕地上,一方面造成了矿山周边耕地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固体矿中往往含有大量重金属,长时间堆积在耕地上,加之雨水的冲刷会对耕地产生严重的重金属污染。即使将堆积的废弃物移开,这些耕地也很难短时间内再次恢复耕种。矿山开发产生的废水排放到土壤中,也会对土壤造成严重的影响。不仅会造成土壤水分降低,加剧了局部地区的干旱情况,同时受到污染水浇灌土壤,会对土壤造成二次污染,降低土壤的农用价值。矿山开发作业时常会造成地表沉陷、地表塌方等地质灾害问题。不同地区的地质次生灾害表现不同,东部平原地区矿山开发带来的地质问题会造成大面积土地被淹或者腌渍化,加剧了人口、土地以及矿业发展之间的矛盾;而西部地区矿山开发带来的地质问题多表现为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土壤流失、土壤沙漠化又会造成滑坡、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产生一系列的恶性循环。无论东部地区还是西部地区,因采矿带来的地质灾害会对地表的建筑、河流等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在人口密集区,一旦发生严重的土地塌陷,直接影响当地人的正常生产、生活。短期内有效的解决方法就是村庄或城镇整体搬迁,这就给原本十分紧张的土地资源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2矿山安全开发与环境保护体系的构建
        2.1构建矿山安全开发与环境保护体系的基本原则
        第一,我国经济发展离不开矿山开发所提供的资源,所以规范矿山安全开发,强调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同发展。第二,坚持国家资源、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第三,坚持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第四,做到边开发、边防治、边治理。第五,加大科技创新力度,采用先进的开采技术,降低能耗,提升开采效率。第六,降低环境污染,加大对矿山“三废”科学治理和二次开发研发投入力度。


        2.2地质灾害的监测
        地质灾害监测的主要目的是对可能存在的灾害进行预测,并提前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地质灾害的监测分为简易监测和专业监测。其中,简易监测主要采用卷尺、钢尺等简单测量工具对规模较小的塌陷区进行定时测量,测量项目包括有塌陷区的面积、深度,裂缝的尺寸以及地下水的位移等;专业监测采用全占仪、激光测距仪以及经纬仪等高端测量设备对大规模的塌陷区进行定时测量,主要对塌陷区的形态、面积以及深度等参数进行测量。
        2.3优化矿山开采产业结构
        调整我国矿山开采产业发展思路,注重传统行业的科技化发展道路。坚持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高科技的现代化资源开发模式。大力发展绿色可持续化矿山开发体系。第一,依法查处、关闭对环境污染严重,开采效率低,资源浪费高,危及人身安全的矿山开发。有效控制矿山开采量,降低矿山开采过程中的“三废”的产生量。第二,加大矿产资源的深加工研发力度,拓展矿产资源周边产业的产业链,增加矿业产品。丰富矿产资源的深加工技术,延伸产业链。做到不直销矿石原石,做到原石深加工,提升矿产资源开发效率。第三,调整矿石开采技术,引入自动化、科学化的矿石开采系统。提高管理水平,降低人员作业岗位数量,力争全面实现无人化矿山开采。
        2.4改良土壤基质
        改良土壤基质,具体的方式可包括物理方式、生物方式、化学方式等。应用物理改良的方式,主要方法如客土法、表土回填等,在不同矿山场地建设之间,对表土进行有效剥离,对土壤结构、土壤种子库、营养元素等方面的破坏情况有效减少,在相关工程完成后,在修复场地中对表土分层回填到路面上。应用该种方法操作便捷,有较低的成本,能够借助土壤种子库的作用,促进植被恢复工作。但另一方面,如果矿山不能在短期内回填,需要结合有效方式对表土保存。在对物理方法应用的过程中,还可以对隔离法应用。该方法需要应用不同防渗材料,具体材料如石盘、水泥等,能够对未受污染的土壤有效保护,减少污染物扩散的情况,常用方法如平墙、梁泥墙等。但需要注意,该方法在一段时间后会被分解,因此使用范围具有限制。应用化学改良的方式,可以在其中增加营养素、化学品等。矿山污染物是影响土壤成本的重要因素。为了对土壤的肥力改善提升,可以应用钾肥、氮肥等有效应用,调整土壤的pH值,可结合肥料的pH值的特性,应用相应比例的化肥。但对化肥施用的过程中,受到水分渗入等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出现污染地下水的情况。改良有机肥,有较小的副作用,但有较高的价值,会对工程建设成本增加。应用生物改良的方式,可以借助植物改良、动物改良以及微生物改良等方式。应用植物改良的方式,主要是应用一些较为特殊的植物,对土壤中的重金属有效吸收,从而转移重金属到地上,对植物收割,对土壤中的重金属有效减少.
        结束语
        全文主要分析了矿山开发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严重破坏自然资源,废弃物造成环境污染,矿山开发造成地质灾害频发等,其特点表现了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破坏并发,污染物多,影响范围广。在国家大力推行绿色经济的背景下,矿山安全开发的同时,还有加强环境保护,降低矿山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优化矿山开采产业结构,加大绿色清洁矿业发展力度,努力发展环保产业,建设开发更多的“绿色”矿山。
        参考文献:
        [1]刘伟,肖巧玲,高超.矿山安全开发与环境保护体系的构建[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1(02):30-31.
        [2]韩继峰.矿山采矿技术安全浅析[J].四川水泥,2020(10):210-211.
        [3]刘爱中.矿山开发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及保护对策[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32):94.
        [4]于华远.矿山开发的地质灾害及环境保护土地复垦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13):87-88.
        [5]童永杰,李江.金属矿山的安全与环境科技发展问题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8(04):181+1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