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标准化管理技术分析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0期   作者:杨超
[导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然而中国建筑业的发展仍然受到安全、质量、成本等问题的困扰。
        陕西建工第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712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然而中国建筑业的发展仍然受到安全、质量、成本等问题的困扰。高端建设项目的技术突破和建设项目综合管理的缺失,充分体现了我国建筑业项目管理基础薄弱的现状。目前与制造企业相比,项目管理的标准化工作难度较大。本文通过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指出了实施建筑工程项目标准化管理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工作策略,改变了目前粗放式的项目管理模式,提高了建筑企业的项目管理水平和效率。希望本研究能够促进整个建筑行业项目管理标准化的建立和完善。
        关键词:建筑工程;标准体系;项目管理;质量控制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然而与此同时,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还存在着许多安全,质量等问题。这些短板现象说明我国建筑业在项目管理中仍缺乏有效的管控,尚未形成科学的项目管理体系。由于建筑工程的特点,与制造业相比,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标准化难度较大。项目管理方法的落后更说明我国的建设水平还处于不成熟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相当多项目管理的方式和手段较为粗放,主要体现为缺乏系统有效的项目管理体系,以及针对建设项目的特点没有建立具有针对性的项目管理手册和工作流程等。
        1、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主要内容
        建设项目的标准化管理包含诸多内容,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建立和完善项目质量、安全标准化体系。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
        1.1建立规范的管理目标
        首先确立了建设和管理的目标,尤其是质量、安全管理目标。同时结合建设项目的施工要求,分阶段将项目管理目标分解并落实,确保各个环节的管理到位,促进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规范化管理。这样就可以确立建筑标准化管理目标,并进一步细化、完善。
        1.2确立参照标准
        根据分阶段分解后的具体需求和及总体建设目标,及施工单位的管理水平,选择科学的参考标准,并进一步优化现有管理指标。制定符合项目建设目标及自身管理水平的标准,为实施规范化管理奠定基础。
        1.3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
        企业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探索管理的缺点和优点,细化实施标准化管理的目标。根据以往施工管理经验,各项目设置的项目标准化管理体系及制度,结合项目设定的参考标准,制定和完善企业级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及制度,为规范化管理提供参考,
        2、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存在问题
        2.1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松弛
        施工质量是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但在施工现场,质量管理职责划分往往不明确,只考虑工程进度和成本,忽视工程质量,而仅仅依靠监理单位及质量员的检查监督是远远不够的,应提升全体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做到管施工也要管质量。
        2.2施工过程控制不足
        目前,施工企业对施工技术控制没有统一的标准,施工技术水平的高低往往取决于施工单位的重视程度。同时,由于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施工技术水平从上到下始终处于被动状态。通过加强过程控制,可以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减少二次返工维修的工作量。
        2.3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
        虽然安全管理是工程项目最重要的内容,但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往往依靠,施工现场配备的安全员,却忽视了对员工的安全培训,全体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有所欠缺。一些施工企业为了减少开支,甚至雇佣不合格的临时工,这使得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更加困难。
        2.4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体系不成熟
        目前,我国建筑企业尚未形成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大多数施工企业的管理组织体系还不成熟,工程技术管理、造价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还不能达到现代工程项目管理的水平和要求。

甚至有的建筑企业只设立项目部,将材料采购、施工技术管理、质量安全管理等多个部门的职能整合在一起,使得项目施工管理混乱,各部门职责划分不清。
        3、建筑工程项目标准化建设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3.1目标管理严格实行合同制
        在建设工程施工中,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施工合同,规范管理,注意合同的实际内容,分析了项目风险,质量和安全部门应该从自身的负责的工作中,明确可能出现施工合同的风险,确保建设项目的有序进行。
        3.2建设项目现场资料的标准化管理
        建设项目的规范化管理离不开施工现场资料的规范化管理。施工单位应按照施工合同和进度,有序地完成现场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并定期将现场数据的规范化管理工作输入统一的现场数据库。
        3.3加强对建筑施工的技术监督
        施工单位应当组织专门技术人员对现场资料的实体施工情况进行监督,及时纠正施工现场的违规情况。对于竣工后的验收,建设单位应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对竣工的建筑工程进行验收,对不合格的工程及时整改。
        4、标准化管理实施的保障措施
        标准化管理是企业快速高效地组织生产,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效率,提高质量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为了保证标准化管理的顺利实施,需要采取一些措施。
        4.1思想措施
        企业应加强宣传教育,使全体员工认识到实施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性,为全体员工营造标准化学习和学习氛围。各项目部从施工准备阶段开始开展标准化培训学习工作,采取组织研讨、集中培训、视频学习等多种形式,提高员工标准化积极性。定期组织各项目部管理人员对企业、项目标准化管理体系及制度、学习,使工作人员充分理解企业级、项目级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内容,并在工作中切实落实到位。
        4.2组织措施
        公司领导作为标准化管理领导小组的领导,在正式场合要注意并经常表现出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性。规范管理领导小组成员为各部门负责人,明确各部门负责人领导制度,确保职责到位。项目部及项目部各部门为项目标准化领导小组成员,负责项目标准化的实施。
        4.3经济措施
        通过经济手段,将标准化的实施程度与部门领导和项目的切身利益紧密联系,制定标准化管理,实行奖惩制度,定期考核,对实施程度较好的项目部给予经济奖励和表扬。同时可以将标准化管理体系落实情况与部门、项目领导的绩效考核挂钩。
        4.4信息平台保障
        在公司网站上增加标准化板块,将公司标准文本、标准化实施较好的项目案例、企业标准等发布在互联网上,方便查看和使用。开放标准化征集平台,鼓励所有项目经理将实际生产中好的做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不合理的地方发到网上。
        结束语
        总之,为了满足建设项目的发展需要,完善规范的管理机制和制度,可以优化施工质量管理,加强成本控制,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通过项目、企业两级标准化管理体系、制度的设置,使企业整体的标准化管理不断完善,形成良性循环,进一步为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管理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潘堂海,裘敏浩.建筑项目施工安全标准化管理方法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2020,v.18;No.325(24):89-90.
        [2]宋海峰.环保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的现场管理研究[J].大众标准化,2020,No.313(02):50-51.
        [3]汤华卫.建筑项目管理与施工技术管理核心思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No.574(13):200-2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