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彩芳
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市教学研究室 5338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人们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由于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气氛枯燥,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语文教师,需要调整教学策略,优化教学方式,为小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让小学生能够自主的探索和学习。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气氛
小学生年龄偏小,语文基础偏差,而他们生活经验尚浅,制止力较差,对于传统的语文教学容易产生抵触心理,教学效果也往往不尽如人意。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遵循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学生的兴趣点,为学生打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生的学习动力得到加强,能够变被动为主动,去学习更多的语文知识。
一、运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
我们身处互联网信息时代,在生活中也需要接触各种互联网信息设备,小学生也是如此,他们从小就接触到了手机、电脑,他们不喜欢一成不变的东西。对此,语文教师要善于运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可以置身于身临其境的教学环境中,这样能够让小学生脱离单一的文字,让他们的想象力插上翅膀,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率,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1]。
例如,在《四季之美》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一年四季的不同图片、摄影作品等,将他们融入到多媒体课件中去,当这一幅幅优美的画面呈现在小学生面前时,他们会被这些优美的景象所感染。而在小学生朗读课文时,教师还可以采用古代名曲《高山流水》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美丽的大自然,在大自然中朗读,在这种环境下学生的好奇欲和探索欲倍增,他们在朗读中更有激情,也更愿意去深度的了解课文。又比如在课文《田忌赛马》中,教师可以直接将《田忌赛马》的相关动画视频播放给学生看,小学生都爱看动画片,他们会很自然的融入到画面中去,在大家看得津津有味的同时,教师就可以将生词讲解和文章阅读工作开展下去,田忌有着怎么样的性格特点,本文都揭示了哪些道理,文中人物都有哪些情绪上的变化等等,都可以随多媒体视频一同讲解。教师还可以在多媒体演示的时候,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对学生提出相关问题,比如在《开国大典》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先为学生播放大典现场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当时的气氛,引导他们观看阅兵,注意开国大典上的一些细节,比如一共有多少个方阵,然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比如“大家知道开国大典的准确举行时间是几几年几月几日吗?”、“大家有注意到领导人的发言顺序吗?”、“大典现场都设置了哪些环节呢?”等问题,当学生问答完毕之后,教师还可以模拟大典现场,让学生模仿受阅部队,做出正步和敬礼姿势,让学生们感受庆典之隆重,感受全国人民对于开国大典的拥戴,也可以培养学生对于民族、对于国家的感情。
二、打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小学生对于教师其实是有依赖性的,但这种依赖性是有条件的,那就是教师需要尊重他们的想法,只有打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去学习,去理解教师。
如果师生关系不融洽,学生不但在学习中倍感压力,还会对教师产生抗拒的心理,他们不愿意与教师进行沟通,也不愿意将自己心中的真实想法显现出来,这样就非常不利于语文教学了。对此,语文教师要多倾听学生的想法,多和学生打成一片,对于学生的进步教师要点滴记录,多加夸奖,而对于学生犯下的错误,教师则可以在不伤害他们自尊的情况下对他们进行点拨,引导他们走出困境。同学们的掌声,老师的一句夸奖,甚至是一张小小的奖状,都能让学生走向成功,对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多使用一些赞美性的话语,比如“你画的真棒”、“你的想象力真是太丰富了”、“你的进步超过了大部分同学哦”之类的语言,语言是有力量的,也可以给予人力量,教师除了要多赞美学生之外,还要注意赞美不能不切实际,赞美是要基于真实情况而发生的,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信心倍增,才能让他们真正的爱上学习,享受学习的过程[2]。
三、让手工课程活跃课堂气氛
众所周知,小学生正处于一个活泼好动的阶段,他们对于感兴趣的事物总喜欢通过手去探索,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也能够锻炼他们的大脑,开发相关智力。对此,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根据课文内容,进行适当的动手实践,在手工课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激发,他们也更加愿意在这种气氛轻松的课堂上学习到有用的知识。举个例子,在《竹节人》一课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朗读完毕后让学生制作属于自己的竹节人,在制作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锻炼,他们也对课文内容有了一个更加深刻的印象[3]。
四、采取游戏教学的方式
小学是幼儿园过渡到学校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们依然喜欢做游戏,喜欢在游戏中学习新的知识,他们向往课堂外五彩缤纷的世界。作为语文教师,要善于分析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爱好,将游戏教学引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来,为学生营造有趣的课堂氛围。比如在针对一二年级的学生时,教师可以引入“找朋友”的经典游戏,大家将自己感兴趣的文字写到卡片上,然后大家根据自己卡片上的内容互相找朋友,找朋友的根据可以是卡片文字中的首字母,比如卡片上都写有自己爱玩的游戏,只要找到相同点大家就可以交朋友,将这些印记大声朗读出来。教师还可以在学生玩找朋友游戏的时候,以《找朋友》这首歌为背景音乐,让大家在欢快的氛围下进行游戏。诸如此类的游戏,比如“成语接龙”,比如“丢手绢”等,在这些游戏中教师都可以融入语文知识,让大家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下学习到新知识[4]。
总结:
综上所述,不管是学校还是教师,都要正视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对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和优化,作为教师需要了解小学生的身心特征,仔细的观察他们,切入他们的兴趣点。只有结合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比如游戏教学、手工课程、情境教学,同时打造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多管齐下,给予学生多元化的刺激,激发他们的语文学习兴趣,让他们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打造出良好的语文课堂氛围,最终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让小学生爱上语文学习,享受语文学习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吴娜.轻松愉悦小学语文课堂气氛的营造及教学方式分析[J].才智,2019,(15).115
[2]魏法邦,火克芳.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气氛的营造方法[J].甘肃教育,2019,(14).141
[3]吴新建.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营造教学气氛[J].学周刊,2019,(29).82
[4]陈发镠.小学语文教学中营造积极课堂氛围的策略研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5):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