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9期   作者:罗锦英
[导读]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进行思想教育,

        罗锦英
        广西省钦州市灵山县青云中学,广西  钦州  535427
        【摘要】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进行思想教育,思想教育要依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在语文训练中进行。要着重于思想感情的陶冶、道德品质的培养,使学生提高觉悟,初步具有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渗透德育教育。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渗透   德育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因此,语文教师应把德育渗透到教学中去,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实现。
一、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资源
(一)、在导入、介绍时代背景时, 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作者每写一篇文章,都有自己的创作动机,或阐明某种观点,或抒发某种情感,或说明某个道理,不过这些内容不是像画家和演员那样直接用形象表现出来的,而是以语言文字为中介、蕴含在语言文字之中。因此,我们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接受品德教育,得体的导入或介绍时代背景就显得尤为重要。如在学习《成功》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你们想成功吗?一个人若要成功须具备怎样的品质?《陋室铭》是刘禹锡在贬谪、戏弄与侮辱中最后屈居斗室愤然写就的,昭示世人,明己心志。
(二)、抓住关键词句反复诵读,在情感体验中进行德育渗透
        作者的思想感情往往蕴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间。如果我们抓住课文的关键字、词,句深入剖析品味,就容易领悟文章的主旨及其深刻的思想内容,迸发学生的感情火花。如教《石榴》可抓住“夏日的心脏”让学生体会石榴的热烈、不屈服。对于闪烁着思想光芒的句子,我们应紧紧抓住,围绕课文提供的语言材料和中心,加以重点分析和讲解。讲解鲁迅小说《故乡》,不仅要分析闰土的艺术形象,同时也要学生理解和背诵最后的句子:“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鼓励学生:在未来的生活道路上,应有勇于开拓、勇往直前的精神。
(三)、找准教材的“亮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中学语文课本所选入的课文大多文质兼美,就内容而言,有反映社会生活,赞美人情美的;有描绘自然景物,讴歌祖国河山的;也有讲述寓言童话故事,阐明道理的。语文课本是最好的德育教材,我们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渗透德育,在学生的心灵播下适应健康发展的种子。因此,我们必须找准教材中的德育“亮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例如,在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中,要让学生认识皇帝及大小官员虚伪、奸诈、愚蠢的丑恶本质,教育学生无私无畏,敢于讲真话,做一个诚实的人。可见,只有找准了教材的德育“亮点”,在课文教学中,我们才能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四)、通过作文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也是德育渗透的重要途径。

我认为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除强调写作技巧外,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增强道德意识,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和思想觉悟。俗话说“作文先做人”,一个道德意识淡薄、认识水平低下的人,是写不出内容丰富、思想健康的文章的。因此,在选择作文题目时,我选择一些既具有人文气息又现实性较强的话题,既让学生有话可说,有兴趣写,让作文不成为学生的负担,在写作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例如作文《在路上》,主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在作文中,有的学生书写自己的成长之路,感恩于一路上的收获,感恩于一路上的关怀;有的学生书写自己的求学之路,有困惑有奋进,几多泪水几多欢笑,写得真实感人。通过作文训练,既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二、树立“大语文”观,活化德育空间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语文学习机会。而德育的内容也十分宽泛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树立“大语文”观,在实践中学习语文,在实践中把德育落到实处。在本学期我班就开设了“小眼睛看大世界”的作文专栏。学生纷纷把自己看到的社会生活的用文字描绘出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今年的三八节我校搞了“我为妈妈洗洗脚”的作文比赛活动,同学们投稿十分踊跃。“妈妈,摸着你粗糙的双脚,我知道你的辛苦和劳累。这一次为你洗脚只是女儿最小的回报。”“妈妈,我爱你,今天我终于有了属于我的表达方式——为你洗一次脚。”“看着妈妈布满老茧的脚,我不禁有点难过,我想说妈妈您辛苦了,我会用我的努力换来你的笑容的。”一份份稿件都洋溢着对母亲的爱。通过这样的德育活动,体现德育教学中的知行统一的原则,这样的德育比任何的说教都成功。
三、通过语文教师的自身形象,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有广博坚实的业务知识,而且要不断充实和更新,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德育教育既要言传,又要身教,处处为人师表,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要先做到,用自己的爱心和人格魅力感染影响学生。我的具体做法是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多表扬、少批评”激发学生兴趣,树立乐观向上的学习态度。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尽可能地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参加难易不同层次的活动,对成绩差的同学尽可能予以肯定,激发他们的学生热情,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同时还经常注意自身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给学生树立榜样。只要细心发掘德育工作和学科教学的最佳结合点,并在备课的同时注意将二者融为一体,潜移默化教育地学生,不会让德育成为空泛的口头说教,从而很好地促进学科知识的学习,为学科知识的吸收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这就需要教师把教书育人当做自己的高尚职责,深钻教材,找准德育渗透的突破口,恰到好处地进行渗透。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不是象油与水似的游离状态,截然分开,而是如水乳交融似的难以分割,学生通过语文教材的学习不仅提高能力,思想上也能得到长进,品德受到良好的熏陶,最终在语文学习中真正寻找到自身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    祝萍    2013年 2月
3、《语文学科中德育的渗透》   陈绵         2007年第4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