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在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对话能力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9期   作者:刘红慧
[导读] 小学语文在学生整个学习生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在教学改革的推动下

        刘红慧
        湖南省郴州市安仁县思源实验学校,湖南省 郴州市 423600

        摘要:小学语文在学生整个学习生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在教学改革的推动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更成为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性目标。除了阅读、写作之外,口语沟通交流能力同样也是语文学习的目的之一,而对话能力作为沟通交流能力的基础,自然也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本文以高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阅读对于学生对话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探讨了在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对话能力的策略,希望能够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字:小学语文;高段阅读;对话能力

一、引言
        对于处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语文知识,无论对于阅读还是写作也都有了一定的心得和体验,因此,这个阶段的语文教学更应该是进一步提高和发展,尤其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运用,比如沟通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而无论是沟通能力还是思维能力都要以对话能力的培养为基础。基于此,针对小学高段语文学习来说,教师要将教学侧重点向对话能力培养方面倾斜。阅读作为小学语文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对话能力的发展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事实上,阅读就是对话的另一种形式,在阅读能力的发展过程中,也是学生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提升的过程,而这些也同样是对话能力发展的基础。
二、学生对话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对话能力属于口语交际能力的一部分,其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学生未来的发展。尤其处于当今这个以合作、协作为基础的社会,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和沟通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具备良好口语交际能力的人,能够准确的将所要表达的信息传递给其他人,从而获得他人的认同,形成统一的观点,进而促成双方的合作。与此同时,一个沟通能力强的人,其一定也是一个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强的人,这样的人,对于他人的表述也会有正确的、深入的了解,从而能够在最短时间内理解对方的意思。而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过程,它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融合在学习、生活中,这其中要以语文教学所承担的责任最重。因为学生的整个语文学习都是围绕着文字运用展开的,因此,也是学生对话能力培养和发展的重要场所,而对话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实际上占据了整个语文学习的大部分时间,同时能够形成一个闭环,三者之间紧密联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1]。
三、小学语文对话能力教学现状
        对话能力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学生对话能力的培养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甚至存在一些教师对于如何对学生开展对话能力的培养都没有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因为对话能力的发展所要耗费的时间和精力都很多,而且并不容易看出成效,因此,教师并不愿意把更多精力放在上面。另外,很多语文教师还保持着比较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最典型的就是重视语文读写能力的发展,而忽视听说教学,从教学时间的安排也能够看出这一点,大部分的教学时间都被阅读和写作占据,留给听说的时间很少。
        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仅有的对话能力培养机会也留给了那些性格外向、思维活跃、愿意与教师进行互动的学生,而对于那些真正需要得到锻炼的学生却由于性格内向或者不善于沟通失去了对话能力发展的机会,从而让对话能力的培养效果没有得到体现[2]。
四、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中学生对话能力培养的建议
        对话能力实际上听和说之间的有效互动,所考察的不仅是学生的文字运用能力,更包括了这个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待人处事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而之所以要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对话能力,一方面,是因为阅读文章中所包含的大量的对话场景能够给学生以启示和启迪。

另一方面,阅读的过程也是学生眼界开拓、知识积累、理解能力的思维发展的过程,而这些因素对于学生的对话能力发展具有极强的推动作用。
        (一)构建情景,营造对话氛围
上面提到,对话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是对学生临场应变能力的考察,而很多
学生出现“接不上话”的现象,很多时候是因为学生没有融入到话题中,从而让思维和对话主题没有建立起有效联系。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开展过程中,要有意识、有针对性的围绕阅读内容营造起话题氛围,引导学生围绕话题开展对话交流,让学生的思想得到启发和解放。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每个单元中阅读文章的内容都会大致上围绕一个主题,这就给学生的对话练习提供了素材。学生能够根据阅读文章的内容在脑海中形成对主题的观点和想法,而这些都为对话练习提供了基础,帮助学生在对话练习中理清思路,让学生“有话可说”,能够完成生生、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比如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中的文章都是围绕“读书”开展的,在阅读完文章之后,教师就可以以“读过的最喜欢的书或者最喜爱的书中人物”为例,组织学生进行分享和探讨,甚至可以是辩论,分享自己的看法,驳斥其他同学的观点,从而让对话思路更加清晰,更具条理性。
        (二)围绕阅读文章,开展对话练习
实际上,对话练习可以随时融入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文章中选择某一观
点引导学生开展对话,既提高了学生对于阅读文章的理解,更培养了学生的对话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同时,也能够让教学过程更加多元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比如教师在讲到《四季之美》的时候,就以及融入互动环节,比如“最喜欢什么季节,为什么”,这样临时起意的话题,更能够提升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让学生的注意力随时都要跟着教师的思路走。比如有的同学会说喜欢冬季,那教师就可以直接问同学,有没有不喜欢冬天的啊,如果有同学说不喜欢,那么就可以让双方围绕“冬季”开展对话,分享各自的看法,从而开展对话互动。因此,对话练习是可以随时随地开展的,教师要做好引导和组织,营造话题感,并给予适时的引导,让学生之间的对话可以顺利开展。
        (三)开展自主阅读,促进对话能力发展
对于进入小学高段的学生来说,阅读范围已经不局限于教材本身,更应该扩
展到课外,从而让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范围不断扩大,这既是对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要求,也是对话能力发展的基础。在以学生自主阅读基础上开展的对话练习,能够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能够储备更多的知识,而这些都奠定了对话能力发展的基础。
        针对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围绕某一主题引导学生开展课外的自主阅读,同时将自己阅读的感受和体会进行分享。比如在学习完五年级下册中第七单元的文章后,教师就可以以“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为例,组织学生开展课外资料的查找和阅读,并从中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分享,分享的过程中,老师和其他同学可以进行提问,从而形成互动的局面,因为提问的随机性,也是对学生临场应变能力和思维灵活度的考验。
结束语:综上所述,对话能力对于学生未来发展意义重大,尤其针对即将进入初中阶段学生的小学高段学生来说,更是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对话能力,从而促进自身沟通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发展。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要抓住阅读教学这个平台,将对话能力培养融入阅读教学中,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对话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黎. 语文高段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对话能力[J]. 语文课内外, 2019, 000(011):190.
[2]谈红.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方法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