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小学语文作文的生活化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9期   作者:韦绍富
[导读] 素质教育背景下,以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主要教学目标
        韦绍富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东兰县东兰镇伦界小学,广西省河池市  547400   
        
        摘要:素质教育背景下,以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主要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作文课堂教学时,应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应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将生活元素融入教材知识,帮助学生积累素材,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开展生活化教学,也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使学生更热爱生活。本文通过分析生活化教学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价值,提出开展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生活化
        
        生活化教学是指将与学生相关的生活化内容引入课堂,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开展作文教学。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应重视生活化教学的应用,能够意识到学生生活与学习密不可分,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体会生活,在生活中融入学习,开拓学生眼界,提升学生的写作创作力。
一、小学语文作文生活化教学的应用价值
        在传统教学的影响下,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强,写作思路不清晰,而教师在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下,更重视学生写作技巧的提升,从而忽略学生素质培养。而这也导致学生的写作缺少实际性,作文内容空洞、乏味[1]。为此,应用生活化教学策略开展作文课堂,能使学生的写作回归由感而发,而不是为了完成作业而写作。以此能促使学生将内心的真实情感落于笔尖,文字表达具有一定的感情。教师通过应用生活化的作文教学策略,能够使学生细心观察生活,使学生的内心世界更为丰富,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而这也会使学生进行思考,能够实现内心世界与现实生活的碰撞,最终利用文字表达。在作文教学中添加生活化的元素,也能缓解学生的紧张感,使学生能够轻松的表达情感。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使学生能够利用文字表达自我情绪,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想象力,而不是将写作当成一项任务。
二、开展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巧用生活中常见的元素
        作文的独特性来源于个性化的体验,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课堂时,应注意引导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将生活中的元素添加到课堂中,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教师也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应用多媒体教学方法,课前制作精美课件,搜集相关资料,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2]。
        以《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写作:推荐一个好地方”为例,将生活化的元素添加到课堂中,激发学生的想象。教师在课上以学生为主体,组织相关的活动,教师可以为学生举例,比如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自己喜欢的地点,分享给学生,并列举出推荐的理由,引导学生模仿。教师课上提出相关的问题“去过的地方有哪些?和谁一起?发生了什么事?”能帮助学生完整的说出故事线。同时也要注意引导学生强调分享的原因,才能引发听众共鸣,激发学生的向往之情。学生在分享自己喜欢的地点时,既能够开拓班级学生的眼界,又能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课上教师也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鼓励学生说出自己与这个地方的故事,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教师在作文题目解析讲解的过程中,明确写作要求,写作范围: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地方,通过描述这个地方的与众不同之处,抓住地方的特点来写。
(二)游戏融入生活化作文教学课堂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具有较强的好奇心,教师在开展作文教学时,在课堂中添加游戏内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也能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根据班级学生的情况开展课堂活动或者课外活动,若天气较好,且条件允许,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操场进行游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3]。
        以《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写作:记一次游戏”为例,以游戏内容作为引导,激发学生的想象创造力。教师在设置游戏时,应确保游戏有序进行,才能使学生在进行写作时,能够将游戏的过程写清楚,按照顺序继续。教师在课上可以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一些小朋友喜欢的游戏,并征求学生的意见,哪一种游戏最喜欢?由教师带动学生到操场进行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拍摄照片或者视频。在游戏结束之后,再带领学生室内学习,对作文“记一次有趣的游戏”进行解析,教师可以播放学生游戏时的图片、视频,使学生能够观察人物的语言神态和动作,有利于学生写作。教师鼓励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能够理清文章的结构,一般文章分为开头、过程和结尾。开头需要写自己觉得有趣游戏的名称;过程:一般是按照游戏的先后顺序来写,比如游戏是怎样开始的?有哪些人参加?而在游戏的过程中,哪些人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结尾一般是写自己的感受。将游戏与作文教学融合,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在游戏中获得体验,在写作时情感表达更为准确。
(三)引导学生回归生活,观察生活
        为更好的开展作文生活化教学课堂,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调查活动,根据自身的调查结果进行写作,能够使学生的文字更具有真实性[4]。
        以《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写作:二十年后的家乡”为例,家乡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可以向家人或者长辈询问家乡的事情,教师先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生活,才能促使学生大胆想象,20年后家乡人事景物的巨大变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调查,并开展为期一周的调查活动。学生可以进行小组合作,对家乡近年的变化进行调查,并作详细内容,大胆想象。学生也可以将自己调查过程中遇到的趣事写进作文中,能够增添作文的色彩,促使内容更加丰富。
结束语:综上所述,小学作文教学结合生活知识,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将生活化元素添加到作文课堂中,也能使学生回归生活、观察生活,积累素材,促使学生热爱生活,爱上写作,能够将自身的情感利用文字表达。教师也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特点以及写作需求调整教学方案,才能构建高效率的作文教学课堂,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语文作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万灵.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作文生活化教学实践[J]. 西部素质教育,2019,5(08):66-67.
[2]席琳. 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 西部素质教育,2019,3(11):245.
[3]钱丽娜. 小学语文作文生活化教学探究[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9):256.
[4]韩丽. 语文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应用[J]. 文学教育(下),2020(11):92-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