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我国园林景观工程中精细化施工方法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0期   作者:刘晓燕
[导读] 摘要:精细化的管理流程,在风景园林工程中应全面渗透,用以风景园林工程的绿化作用,增强城市生态保护力度,发挥其良好的生态效应。
        法雅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精细化的管理流程,在风景园林工程中应全面渗透,用以风景园林工程的绿化作用,增强城市生态保护力度,发挥其良好的生态效应。风景园林工程在开展细致化的养护管理工作时,有助于提升风景园林中植物的生命力,减少其在多种因素下的生存问题,具有较高的生态保护作用,有利于提升风景园林发展效能。此外,风景园林工程开展流程化的管理流程,有助于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提升水土保持的能力,有效减少环境污染问题,提升城市的整体生态性能。由此发现,风景园林工程具有全面落实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风景园林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
        1风景园林工程施工管理现状分析
        1.1施工单位之间尚未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基于国民经济不断增长,风景园林工程管理趋于成熟,但仍然存在管理制度缺失的问题,施工单位未与工程建设单位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加之施工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没有全面了解工程设计目标,缺乏对风景园林绿化工程的重要性认识,甚至存在部分施工团队将一些大额工程划分成单个小项目,没有及时与项目负责人进行有效沟通,严重影响施工进度,难以保证工程建设质量。风景园林工程建设本身工序的复杂性,要求参建项目单位必须具备良好监管资质,明确划分各参建单位的职能权限。现阶段部分风景园林工程建设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忽视工程建设质量,为提高利润,过于追求最终的景观效果,忽视土壤、肥料、树坑等相关规格要求,致使树木生长出现问题,同时加大了后期的维护管理成本。
        1.2树种采购环节的管理不完善
        为提高风景园林工程建设的艺术性和美观度,采购人员要充分考虑树种的质量和存活率,正确选择优良的风景园林绿化树种。当前部分城市风景园林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仅仅基本依靠外来树种,难以有效掌握市场的需求信息,盲目跟风采购,对供应商的资质没有进行审核和把控,难以全面掌握树种质量,加之管理制度缺失,在树种引进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在树种入场前,施工为加快工程进度,往往忽视树种质量控制,难以保证树种在本地区的适应能力,并且大量病树、弱树、不符合设计的树种存在于风景园林工程施工中,加之后期的养护管理职责不到位,养护方案落实不到位,造成经济损失,增加施工成本。
        2实现风景园林工程精细化管理的具体措施
        2.1建立施工单位之间有效沟通模式
        建立线上沟通模式,有助于促进各单位建立良好的沟通模式,促进风景园林工程的良好建设。各单位工程监理应借助沟通机制,实现对风景园林工程的有效管理,以发挥风景园林工程的生态效应。借助沟通机制,开展风景园林工程建设的有效方式:
        2.1.1开展有效性的风景园林修复工作
        各施工单位应通过沟通机制,有效开展风景园林已有植物的修复工作。比如单位1负责杂草清除、单位2负责腐烂树木的拔除、单位3负责改善土壤肥力。借助沟通机制,有效开展风景园林建设,促进风景园林生态环境处于有序的修复状态中,为其后期种植花草灌木提供生长条件。风景园林修复工作在开展期间,各单位监理应加强员工的协作管理,比如单位1负责杂草清除,将施工人员分成三组,一组负责整理与确定风景园林工程内部需要清扫的区域,二组负责将风景园林工程内部的清扫工作逐一完成,三组负责检查二组清扫工作,并且将清洁进度上报于施工监理,促进风景园林修复工作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便于监理实时掌握修复进度,实现风景园林精细化管理。


        2.1.2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在风景园林景观建设期间,施工监理应关注水资源的利用问题,尽可能地减少水资源浪费,提升风景园林景观建设的绿色思想,保障风景园林景观建设的良好完成。各单位的施工监理人员,应通过沟通机制,成立有效的水资源利用模式。例如,单位1负责污水处理、单位2负责污水回收,单位3负责污水净化等。
        借助沟通模式,提升水资源回收、净化、灌溉的工作效率,保障风景园林景观工程的良好建成。其中,水资源回收方式有:地表水收集、雨水收集等。为此,借助良好的沟通机制,加强风景园林精细化管理进程,促进风景园林健康生长。
        2.1.3开展风景园林景观设计
        借助线
        上实时共享的信息技术,开展各施工单位的有效沟通模式,实现对风景园林景观的全方位设计,以彰显风景园林景观的审美功能。风景园林景观设计,应实现乔、灌木、花草等植物的合理化设计,促进其相互之间形成良好的合作效应,保障风景园林生物健康成长。景观设计,以复层结构为主,此种设计一方面有助于提升风景园林绿化面积,增强风景园林景观效应,另一方面景观设计具有风景园林美化功能,有助于增强风景园林的欣赏价值。利用风景园林景观设计,实现风景园林精细化管理。各单位施工监理应保持有效的沟通机制,防止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的重复性,提升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的观赏性。其中,关注花草、灌木、乔木的种植比例,三者的种植配比应控制在1:3:6,以此保障风景园林水土营养、光照强度的充足性,促进风景园林内植物种群处于良好的生长状态。施工单位应利用风景园林精细化管理思想,增强风景园林生态效应。
        2.2完善树种采购的科学化建设
        加强施工单位的采购管理,提升树种采买的科学性,有助于促进风景园林景观建设的良好发展。为此,施工单位应采取的有效措施为:提升采购人员的风景园林养护技能,保障采购人员具有良好的风景园林维护意识,促进其采购工作的科学化运行。科学化的风景园林养护工作中土壤管理是较为关键的环节,改善土壤成分与活力,提升风景园林精细化管理能力。例如,仙人掌适宜种植在土壤干旱性质的区域。由此发现,依据风景园林土壤性质,制定科学的采购方案,具有重要的发展意义,各施工单位应成立统一的采购部门,统一开展采购人员的养护专业培训,以此全面提升采购的科学性。
        2.3加强绿化监理的专业技能
        提升绿化工程监理的专业能力,有助于实现城市绿化建设的高速发展。发展绿化工程监理人员走访风景园林工程较为先进地区,增强其风景园林建设能力,提升其风景园林绿化效能。在绿化工程的关键时期,邀请专业绿化人员,开展现场绿化技能指导,提升监理人员的绿化养护技能,促进其在日后的风景园林绿化维护工程中发挥积极作用。此外,施工单位可为绿化监理开展园艺养护课程,以景观园艺养护、花境营建等内容为主,提升监理的风景园林建设能力,建设其良好的审美能力。施工单位应通过专业性技能培训,提升风景园林工程精细化管理效能。
        3结论
        综上所述,精细化的管理流程,在风景园林工程中应全面渗透,用以风景园林工程的绿化作用,增强城市生态保护力度,发挥其良好的生态效应。与此同时,加强施工单位之间的沟通机制建设,提升采购人员的养护技能、增强绿化监理的专业技能,以保障风景园林景观建设的有序运行,促进风景园林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翟芳艳.园林景观工程中精细化施工方法的研究[J].吉林农业,2020,(10):98.
        [2]侯明涛.精细施工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20,(14):197-198.
        [3]雷鸣.精细施工在园林景观施工中的对策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6):69-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