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创领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 530021
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为了振兴乡村经济,乡村景观建设正在逐步推进。在乡村景观设计中充分借鉴风景园林规划的经验,对于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意义重大,也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新亮点。本文针对目前乡村景观建设过程中如何将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融入其中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乡村景观;风景园林;设计;文化
乡村景观是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乡村地区人类与自然环境连续不断相互作用的产物,包含了与之相关的生活、生产和生态三个层面,是乡村聚落、生产性和自然生态景观的综合体,与乡村经济、社会、文化、习俗、精神、审美密不可分[1]。优化乡村规划设计,创造现代乡村文化景观的新模式,可以彰显区域文化特色,完善地域特色标志,突显深厚的乡村文化基础。
1.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融入乡村景观的意义
我国逐渐重视保护和建设乡村,并且大力投资于乡村景观,以振兴乡村并改善当地的经济效益。但是,并非所有乡村景观项目都达到了预期目标。大规模的拆迁和建设破坏了当地原始文化遗产,盲目跟随风潮,而忽视乡村本地的特有景观。乡镇在发展过程中采用了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方法,无法保存或建造特色的田园乡村。因此,乡村建设必须适应当地条件和时间。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规划中,景观和规划都可以探索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利用。乡村振兴中的景观设计是在原始乡村景观的基础上,通过保护、挖掘和恢复,创造出具有鲜明乡土特色的人文、艺术、生态景观,同时确保了农村经济的繁荣和生态宜居性。建设部门可以利用开阔的田园风景和低污染的自然环境来体现乡村风貌。当人们的生活环境达到改善精神状态和调节生活平衡的目标时,乡村工作生活也成了一个新的趋势。园林专业的工作者了解植物的生态习性,注重植物生态学的原理,可以遵循田间原有的自然地质和生态环境,使人们在对待植物时可以获得最佳的生态效益。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景观设计可以将农村的特征和特色融入发展中。随着农村振兴战略的发展,景观设计与农业研究之间整合的需求也在增加。
2.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应用途径
2.1充分体现乡村价值
乡村价值是从乡村社会生产生活、生态环境与历史文化中不断累积起来的古老智慧,乡村的生产与经济价值是维系乡村价值的核心要素。乡村的生态环境有别于城市的复合生态系统,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和谐的邻里关系等都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更加友好的生活空间。为此,在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要积极吸纳乡村的价值理念,增加公共开放的园林景观,为城市居民交流互动提供空间和平台,有利于构建更加和谐的城市社区关系。
2.2传承乡村历史文化
乡村历史文化是乡村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较高的历史价值与应用价值,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能体现乡村特征的历史文化和民风习俗等。乡村景观之所以越来越受到追捧,与其包含的地域文化是分不开的。将乡村景观融入城市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要更加注重乡村历史文脉的挖掘与传承,防止应用过程中因受现代建筑文化的影响而逐渐消失,根据乡村不同地域特点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如将历史文化与现代设计相融合,让现代中透视着古典,繁华中隐藏着简约,展示出城市景观中的独特乡村气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设计人员要遵循地方文化的文脉,从便于居民理解的角度做好相关服务,除景观和实物展示外,还可通过增设解说提示牌加深人们对地域文化的理解,让城市居民也成为乡村文化的爱护者和传播者,承担起积极宣扬优秀乡村传统文化的作用。
2.3融入乡村景观风貌
乡村景观不只是自然界产物,还是各种风俗与历史文化等内容的综合体,在城市景观设计规划中融入乡村景观,让身处城市的人在舒适的环境中放松心情,获得精神上的愉悦,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加强城市道路和乡村道路的相互结合,将乡村特色景观道路融入城市,设计出曲径通幽的感觉,并在道路的两侧设置乡村生态景观,凸显出乡村文化的特征,为城市居民营造出富有生活化气息化的观赏氛围,赋予城市风景园林新的艺术风格。
2.4增加乡村生活体验项目
传统乡村生活追求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追求天地人合一。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乡村的生活场景和生产方式也离我们越来越远,乡村的风俗习惯也渐渐陌生。如长期生活在城市中的孩子少有机会参与乡村的生产生活,缺乏乡村实践的机会,导致对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理解力不够。在进行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与布局时,可适当增加乡村生活体验项目,让城市居民能亲身体验农耕种植和四季轮回,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实践不足的问题,提升人们对乡村风俗习惯及文化的认知和兴趣,改变城市居民对乡村生活的偏见,留住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这样既能增添城市园林景观的丰富性和独特性,又能在“润物细无声”中宣扬并传承着我国优秀的乡村文化。
2.5规划和保护相结合
农村自然资源有很多,需要合理的开发与利用。在景观建设和实施过程中,受景观建设的影响,应尽量节约农村资源,增加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如太阳能、风能,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浪费,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乡村园林的建设应基于村庄的性质、规模和地形特征等因素,利用自然的地形和地貌,最大程度地减少挖掘和砌筑,使用特色的设计元素来美化村庄。深入研究风景园林设计,以免破坏当地的文化和生活。注重园林的生态意义,从景观环境开始,增加街道绿化的数量,配套完整的基础设施,以创建自然和生态宜居的环境。
2.6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业的兴起,景观设计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取得了良好的发展。从专业的角度看,不同的乡村风貌和不同的地方民间传统,为乡村振兴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朴素的民俗、秀丽的自然风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乡村环境的建设、历史遗迹的恢复以及自然空间的规划吸引了许多长期生活在城市中的人。通过园林景观渲染的乡村特色,让当地文化得到广泛的宣传。在当地文化的基础上,又对风景园林设计进行增强和优化,以创建独特的乡村文化魅力。风景园林学科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机结合,是基于国家和民族特色,继承了我国传统园林的观念和技术。在建设过程中推广传统的园林文化和园林技术,采纳先进的园艺概念和现代艺术构成,探索农村生态文明和文化。风景园林在乡村振兴中的运用,有效展示了该地区的原始风格,反映了乡村的文化和历史价值。
3.结论
综上所述,城市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融入乡村景观,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地域文化,使城市建设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并提升城市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但在这一过程中要对地域的乡村景观进行科学调查分析,通过融入乡村价值理念、乡村历史文化、乡村景观风貌、乡村生活体验等路径来实施,进一步提高城市园林设计过程中的自然感。让乡村景观能够真正丰富城市景观的形式和内涵,提升城市风景园林的休闲和文化功能,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及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晋石.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意义[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6.
[2]梁涛.乡村景观对城市风景园林规划的影响及运用途径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04):276-277.
[3]张纯.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融入[J].现代园艺,2020(07): 119-120.
[4]宋超.探讨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发展趋势[J].智能城市,2020(10): 120-121.
[5]王忠翠,徐晓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乡村景观的融入对策浅谈[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20(05):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