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23022419931006XXXX 150036
摘要:园林绿化是一种美化环境、提升城市景观效果的重要途径,园林绿化施工的有效性。最近几年,人民的生活水平又上到了一个新的档次,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环境的新要求,因此城市开始涌入大量园林绿化工程,针对园林绿化工程,其质量和功能能否得到保障是一项新的挑战。想要保证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和功能,需要园林绿化部门明确新时代园林绿化工程目标,保证施工工作开展的科学性。
关键词:园林绿化;施工现场;现场管理
1园林绿化施工中常见问题分析
1.1施工管理方案精细化程度不足
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项目较复杂,技术要求较高,需要在前期制定出全面的施工管理方案,保证现场施工的顺利进行。但园林绿化工程普遍存在施工方案精细化程度不足的问题,部分项目没有充分考虑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例如,绿化种植施工要根据植物的生长需求和土壤性质制定具体施工方案,方案在设计时未进行充分考虑,也没有进行科学的项目可行性分析,导致植物栽种的成活率不高,后期养护成本过大,施工管理工作的难度也随之提升,最终影响工程的整体效益。管理方案的精细化程度不足也包括内容的缺失,没有考虑经济、质量等方面的影响因素,施工方案缺乏足够的科学性和实际意义,影响项目实现既定的预算投资目标,园林绿化工程也难以实现预期效果。
1.2施工现场管理水平低下,整体的工作管理效果有待提升
目前,我国城市的风景园林建设涉及投资者和建设方的数量较多,项目的部门和建设内容也较为复杂,利益相关者众多,这样在实际管理中,相关部门的利益问题也是不可不考虑的问题。而园林工程的现场施工单位往往把已建立的质量监控体系作为整体人员管理的标准,但由于诸多因素,他们在实施过程中只注重自身企业的项目经济效益,过分追求施工速度,以大量缩短工期的形式来提高自己的经济效益,无论是植物种植的精细程度,还是整体设计的艺术呈现,都会在和经济效益的权衡之下大打折扣。不仅仅是植物的整体成活率不高,还有很多安全问题随之出现。这不仅会造成材料使用过度浪费的现象,还会使当前施工的材料数据无法记录。管理混乱的背后,不仅是资源的极大浪费,也是一些腐败滋生的机会。
1.3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园林绿化工程中,后期的养护管理工作比栽培施工还要重要。但在目前我国部分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中尚存在“重栽培,轻养护”的现象,导致栽培和养护工作无法得以良好的衔接,影响到新栽植物的成活率,进而导致园林绿化工程的成本增加。其次,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制度尚未健全。众所周知,园林绿化工程涉及植物种类较多,有乔木、灌木、花朵和草皮等,几百上千个品种,一个园林中也会涉及几十上百种不同的植被,这些植物的生长习性迥异,如果不针对性制定养护管理的制度,科学细分养护管理职责,会影响到植物景观的效果,降低园林的艺术性和观赏性。最后,我国部分地区养护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不能及时对园林绿化植物进行养护管理。例如:爬地柏和草坪等一些根系较浅的植物对水的需求较大,如果不及时浇水,就会出现大面积干枯、死亡的现象。但因为养护管理工作人员不重视,草皮干枯死亡的现象屡有发生,极大地增加了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成本。
2加强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与养护管理的措施
2.1落实园林绿化施工原则
为了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效果、加强施工的水平,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绿化以及园林艺术的三项原则。首先,以人为本的原则。建设园林绿化工程是为了实现环境的美化,为人们提供良好的休闲娱乐场所。作为园林绿化工程的设计人员,需要根据人们的喜好以及审美,合理地对工程设计方案作出调整。实现工程建设与自然景观之间的有效融合,促进城市的整体建设水平得到提升。其次,坚持科学绿化原则。在园林工程施工中绿化是体现园林价值的最关键的因素,施工人员需要做好工程内部的绿化处理,发挥植物的绿化作用。结合施工现场的气候环境、土壤环境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打造一个个性化的植物景观。最后,坚持园林艺术原则。新时代的发展过程中园林建设更具有观赏价值,充分体现了园林的艺术性。在进行园林设计的过程中合理的加入艺术元素,能够保障园林工程整体建设水平得到提升。同时为城市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利的基础支持。
2.2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监管力度
管理人员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监管措施,加强对工程的质量、进度以及成本等方面的控制,协调各项施工作业,同时实施现场的监督管理职能。首先,管理人员应加强对材料、设备等生产资料的质量管理,做好材料的进出场记录工作,定期对材料的数量和质量进行检验,建立系统的材料台账管理记录。项目负责人可以定期组织抽查,保证材料管理工作符合工程要求。工程施工前,应再次对材料和设备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安全性和质量达到使用标准后,再投入使用,避免因质量问题影响工程的正常进行。其次,管理者需要制定施工现场管理责任制度,落实各岗位的权责分工,明确各工作人员的岗位责任,提高现场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提升工作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并监督施工人员严格按照规范标准进行施工作业。最后,管理者还要提高安全管理力度,定期巡视消除各类工程安全隐患,及时整改不规范的操作行为,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实现安全施工责任目标。
2.3改善园林绿化施工效果,提升植物养护水平
充分考虑施工地的环境因素,对其土壤性质进行分析。对于施工地点周围的土壤,一定要经过严密的检测,确保施工地点土壤蕴含足够水分,同时检测土壤是否具有良好的渗透性。针对绿色盆栽土壤应具备相应的盐碱度,保证绿色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不会受到土壤的影响。(1)苗木运输。在运输苗木之前,可以对土壤做一些处理,目的是不让绿色植物根部的水分流失。同时,在运输的过程中,要尽量减少运输时间,从而保障幼苗成活率。另外在运输途中,最重要的一步是向幼苗喷洒适量的水,避免幼苗水分流失。(2)挖掘工作。在挖掘幼苗的时候,首先要对植物种类、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结合植物根部土球大小以及植物种类挖掘合适的苗坑,进而提高幼苗成活率,并且还有利于幼苗未来成长。(3)苗木的移植以及浇水。种植苗木的时候,要强化苗木根部管理,确保苗木种植深度,保证苗木种植的合理性、科学性,确保苗木种植的及时性。如果因为地理、土壤等客观因素影响到了苗木种植,则需要合理安置苗木,安置过程中需要保证苗木水分,提升苗木成活率。苗木种植之后,要保证苗木水分,浇水时需要充分考虑种植地的天气环境等条件。针对根部损失的苗木,在灌溉的时候需要格外注意,可以实施叶面喷雾的方式适当为苗木增加水分,满足苗木移植时所需水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园林绿化工程包括土方施工、绿化种植、园林铺装等多个项目,施工管理人员在绿化施工中应认识到施工管理的重要性,明确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组建专业的施工管理队伍,提升施工管理和现场监管的工作力度,实现园林绿化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助力建生态文明城市。
参考文献
[1]刘芳芳.园林绿化施工管理中的问题及有关对策刍议[J].门窗,2019(11).
[2]鲁学鹏.王晓阳.李新宇等.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管理与施工技术难点探究[J].现代园艺,2020,43(5):19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