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红静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龙县五福街道鸭子井军民希望小学,贵州省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552400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实践探索中,合理应用对话教学方法,能够为教学改革的顺利推进提供相应的支持,促进整体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所以新时期背景下,十分有必要结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对话教学法应用于教学改革活动中的措施,希望能够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提供良好的辅助。故而,本文结合新课程改革方向,结合小学高段语文教学现状,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对话教学方法,旨在能够更好地促进小学高段语文学习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对话教学;小学语文;课堂学习
在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中采用对话教学,能够利用到对话教学的教学环节就是提问,抓住教师的教学提问,让教师能够同学生展开轻松自在,同时又具有深刻意义的对话。
一、对话教学的小学语文课堂学习注意点
(一)对话内容需具备目的性
语文课堂对话教学的内容,应符合教学目标要求,包含教材知识点,并全面考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吸收现状[1]。在设计语文问题时,应坚持为课堂教学服务的理念,全面调动学生思维,主动学习全新的语文知识,并将新知识与旧知识加以关联,进而达到理想中的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为此,在教师设计课堂对话时,需明白设计什么样的问题,以及设计该问题的目的。
(二)对话内容需具备启迪性
语文课堂对话的目的,应具有启迪性。换言之,缺少启迪性的问题,不能发挥提问实效性,无法全面激发学生思维。语文问题的初衷,在于让学生开阔大脑、锻炼思维,加深其对语文知识的印象。例如,在学习古诗的内容时,教师便可以借助多媒体向同学们渲染使诗人的写作背景,如《观沧海》,是诗人曹操北征乌桓得胜返回途中所创作,当学生通过作者当时的心理,进而感受诗人笔下的沧海,在脑海中描绘出沧海的波澜壮阔,以此激发学生积极性,让其主动参与到问题探究中。
(三)对话内容需具备趣味性
小学生身心正在快速发展阶段,对一切未知事物都保持好奇心理。如果语文课堂极为平淡、无奇,则很难吸引学生兴趣,导致教学效果一路下滑。所以,教师应该创设相应的环境,为课堂问题平添几分趣味性,以确保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接收新知识。为此,提问的语文问题需要预留充分的想象空间,引导学生不断创新思维。
二、对话教学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现状
纵观我国目前普遍的小学语文课堂的提问现状,首先最为突出的就是教师自身对此不够重视,认为小学都是基础,不会采用丰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故而导致了教学方法不会予以优化,对话教学理念不够重视[2]。其次就是在问题的设计上过于的单刀直入、开门见山,不会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进行有方法的询问方式,让懵懂的小学生更加难以理解,故而在学生的学习上就会缺乏方法,更难进步。最后,就是教师的提问不会联系生活实际,生活是学生每日必须所要经历的,所以他能更有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理解,增进学生与问题之间的距离,然而教师对此的认知不够就会在提问时缺乏渗透。
三、对话教学理念下的小学课堂提升策略
(一)教师重视课堂对话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育工作已经满足不了新时代学生需求。所以,就需要教师要将自己的教学方法予以改善,不要过于单一,过于表面,要将教学内容深化至学生内心。所以,创新课堂教学,积极运用对话教学,教师自身对课堂提问引起充分的重视,是能够促进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学校则可以面向教师开设一些教学方法讲座,促进教师教学方法的更新。此外,学校可以适当地组织教师外出学习,进行一些课外教研活动,例如可以组织教师去重点学校去交换学习,感受其他学校的教学方法,进而会更好地促进教师的教学改革。
(二)精心设计提问问题
在设置语文课堂对话时,教师应努力制造教材要求内容与学生对语文知识求知欲间的“矛盾”,令学生切实置身于问题情境中,产生迫切探索语文知识的欲望。在提问时,应对学生心理造成悬念,并且保持持续的悬念状态,以便能收获良好的效果。语文课堂上,有效的提问,循序渐进式的难度递增,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进一步开拓学生智力。例如,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提出如下问题:(1)说说对鲁迅先生的认识?(2)熟读课文,发现文章中提到了那些地点?(3)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三个问题,承上启下、化难为易,放缓了思维的提升坡度,让学生学习起来更加得心应手。总之,富有灵性的提问与反问,可进一步刺激学生思考的热情,拓展学生思维深度。
(三)注意紧密维系生活
剖析我们的日常实际生活,我们可以发现生活离不开语文,各种各样的语文元素以各种形式充斥在我们的身边,所以语文的生活化是促进语文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教师自身要对小学语文生活化的重要性做到全面地理解,并予以重视,要将小学教材合理的应用起来,将小学教材内容与丰富多彩的生活紧密相连,从而站在小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出发,科学制定教学计划。与此同时,教师为了能够更加深度的掌握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方向,要增强与小学生的交流互动,进而发现小学生日常生活的常见事物,进而将语文知识相互融合,全面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所以教师可以积极引用现实生活中的革命先辈进而与课本内容相互融合,让学生们想象在抗日战争时期,会遇到各种困难,革命先辈迎难而上才收获了当今美好的幸福生活。通过维系生活的教学方式,让语文更加趋于生活化,进而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能够缓解学生一定的学习压力,进而大大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3]。
结语:
总而言之,对话理念教学作为众多教学方式的一种,能够高效的提升教学质量,然而很多教师对此的认识程度不高,导致对话理念教学应用不够广泛,所以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当下促进教学改革的首要方式,其次,在应用对话理念进行教学时,也要维系学生实质情况,注意对话的难度,让学生能够在对话中更加轻松自然,进而更好充实教学内容。最后,对话内容要注意生活化,一因为无论哪种学科都离不开生活,教师要以此为中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任红娟, 李如雪. 基于对话教学的小学语文课堂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探究[J]. 学周刊, 2018, No.352(04):75-79.
[2] 路红娟. 基于对话教学的小学语文课堂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J]. 求知导刊, 2020(4):63-64.
[3] 王莉, 梁守燕, 魏风云. 基于对话教学的小学语文课堂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探究[J]. 课程教育研究, 201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