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路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第四分公司 天津 300381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公路交通工程的建设规模日益扩大,对工程建设质量的要求也在提高。沥青混合料铺摊是公路工程中常见的施工技术,施工单位要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提升公路路面施工水平,保障公路工程整体建设质量。
关键词:公路路面;沥青混合料;摊铺;施工技术
引言
近年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加大。各级道路面临大量的新建工程,公路建设初期,由于施工理论不成熟等原因,混凝土路面维修困难等缺点,在建公路淘汰了水泥路面。沥青路面由于其具有表面平整、噪音低等优越性能在世界得到广泛应用,加强对公路沥青路面摊铺施工技术的研究,对提高工程施工质量与加快进度,提升工程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1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以及质量控制的意义
1.1提高施工质量
通过全面的质量控制措施,可营造安全的施工环境,切实提高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有序推进施工进程,减少不必要的工程资源投入,提高经济效益。
1.2有利于提高行车安全性
沥青路面在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施工材料是由沥青、粗细集料、填充物等拌合而成的混合物,属弹塑形材料。它具有很强的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加之沥青路面表面较为粗糙,且透水性强,具有较强抗滑性,这就有利于提高行车的安全性。
2公路沥青路面施工中的问题
公路工程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公路工程建设旨在满足道路的各种功能需求,随着施工技术的进步,公路设计标准要求不断提高。交通环境对公路工程施工质量影响很大,大部分施工区域只能在半封闭条件下施工,对路面施工要求严格。施工所需的原材料无法及时运送到现场,对路面施工带来很大不便。传统沥青路面施工是将混合料由自卸卡车运输到施工现场,经摊铺后由压路机压实,传统工艺铺筑路面早期损坏严重,影响公路通车效果。造成路面早期损坏的原因主要是自卸车运输中混合料出现离析,摊铺机料斗容量小等原因导致摊铺机停机待料,沥青路面平整度受到混合料最大粒径等因素影响。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要求平整度好,沥青混凝土不均会增加孔隙率等问题,造成路面透水性增大,产生严重车辙凸槽等路面损坏。
3公路路面沥青混合料摊铺的施工技术应用
3.1沥青混合料运输技术
以大吨位自卸车为主要运输装置,在料斗内均匀刷涂隔离剂,以免混合料豁结至料斗上,保证后续的卸料工作快速完成。按照从前向后的顺序装料,每完成一料斗的装料作业后挪动汽车的位置,降低离析的发生概率。运输期间沥青混合料易出现温度下降、受外界杂物污染的情况,鉴于此,需覆盖双层篷布防护。运输汽车按预先规划的路线行驶,期间尽可能保持匀速,不可急转弯或急刹车。为避免停机等料的现象,应配备足量的运输车,及时将沥青混合料运至现场,等候的车辆应为5辆,可根据实际施工需求适当增减。自卸车与摊铺机的间距缩小至30cm后停车,不可碰撞现场施工设备。凭运料单接收运至现场的混合料,同时加强质量检查,不满足要求则视为废料处理,例如存在离析、结团等质量问题的沥青混合料均不可投入使用。
3.2混合料配比技术
沥青路面施工作业开展中,混合料的性能对于路面性能的影响非常直接,在前期的工作中,要做好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搅拌作业。首先,在混合料的预先搅拌中,为保障混合料性能符合施工标准,现场施工人员应首先进行配合比的设计,根据配合比试验,选定最佳配合比,对各种材料的用量加以有效控制。
其次,在设计生产配合比的过程中,专业人员应在拌合楼的每一个热料仓库内抽取沥青粗集料,结合待料与集料的可粒径对冷料仓库的运转速度加以适当地调整和优化,而在冷料上料比的调整中,选用周期性方式最为理想,这种调整方式下,冷料仓库的材料比更容易趋于平衡状态下。最后,当拌合机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后,开展马歇尔试验和抽提试验,根据这些试验结果来确定最佳的沥青用量。
3.3沥青混合料摊铺技术
沥青混合料在运输到施工现场以后就需要进行摊铺工作,按照确定的松铺系数及松铺层厚度进行摊铺。工作前选择合理的设备,在选择铺设设备时要根据不同路面要求以及施工等级来选择施工设备以及铺设方式。如果是对施工要求不高的沥青铺设工程,那只需要一台简单的设备完成即可。一般铺设都采用整幅度铺设,加宽部位梯队作业形式完成,距离前部摊铺10-20cm位置不碾压,这样为后面摊铺预留基准面。在摊铺工作进行前,需要进行沥青材料的预热和烫平工作,确保沥青温度与施工温度符合接缝要求的施工温度,时间要维持在十五分钟左右。在正是铺设工作开始之前,还需要对沥青混合料温度检查,同时还要检查施工设备震夯频率的设定以及设备的振幅并进行调整,这样能够在施工时尽可能保障摊铺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密度。通常该情况下,混合料摊铺密度要维持在百分之八十左右,在摊铺前要先预热烫平板,确保温度高于70摄氏度,同时要确保设备是以匀速前进的方式施工,上下纵缝距离不得超过15cm,摊铺过程要连续不间断,最后未经压实的路面不得踩踏,切勿在雨中施工,雨后应该及时清理未压实的混合料,这样就能保障沥青路面既不受损,也不影响密度,路面质量能达到要求的标准。
3.4碾压施工技术
沥青路面在施工完成之后,应该及时地进行路面碾压处理。根据实际的作业要求,碾压原理需要加以明确,重点是对沥青路面施加一定的压力,由此确保其更加紧实,提高路面具体的承载力及平整度。初压应采用钢轮压路机静压1-2遍完成基本操作,运用科学合理的碾压技术,促使碾压效果更加理想。碾压时应该掌握理想限度,需要进行2次或者是多次操作。在最后的碾压时,应该适当地运用双轮钢筒式压路机进行碾压,至无明显轮迹为止,通过将最后碾压和之前的碾压结合到一起,使得碾压效果更加显著,以免发生路面不平整的情况。施工阶段,还需重视易出现的问题,寻找到问题的根源之后,应该及时地采取解决对策加以处理,将其他的隐患加以排除,确保路面更加稳定。
3.5接缝处理技术
在纵缝工作进行的时候需要以热接缝为主,同时由两台摊铺机联合进行工作,两台摊铺机之间需要留有20-30cm的距离,作为随后摊铺机的高程基准面,然后压路机再从未压实车道一侧进行依次碾压施工。直到碾压密实为止。在沥青路面施工的过程中最常见的横向接缝方式就是冷接缝,在冷接缝工作进行的过程中需要先仔细的检查好路面的情况,如果发现有不平整的地方要及时的进行平整,对于新摊铺的地方要留好相应的高度,然后在用压路机进行碾压,在碾压的过程中要保持好距离,响铃的两个横向接缝之间也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结语
综上所述,公路工程施工中常常用到沥青混合料,其自身的性质及施工技术均会影响最终的施工质量。在工程实践中,施工人员应以质量目标为工作导向,制定完善的沥青混合料施工方案,包含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沥青混合料的生产及转运、摊铺等环节,并加强施工质量检查,切实提高公路工程的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梁海洋.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交通世界,2020(04):36-37.
[2]郭瑞军.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0):168-169.
[3]朱羚君.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J].交通世界.2019(09):129-130.
[4]袁丰斌.沥青路面公路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07):254-255.
[5]孙光煌.市政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15):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