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的制约因素及应对方法探析 李嘉亮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0期   作者:李嘉亮
[导读] 摘要:工程建设本身具有一定复杂性,并且是一项专业性工作,建筑施工工期长,涉及资金\现场人员多。
        广州金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工程建设本身具有一定复杂性,并且是一项专业性工作,建筑施工工期长,涉及资金\现场人员多。管理工作中,众多影响因素会对管理质量产生较大影响。当前建筑行业竞争激烈,而加强管理是提高竞争力的有效手段。所以必须重视这些影响因素,并探究应对方法。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制约因素;应对方法
        前言:如今建筑行业不断发展,建筑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在激烈市场竞争形势下,如何有效降低成本成为必须探索的重点议题。在这一形势下,从管理上提升效益成为当前发展形势下的重要突破口。基于此,需要加强工程管理研究,针对各类制约因素提高管理有效性,促进建筑施工有序开展。
        1.建筑工程管理的制约因素
        建筑工程管理涉及内容众多,在实际工作中会受到较多因素影响,从而使管理工作效果成本控制水平受到影响。在此分析这些制约因素,为接下来探讨应对措施打下基础。
        1.1招标程序不严谨
        根据规定,建筑工程必须采用招投标方式,并且保证招投标公开透明,但实际上招标虽然开展,但存在假标、串标等问题,进而影响到招投标公平性。假如不重视这一问题的处理,会恶化风气,不只不利于竞争,也难以保证工程质量,筛选出优质的施工企业。
        1.2合同管理不到位
        工程合同可以为工程建设起到指导作用,可以约束合同双方行为,指导各项工作开展,解决各类矛盾争端。当前施工合同存在较多管理问题,例如先施工后签合同、没有明确合同双方权责、一些语句存在漏洞,容易被一方利用、权责双方地位不平等、某些条款不具备法律效力等等,从而导致出现问题后难以明确责任,产生经济纠纷,工程建设也难以有序推进。受合同管理不善影响工程,进度难以保证,也会带来经济损失,必须引起重视。
        1.3偷工减料
        工程建设耗资巨大,涉及众多人员资金开支、各类机械设备使用以及大量的材料购进支出,工程建设每时每刻都在花费资金。受利益驱使,面临较多的偷工减料问题。例如,采购人员可能会故意采购一些不符合工程要求的材料,或者与没有足够资质的供应商合作,从而带来材料质量问题。在施工中,一些施工人员责任心不足,也可能在材料使用中故意偷工减料,减少步骤,从而使工程存在较大隐患问题,可能能会由于质量不足需要返工,也会增加维护成本,进而增加总体成本投入。
        1.4施工人员质量意识不强
        当前,很多施工人员自身素质不足,责任心不强,在工程建设中得过且过,没有足够质量意识。很多施工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就参与施工工作,并且施工队伍人员流动大,也没有相应的追责制度,从而使很多施工人员疏于质量控制。而现场施工人员众多,管理人员也难以时刻监管每一个人的具体施工操作,从而导致各种工程质量问题。
        2.应对方法探析
        结合以上影响因素,在此提出一些有效措施:
        2.1改善招投标环境
        要认识到,投标活动是否有序开展会影响到承包方选择,而承包方是否有足够能力胜任施工工作会对工程质量产生明显影响,也会影响资金投入。要让招投标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下进行。要抵制各种不正之风,拒绝吃拿卡要,抵制暗箱操作;要杜绝假标、串标,参与人员必须给予惩罚。
        2.2加强合同管理
        必须在施工前先着手施工合同签订工作,要仔细研究条款制定,提高条款严谨性减少漏洞。要不断细化条款内容,尽量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工作,使各项工作有明确的文件指导。

在合同中应体现双方地位平等,同时不应有在法律规定之外的条款,提高合同合理性。要明确双方权责,如果合同履行存在现实困难,应尽力克服;如果确实难以履行,应找到问题原因,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变更、解除。合同的任何变动必须双方到场并且协商解决,有见证人,补充条款同样要做好保存工作。所有施工中存在的违约行为应做好记录,收集资料,以便发生纠纷后可以有理有据,争取、维护己方正当利益。
        2.3严防偷工减料
        在工程建设中,各方要做好配合,结合自身责任义务、工作特点,控制好施工质量,加强前期试验、工程监督以及事后检查。要进一步加强采购管理,必须选择优质供应商,保证材料供应稳定、质量达标。要加强入场材料检测,确保所购材料与合同相符。材料领用应建立限额领料制度,并且监督现场施工行为。布设现场监控体系,防范施工人员偷工减料,敷衍了事。管理人员要积极开展现场监督,重视各项细节的施工处理工作,注意各类隐蔽工程质量的检查与验收。要加强施工人员培训,提升施工人员质量意识,明确偷工减料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建立追责制度。所有人员应有完善的入职、离职、岗位变动等记录,建立明确岗位责任,督促施工人员尽职尽责施工。
        2.4重视管理人才培养
        施工现场情况复杂,人员设备材料众多,管理工作具有较高专业性要求。在实际工作中,为提高管理人员素质能力,使管理工作更有效开展,就必须加强管理人才培养。要提高管理人员待遇,吸引更优秀的人才参与到工程管理工作中来。对于现有管理人员,必须加强培训,为管理人员提高自身能力素质提供渠道与便利。同时,管理人员自身也要有提升意识,积极谋求自身能力提升,开阔眼界。要尝试学习应用一些新的管理办法、管理方式,加强信息技术应用,促进管理有效性提升。
        2.5强化安全管理
        现代建筑施工虽然安全性有明显提高,使用机械设备增多,人力减少,但依然常见各类安全问题,并且可能带来严重危害性。针对这一情况,必须进一步强化安全管理,保持安全管理制度有效性,长期坚持不放松。在实际工作中,要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安全管理工作开展有完善的流程,提高管理工作开展效率与实际效果。要将安全管理与工人工资待遇挂钩,使施工人员认识到安全与收入成正比关系,进而约束自身行为,做好安全防护。要加强安全培训工作,使工作人员可以认识到施工中的各类风险,加强安全隐患规避与应对能力,可以正确救人与自救。另外,要做好各项安全防护工作,降低出现安全事故的可能性。例如,对于边界区域应设置好相应的警示牌,防护网等。安全人员必须加强现场巡视,及时发现并制止施工人员不安全行为,临时电力使用必须由专业人员操作同时做好缆线防护。
        2.6强化质量管理
        要始终强调质量的重要性,将质量意识灌输到每个施工人员、管理人员心中,并且在实际工作中注意质量管理落实。要结合各阶段工作特点,关注施工细节以及重点环节,有重点地加强质量管理,以点带面。要在各阶段施工完毕后及时开展验收工作,确保验收严谨性、全面性,发现问题,绝不姑息,必须即刻整改。注意隐蔽工程质量问题,注意薄弱环节验收,确保整体质量符合要求。
        结束语
        现如今建筑行业面临激烈竞争,企业必须加强自身管理建设,提高管理水平,使工程建设各项活动在有效控制之下,减少各类风险事件发生可能性,体现管理价值,有效控制成本。在工作开展中,需要尝试应用新思路、新方法,不断提高管理现代化水平,提高管理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永华.分析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控制措施[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2(5):75-76.
        [2]袁沛光.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企业技术开发,2020,35(8):170-170.
        [3]成永强.基于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及优化措施分析[J].居业,2020(2):154-154.
        [4]孙雪.浅谈建筑工程管理中可能涉及的影响因素和处理方案[J].城市地理,201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