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22072419881014XXXX
摘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土木工程体系已经发展成为必不可少的关键组成部分,是现代化建筑体系的核心元素,随着时代的发展,土木工程的发展取得了一些成果,为了促使土木工程体系更好地发展,就需要了解土木工程特征,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从而制定出针对性的技术更新方案。
关键词:现代土木工程;施工特点;未来发展
1导言
随着城市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在土木工程建筑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大,建筑行业所面临的竞争压力也在不断提升。建筑企业想要获得更好的发展,必须要对自身的施工技术进行创新,通过提升施工效率与水平,降低施工成本,更好地应对行业竞争压力。但是从当前建筑行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方面,还存在明显的不足,整体的施工技术比较落后,无法满足当前行业的发展需求,使得建筑施工的效率大打折扣。所以说,在现阶段的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通过加快技术创新,可以更好的从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引入更多先进的施工设备与技术,推动理论创新,对当前的施工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实现建筑施工技术水平的提升。
2土木工程施工特点
2.1固定性与流动性
从当前的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来看,其中两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固定性与流动性。针对固定性来说,指的是在具体施工环节当中,在一些基础性施工过程中,需要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而在这一施工过程中,体现出很强的稳定性。对于流动性来说,指的是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不管是从施工人员还是施工方案的细节内容方面,都呈现出一定的流动性,使得其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受到了影响。
2.2建筑材料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提升,高轻度的轻型材料不断出现并且实现了技术更新,比如,比钢铁更轻的铝合金、镁合金等玻璃钢材料逐渐开始在土木工程当中进行应用。然而这些材料部分的弹性模量水平比较低,价格水平比较高,这就使得材料的应用受到了比较多的限制,所以,仍然需要相关的技术人员进行新的探索与研究。除此之外,在对钢材与混凝土材料的轻度以及耐久性进行提升方面,尽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依然存在进步与发展的空间,需要相关的研究人员进一步研究相关的技术,对技术与设施进行更新,从而为土木工程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2.3工程设计方面
工程设计环节对于土木工程而言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为此,这就要求相关的施工单位需要根据土木工程的实际情况来对其进行设计,使其能够达到美观、安全以及经济的要求。为了达到该要求,很多施工单位都是采用概率统计的方式来对确定材料的强度值和荷载值,分析风力时间、海浪时间以及地震波时间来确定材料的弹性范围以及其结构的动态作用,施工单位可以利用计算机来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法,得出相应的结构优化设计方案。
2.4工程施工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土木工程自身的规模不断扩大,这也使得施工的工具、设备设施逐渐朝着品种多样、自动化程度高以及规模扩大的方向发展,施工逐渐朝着机械化以及自动化的方向发展。除此之外,组织管理体系可以对系统工程的理论与方法进行运用,朝着科学化的方向发展。一些工程设备设施的建设逐渐朝着标准化的方向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土木工程体系不仅能够降低造价,对施工周期进行缩短,而且提升劳动生产的水平。
3未来土木工程的发展
3.1指导型理论的发展
在面对比较相似的复杂结构以及流体介质的状况时,现在的方法体系依然表现出比较多的局限性。
将来,专业性更强的数学知识会在土木工程体系当中实现进一步的发展,对土木工程体系当中复杂程度比较高的数值问题进行解决。先进程度更高的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运用能够有效应对复杂程度更高的模拟状况,与现实状况更加靠近。力学体系会对宏观框架进行突破,朝着微观体系发展,控制论以及虚拟化等技术也在力学应用的过程中得到深入发展。与此同时,土木工程这一学科也会逐渐朝着其他的方向发展,和材料、环境以及机械等知识结合起来。土木工程会与城市规划以及建筑学等学科会进行交叉和融合,呈现出相互支持与服务的状态。土木工程体系内的次级性学科能够在现实状况的推动下催生出新型的学科,不同类型的学科知识会相互渗透,比如在一些规模比较大的体育场上运用与桥梁结构当中的悬索体系进行运用。
3.2强化创新理念
为了更好地落实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工作,必须要加强理念创新,转变传统的施工思路,做到以人为本,更好地实现施工技术水平的提升。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需要改变以往落后与复杂的施工技术手段,积极地应用各种新技术,对施工工艺进行简化,实现工程质量的提升,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多种影响。施工单位应引入环保技术,在节能理念下对参与人员的整体素质做到极大程度提升,激发出其创新意识。在传统的施工过程中,整个的内容比较复杂,很容易出现一些错误,要求施工人员必须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施工成本。但能够将土木工程的关键技术做到相应创新,例如,在对地基进行处理时,以往的混凝土浇筑已呈现出普遍性,技术人员从施工工艺入手,对材料做到开发,选用有着特殊属性的材料迎合技术的创新,满足多种工艺的需求。施工人员配以地基振冲技术、激光仪器等做好质量的检测,使各环节操作呈现出规范化。除此之外,在技术创新过程中,需要积极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针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易损部位,必须要进行加强固定,为日后的维护工作提供可靠保障。例如,对施工技术进行创新时,可从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入手,根据以往经验和建设意图等寻找到易损位置,结合施工需求、美观度和功能等来完成有效加固,同时给后续维保带来不同程度的便捷性,让建筑物增强抵御灾害能力,又可凸显其美观性,给居住者带来极为舒适的使用体验,展现建筑行业的服务性,增强其所具有的社会效益。
3.3全过程实现信息化
信息化技术逐渐在将来的土木工程当中进行渗透,关键不仅仅体现在CAD层面上,也涵盖着管理工程的具体进度、对工程建设过程中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对建筑物体系的结构、强度以及可靠性进行分析,并且制定出针对性的措施,这也是主动进行控制以及智能化体系实现的基点。全过程的信息化会对未来土木建筑体系的维护产生比较大的影响。例如借助传感装置与电子计算机设备,对建筑物体系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和监督,对建筑物的整体状况进行掌握和掌控。如今,国内正处于基建体系的高潮期,但是在二三十年之后,这些建筑物群体会进入到维护的阶段中。若是在如今的建筑物建设过程中就对不同类型的信息化设备进行运用,也会对未来的建筑物维护与保养提供比较多的帮助。在如今的专家系统技术体系当中,信息化是非常关键的基础,程序解题能力与其形式体系以及推理的模式直接相关,与所拥有的知识也直接相关。为了提升程序的智能化程度,就需要为其提供一些高质量的信息,从而保证信息化设备设施价值的发挥,更好地对建筑物体系进行维护。
结束语
总之,随着社会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土木工程体系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其是人类智慧的成果,也是因为人类的存在而出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需要在土木工程体系当中对可持续发展观进行落实,进一步进行创新,充分发挥出信息控制技术的价值,促使土木工程逐渐朝着更加稳定与安全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中伟.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发展探索[J].建材发展导向,2018,16(12):43-45.
[2]梁晶.现代土木工程建设的发展研究[J].山西建筑,2018,44(19):253-254.
[3]刘越.探讨现代土木工程的特点与未来土木工程发展[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15):210-211.
[4]张向群.现代土木工程的特点及发展趋势[J].河南科技,2016(19):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