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研究 王小斌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0期   作者:王小斌
[导读] 摘要:我国建筑领域经过多年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变化,尤其是施工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重庆市渝北区  400000
        摘要:我国建筑领域经过多年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变化,尤其是施工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其中,高支模施工技术不断完善和创新,凭借自身的优势,积极推广应用到建筑工程。由于工程建设条件和环境差异,对技术应用效果带来的影响差异,深度分析此课题,提出强化高支模施工效果把控的策略,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工艺
        1高支模施工概述
        高支模技术在现阶段建筑项目中的应用存在特殊要求,即高于5m的支模高度方可实施高支模施工。同时,若混凝土结构跨度不低于18m,并且在施工期间,需要以8m以上的支模进行辅助作业,也可采用高支模施工技术。另外,高支模技术的应用具有高标准、高难度等特点,要想发挥出高支模技术的最大作用,相关人员需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高支模施工,结合相关工艺标准进行各高支模施工流程与环节的把控,确保高支模作业的开展符合标准要求。此外,要求施工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与技术能力,能够做到对高支模各施工工艺的合理应用,避免因高支模技术应用不合理而影响到项目整体建设效果。
        2高支模施工技术特点
        目前来说,建筑工程施工的高支模施工技术,主要是在相应高度内组织支撑性模板作业,增强土建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保障工程效益模板的实现。采用的高支模技术具有以下特点:①危险性高。建筑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作业,属于高空作业项目,存在很大的危险性,对作业人员的技能要求很高,必须要做好全面审核,达到标准后再组织开展施工作业;②支模作业的难度大,同时安全控制难度大。若管控不到位,极易引发安全事故。采用高支模施工技术手段,要围绕工程全过程,做好严格有力的技术把控,确保支模作业的安全性与质量,实现建筑工程的效益目标。
        3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
        3.1高支模的检查
        施工单位采用高层建筑施工模板技术时,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施工方案,施工管理者需要持证上岗,具备从事该项工程施工的专业技能,具备施工安全意识以及责任意识。另外,施工管理者要在施工之前对施工图纸有明确的认知,了解施工工艺和有关操作方法,并确保工程施工安装中所遇到的一些施工难题皆可应用有效的施工方法对其进完善和解决,实现有效处理,在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同时缩短工程施工周期。若是施工团队需要切换链接,必须确保其与底层链接无缝连接。在安装和施工过程中,应对使用过的设备和部件进行检查,确保使用过的设备和部件完好无损,确保高模板安装的施工质量。
        3.2高支模的安装
        高模板技术可以方便高层建筑的施工,但安装过程非常复杂。模板技术的施工质量与支架的设置质量密切相关,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进行安装施工。应注意以下几点:高支模技术的安装要求梁从底部定位。线和轴设置为控制级别。安装后,必须由相应的建造商进行检查,以确保安装准确,梁和屋顶安装正确,梁底模板和侧膜安装正确。另外,梁和钢板部分要牢固可靠,梁和钢板的混凝土浇筑也很重要。为保证施工效果,施工人员必须注意保持铸件均匀,并采用振动法保证施工质量。
        3.3高支模的验收
        高支模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主要起到辅助工程施工的作用,对建筑起到支撑的作用。所有作业顺利完成后,施工单位应安排专家进行人工检查,检查支架质量,抽查相应支架与构件的配合程度,确保整个施工阶段符合相关质量检验标准,确保工程的质量合格。
        4建筑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策略总结
        4.1落实高支模施工技术方案
        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要认真落实高支模技术方案交底制度。梳理技术应用的重难点,交代给施工作业人员,使其能够掌握技术的要点,认真组织开展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作业,促使技术应用的质量得到保障。

采用BIM技术或者三维模拟技术,模拟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流程和技术重难点,使作业人员对此技术的应用要点和关键有全面的掌握,切实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达标。除此之外,要审核编制的技术方案,分析存在的不足与问题,提出改进与优化的措施,实现方案指导土建施工的价值。
        4.2做好高支模施工安全地把控
        (1)要做好安全防护,营造安全性较高的施工方案。根据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安全风险的分析结果,围绕环境因素与其他因素,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严格按照高支模安全文明施工制度要求,落实环境的构建,营造安全的作业环境,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性。对高支模施工作业人员,做好安全教育与培训,增强其安全意识,注重施工作业的防护,切实保障安全防护到位,保障施工的安全。(2)做好现场的监督管理。组织专门的监督管理人员,严格地监督和检查高支模施工现场,动态排查潜在的隐患与问题,保障作业的安全。对于重要工序和工程,组织技术人员旁站监督,增强人员的安全意识,保证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切实保障作业的效益。(3)高效处理安全问题。高支模施工作业期间,若发现安全问题,要立即采取安全处理措施,切实保障高支模作业的安全效益。积极进行安全管理的反思,分析存在的问题与隐患,提出优化安全管理的策略,保障建筑工程的安全效益目标实现。
        4.3做好技术人员的培训
        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实现,要做好技术人员的培训,切实保障技术应用的效果。结合建筑工程的特点,采用高支模技术方法,围绕知识与技能等内容,做好相应的培训,促使业务水平得到提高。作为高支模施工人员要具有学习意识,主动学习新技术和新方法,精准把握高支模施工技术的要点,实现对建筑工程质量的把控。
        4.4引入信息化技术辅助现场管理
        高支模施工作业的开展,采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可达到辅助现场管理的效果。根据安全管理需求,配置完善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构建可视化的监控系统,为管理人员实施全过程质量把控提供支持与保障,全面掌握高支模施工的情况。充分利用采集的数据信息,分析高支模施工作业的安全性和风险,及时调整安全管理措施,提出改进与完善的措施。作为管理人员,要掌握信息化技术相关内容与检测方法,做好严格地把控,切实保障高支模施工的安全和质量,实现建筑工程的建造效益目标。面向高支模施工管理新形势和新情况,积极探索管理新方法与新手段,促使管理水平得到提高,促进高建工程持续化发展。
        4.5加大对安全管理工作的考核力度
        从保障高支模施工作业安全有序开展的角度分析,要加大对安全管理工作落实的控制,做好管理工作的考核,促使管理目标的实现。这需要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设置安全管理工作目标与考核指标,围绕高支模施工作业全过程,全面严格地检查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分析管理存在的不足与问题,提出管理优化的措施。将安全管理与个人利益挂钩,调动管理者的积极性,使其能够认真负责,保障作业的安全效益目标实现。
        结束语:综上所述,现阶段的工程施工中高支模技术愈加受到关注,且其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技术应用中,由于存在一些难点问题未能解决,故会直接制约高支模施工的效率,影响工程施工进度。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高支模技术进行简要分析,从多方面对其进行考量,以便在后续施工中提升高支模技术应用的效率和水平。
        参考文献:
        [1]陆荣钦.房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2020(11):114,116.
        [2]黄沛萱.建筑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J].中国住宅设施,2020(10):99-100.
        [3]郑鹏举.建筑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J].居舍,2020(27):53-54.
        [4]王健.建筑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要点[J].住宅与房地产,2020(27):152-153.
        [5]褚洪俊,郑成锟,吕恒.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20(27):154-1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