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学教学用于高中数学概念课中的对策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9期   作者:陈锋
[导读] 掌握数学概念是学习数学的基本条件,许多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上过于看重数学概念在题目中的应用

        陈锋
        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实验高级中学  538000

        摘要:掌握数学概念是学习数学的基本条件,许多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上过于看重数学概念在题目中的应用,轻视了教学数学概念时的本质,学生掌握不了概念的真正涵义,学习效率也便会降低。而问题导学教学法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本文结合了高中数学教学现状,探析了怎样能将问题导学教学法更好地应用于高中数学概念课中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对策。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高中数学;数学概念

        若把数学学科比作高楼,那么数学概念便是高楼的地基;若把数学学科比作水流,那么数学概念便是水流的源头。问题导学,顾名思义,便是教师通过设定问题、探究解答问题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数学内容。将问题导学法用在高中数学概念课中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并掌握概念的涵义,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意识,从而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一、概念引入环节
        单纯地教学数学概念知识比较乏味,教师可以将数学概念课当作一场电影,概念引入环节便是电影的序幕,有趣的电影序幕能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在序幕中设计有趣的问题,充分吸引学生的目光,调动学生复习旧知识学习新概念的兴趣。这就需要教师明白旧知识与新概念之间的联系,用有趣的问题将它们串在一起,让学生在巩固概念的同时也能初步认识新的概念,从而可以完善学生在脑海里构建的数学概念体系。
        例如在教学《垂直关系的性质》这一章节时,教师便可以设计前一节课学习的《垂直关系的判定》中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问题,利用生活现象提出有趣的问题:如何让路面上两根电线杆平行?学生经过演示讨论便可以发现让它们垂直于地面便能平行,从而得出线线垂直的性质。通过解答这样趣味性的问题,学生不仅回顾了线线平行的概念,还能因此了解了垂直的概念,同时在演示讨论的过程中还可以培养推理能力,可谓是一举多得。
二、概念形成环节
        概念形成是“电影”的主要内容,这时教师设计的问题应当讲究关联性,循序渐进地让学生体验到对概念观察学习、猜想验证的整个过程。因此教师可以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先进行操作演示相关概念的环节,学生在动手操作时可以提升创造力与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他们在思考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随后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观察、归纳、猜想、验证所学概念,学生在合作中了解了概念的形成,也验证了概念的合理性,还可以提升他们团队协作的能力[1]。


        例如,学生在学习《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这一章节的概念时,因为涉及到了学生对图形的空间转换能力,教师便可以让学生动手将手中的物品搭建组合,并要求学生画出它们的三视图,然后验证是否与实物相同,同时学生在小组讨论时也可以逆向思维,先画出平面三视图,而后搭建组合物品观察实物是否能与原图相符合。学生通过实践,可以体验到数学概念的严谨性与准确性,还可以掌握三视图的概念与画法,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日后即便没有实物参考学生也可以准确画出图形。
三、概念应用环节
        这一环节便是要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将学习到的概念应用到问题中,并能准确应用概念解决问题。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变化问题的难度,设计阶梯式的问题,即由易到难、由简单变复杂,让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都能够成功解答问题,并在解题过程中学会触类旁通,从不同角度、多个思路去解答问题,并求得相同结果,最终拓展学生的思维,增强创新能力,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成果最大程度的发挥作用。
        例如,教师在讲授《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定义与诱导公式》这一章时,包含了复杂的函数公式及诱导公式,因此在实际应用时,教师可以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让学生利用概念,学会将推导答案并将其简化,同时再引导学生思考是否还有别的解题思路能得到相同答案,学生在做题时思维得到延伸,学会了概念的灵活运用。
四、课后总结环节
        这一环节是“电影”中的结尾彩蛋,教师需要将之前的内容进行总结概括,为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的内容体系,方便学生了解。教师可以先利用思维导图,为学生把所学的概念公式梳理归纳出来,达到一目了然的效果,还可以让学生补充完善里面的详细内容,形成完整的知识的结构体系,将其深深烙在脑海里。同时还要提出一些有反思意味的问题,让学生主导课堂互相交流分析,总结问题的答案,可以让学生思维习惯得到培养,质疑精神得到激发[2]。
        例如,学生学习完《函数图像》这一章时,便要趁热打铁,构建函数的知识框架,随后总结区分正反弦函数与正反切函数的概念,随后画出它们的函数图像,编一个自己方便记忆的顺口溜,加强知识的巩固力度。
结束语:
        由此可见,问题导学教学法能够让学生学习到数学概念的本质,能培养学生提问思考的能力,毛泽东曾说“不解决桥和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数学概念是能够开往数学河流的船,而问题便是连接学生与数学知识的桥,只有教师创新问题情境,巧妙设计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思考,最终才能让学生尽情地徜徉在数学知识的河流中。

参考文献:
[1]上官雪华.基于问题导学模式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策略[J].广西教育,2019(26):123-124.
[2]汪昌辉.加强课后反思提升教学进阶[J].上海中学数学,2020(5):15-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