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鲁泽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摘要:房建工程在发展过程中,其建设质量与后浇带施工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是房建工程后浇带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房建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安全都有一定的影响。文章首先对后浇带的概念及其功能作用进行相应的阐述,然后通过实际工程案例分析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工程基础施工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方式,以有效解决房建工程基础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沉降不均匀现象,有效提升房建工程整体施工质量,推动房建工程在房建行业中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房建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
1后浇带的概述
1.1后浇带概念
后浇带指的是在房建施工的过程中,为了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的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受到温度、收缩等因素的影响出现裂缝的技术。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以房建施工规范和房建设计要求为基础,在房建施工基础底板、墙等位置进行施工缝的预留工作,并将其划分为不同的部分,内部收缩后以浇筑的方式让整个混凝土结构形成整体。后浇带类型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沉降后浇带,解决主楼与裙房产生沉降差进行的后浇带施工;第二,温度后浇带,解决温度导致混凝土拉裂现象而进行的后浇带施工;第三,伸缩后浇带,为了防止房建工程面积过大且受到温度影响而出现伸缩缝开裂的情况进行的后浇带施工。
1.2后浇带的主要功能
首先,后浇带可以有效解决沉降差的问题,高层设计过程中需要先整体设计房建基础,实际施工中施工缝与基础底板、墙等处于相互分离的状态,房建主体结构完成施工后沉降差已经初步完成,后续便可对连接部分进行浇灌工作,确保房建工程连接成为整体。在设计过程中也需要对新老混凝土之间的受力加以考虑,并考虑后期沉降所导致的附加内力。该方法对地基土有较高的要求,需要确保其在施工阶段完成沉降。
其次,后浇带可以有效减少温度收缩现象,混凝土硬化过程中新浇筑混凝土会出现收缩现象,且建成结构也会发生热胀冷缩的情况。完成施工后的两个月内混凝土就已经完成硬化,但其结构在硬化过程中经常会受到外部温度的影响,在该过程中结构内部应力增加便会导致构建出现裂缝现象。在施工过程中合理预留后浇带能够让混凝土收缩自由,减少应力对混凝土的影响,提升整体结构的抵抗能力。
2房屋施工中建筑后浇带技术
2.1前期准备工作
施工单位在统筹开展后浇带作业之前,应该将充足、科学的前期筹备工作高效落实好,全方位保障后浇带任务有序开展。一方面,需提前在工区安装格栅灯、钢丝网等设备装置,构建出均匀性的施工布置、健全的架构网络,增强模板设施的刚度、强度,使其可以从多方面完美地匹配后浇带作业统一性的规程、规范,预防因房建工程自体性质例如高层、超高层工程无法彻底避免的大横向跨度引起的地下室、架构本体、裙房等部位发生沉降情况;另一方面,应该准确把控钢丝网装置两侧负荷压力的强度,杜绝压力超标、未达标现象导致的施工不良问题发生,并关注后浇带结构的振捣动作频率、时间,将其根据施工现场各类实情合理设定,防止混凝土内部的水泥浆液流失、减少,使混凝土发挥优质效能。
2.2后浇带钢筋的设置方式
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应用的是沉降式后浇带,那么,需要将钢筋保持一个贯通状态,如果应用的是伸缩式后浇带,就需要将钢筋断开,减小钢筋的约束力,避免混凝土开裂。在施工后期,对于后浇带钢筋的设置,需要根据差异沉降的变形情况来作为依据,增加钢筋数量,在整个设置过程中,还要严格开展密封管理,避免污水、杂物、垃圾进入后浇带,在底部后浇带两侧需要设置砖带,对于底板转角等位置,要及时采用水泥砂浆进行处理,再进行密封,以确保施工的安全性。
2.3后浇带模板施工
在后浇带浇筑过程中,重要环节就是做好后浇带模板的搭设,模板施工不是凭借经验进行,而是要进行专业的计算设计和方案制定,特别是随着房建工程高度的不断提高,房建后浇带施工尤其要做好模板设计和计算工作,避免凭借经验随意施工。另外,还应加强对设计文件的交底和规定,特别是随着房建高度的提高而给高空作业和临边作业带来较高的安全隐患,高空模板支护工程对施工安全具有较高的要求,对于后续的浇筑施工和养护工作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应当做好高空作业的安全保护和文明施工,做好后期拆模的便利化设计和施工质量的控制。
2.4后浇带清理
由于后浇带和建筑混凝土构件的浇筑时间不一致,为保证新旧混凝土能牢固地粘结在一起,必须要对后浇带两侧混凝土断面进行简单的清理。浮灰、泥渣等杂物必须清理干净,如有凹凸不平现象也要进行整平处理。使用高压水枪进行冲刷、清洗,待积水排出且湿润后开始进行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另外,如观察到后浇带钢筋有锈蚀问题,应提前使用钢丝刷进行除锈。清理结束后,进行后浇带底模的安装,防止出现漏浆等问题。
2.5后浇带混凝土浇筑
浇筑环节是整个后浇带施工流程中的核心要点,也是现场施工人员需进行技术控制的关键。从后浇带两侧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开始密切监测沉降情况,在养护28d结束后,汇总观测数据,保证沉降量至少达到50%后,才可进行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施工,否则需继续延长养护时间。安排技术人员对模板工程、钢筋工程、止水条等进行全面检查,确定符合后浇带施工标准后,重新制作新的混凝土。后浇带所用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要高于原混凝土一个等级,且掺加适量的UEA膨胀剂,制作成无收缩混凝土。根据后浇带的设计参数,如厚度不超过500mm,则一次性浇筑完成;如厚度大于500mm,则分层浇筑。在浇筑时,当后浇带混凝土厚度达到200mm后,开始插入振捣棒进行振捣、密实。后浇带浇筑完成后,也要进行一段时间的养护,且必须等到后浇带的实际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才能拆除底模。
2.6施工后的处理
完成房建工程后浇带施工后,需要及时对施工竖缝进行外观平整的处理和检查,以防止发生黏结不良等质量问题,如发现问题应及时进行注浆、注胶和补强施工处理。在混凝土初凝阶段,做好外观检测和试验,结合浇筑前的水压冲洗、垃圾处理和凿毛、界面黏合剂的涂刷,做好后浇带施工后的处理和检查。
2.7养护
房建后浇带施工完成后,要在进行养护后再拆除模板,切忌提前拆模和提前使后浇带承受压力。还应加强养护期的监督管理和保护,做好成品保护工作和养护措施的执行检查,避免造成后浇带的强度不足和破坏。并根据不同季节温度和环境的影响,做好房建后浇带的养护措施,严格按照养护要求进行洒水、覆盖或保温处理,保持后浇带的应力扩散速度适中,防止应力集中而产生温差应力裂缝。
结束语:综上所述,我国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科学技术领域、房建工程领域不同程度的发展,使工程项目中的施工技术得到更新且趋向成熟。施工单位将后浇带技术深度引入实际房建工程施工流程中,可对混凝土建筑结构形成裂缝这一不良问题进行精准、有效的控制与预防;并缩短工期,节省房建工程投入成本,多方位维护工作人员在施工作业中的基础安全;增强房建工程物本体结构的健全性、整体性,保障全程房建任务各项要求、标准高质完成。此外,施工单位应将建设现场各类储备资源、施工要点、建筑物投入使用性质等多项现实情况作为该技术开展根本点,在该技术日常施工作业中积累、总结实效操作经验,助力该技术的改良、普及。
参考文献:
[1]孙凯利.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27):1435.
[2]吉建琦.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0):377-377.
[3]葛青.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5):1669-1669.
[4]郭婧.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分析[J].砖瓦,2020(06):90+92.
[5]段雷.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J].砖瓦,2020(09):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