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及对策刍议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9期   作者:喻燕萍
[导读] 幼儿园是培养学生身心健康以及兴趣爱好的场所,但是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幼儿园选择小学化教学

        喻燕萍
        重庆市南川区南平镇中心小学校   408422
        摘要:幼儿园是培养学生身心健康以及兴趣爱好的场所,但是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幼儿园选择小学化教学,对学生实行“拔苗助长”的政策。这种教育方式只会导致学生一味地选择学习,不知道该怎么处理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没有兴趣爱好,从而使得学生不敢表达自我,只能被迫朝学习的方向努力。根据这种情况本文将对这种小学化教育的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幼儿;小学化;对策刍议
        前言:幼儿园阶段学生各方面还没有发育完全,所以在幼儿园阶段学习到的东西可能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所以幼儿园应该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并且保证学生可以在安全又健康的环境下学习,但是现在小学化教学方式造成了学生原本拥有的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为知识的学习而局限了学生的思维,甚至会造成学生对学习感觉到厌烦,所以幼儿教育不应该提前进入小学化的教学方式,从而局限学生思维,应该给学生健康成长的空间。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不良现象
        1.1教育知识程度达到小学化
        幼儿园的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学习,这些学生很多生理方面还没有发育完全,但是幼儿园的教师在教书时直接选择小学的课本进行教育。小学程度的知识对于没有任何知识基础的幼儿园学生来讲是一件很难完成的事情,这些学生很难理解和接受,但是教师和家长认为,学生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所以教师和家长选择了在本应该快乐成长的时间段,给了学生学习的压力,使得学生在很小的年龄就有了学习的烦恼,局限了幼儿园学生的天真和快乐,这样在很早就接触高难度学习的学生,到最后尽管有很好的成绩,但是这些学生除了会知识以外,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一点也不了解,学生以后的未来并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而是处在学习的压迫下成长。
1.2教师教学方式小学化
        幼儿园是通过做游戏,学生之间互相玩耍交流,为了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在快乐中全面发展,但是现在的幼儿园教学,完全抛弃了这种教学理念。减少学生的自由玩耍时间,运用小学的教学方式,督促学生少运动多学习,这种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的天真烂漫,让学生从小就开始知识化教育,减少课外活动,这样的教学方式是为了学生能够更早地接触知识熟练掌握知识,但是结果可能造成学生的学习态度越来越反抗。
1.3幼儿园教学管理小学化
        大部分的教师认为幼儿园的学生是最活泼的学生,同时也是最好管理的学生。

来到幼儿园学习的学生思维并没有受到学校式的管理,所以在幼儿园则表现出活泼开朗的性格,但是教师为了能够更容易地管理学生,提前选择小学化的管理方式,造成学生的性格和行动都受到了约束。比如大部分的幼儿园教师为了好管理,就会按照小学化的管理方式,每天规定上午上满课,减少中午休息的时间,下午上满课,这种按照小学化的管理方式让学生从幼儿园时期就被拘束学习,这样不仅限制了学生自由,而且丢失了原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幼儿园时期就开始了全天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的策略
2.1教师和家长树立正确的幼儿教学观念
   幼儿园阶段学习知识并不是重点,能够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兴趣全方面发展才是最重要的一点。所以教师应该多学习幼儿园阶段的学生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并且参观其他幼儿园教师是运用怎样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根据别人的教学方式改进自己教学方式的不足,抛弃小学化的教学理念,将学生的课外兴趣和身心健康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同时教师也应该纠正家长的观念,不能一味地看重知识的学习,在幼儿园时期将重点放在学生身心健康培养中,让家长了解孩子的身心健康比知识的学习更重要。
2.2树立正确幼儿园教学方式
   在幼儿园时期更注重培养学生自己发挥和创作,能够有自己的想法。所以这个时期教师应该用游戏的方式来引导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作力,并且在这个时期每个学生都有很高的好奇心,教师可以播放一些世界各地的奇异事物,增加学生的见识,在游戏的同时也需要与知识融合在一起,一天选择一小部分时间教育学生学习幼儿园阶段学习的知识,增大学生的知识面这样可以在进入小学的时候,学习不那么吃力,为学生定制正确的教学方案。
3.3教师运用幼儿园管理方式
        幼儿园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学校,如果教师从幼儿园就强迫性地管理学生进行规定的学习方式,这样可能会造成学生对以后的学习感到十分的厌烦。所以教师在幼儿园时期应该放下小学化规矩的管理方式,给学生更多创作的时间以及让他们享受这个阶段本该有的快乐,促进学生之间纯洁的友谊,让他们在这个阶段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同时教师应该合理管控课余休息时间以及课外活动时间,在幼儿园时期不会留下学习的阴影,达到幼儿园时期本该做的铺垫作用,在幼儿园这种完美的铺垫作用下,学生可以正确以后的学习态度,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式。
        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详细分析,尽管幼儿园时期存在各种小学化的教育现象,但是教师和家长可以改变小学化的教学方式来改变这种小学化的现象。因此为了能够让幼儿园的学生在正常的时间段获得正确的发展和成长,幼儿园教师应该合理设计教学方式和教学时间,让学生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在幼儿园时期依旧保留属于他们自己天真烂漫的性格,帮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而不是因为小学化教学使得学生对学习感觉到厌烦,让教师和家长一起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程秀兰.多学科视野中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透视[J].教育研究,2016,35 (09) : 69-76.
[2]李大维刘秀丽.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与对策[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6):164-167.
[3]周小青.探讨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版,2016(8):37-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