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23233119891205XXXX
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我国城市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城市建设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就像传统的城市建设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城市的发展需求一样。为了满足人们的高生活需求,许多企业越来越重视项目管理理念的应用,因为项目管理是城市发展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结合城市现实管理,对市政建设技术进行分析,为我国城市建设项目的成功制定适当有效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市政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通病;解决措施分析
引言
现阶段,我国市政工程建设中管理人员意识不足,导致工程出现质量问题。由于市政工程的施工流程较为复杂,其综合性要求较强,在实践中给施工人员增添了很多压力。同时,市政工程往往是多个项目同时进行,交叉施工中难免会出现更多复杂的问题,甚至部分施工单位为了赶进度而忽视工程建设质量。因此,加强市政工程建设管理十分必要。
1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推进,我国建筑行业在新发展时代获得了更大的机遇,但与此同时,广大施工企业也面临着来自国内外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因此为确保形成良好的竞争局面,实现建工行业的良性发展,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就要认清形势,全面客观地了解清楚自身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尤其是在施工技术管理中所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从而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及时解决,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施工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建筑企业通过提高技术管理水平是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工程质量的,因此施工企业除了要注重制度建设和落实外,还应当注重专业人才的招募、培训和管理工作,从而切实为建筑工程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2市政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通病分析
2.1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
在现代社会,城市建设项目应在企业内部占有重要地位,只有建立健全的治理机制,才能保证社区建设监督顺利进行。但就目前的监管机构而言,还有许多其他问题:监管机制不完善、市场竞争激烈、内部管理薄弱、缺乏质量控制监管、机构和工具不足,在城市建设项目管理中发挥的作用和效力不足。城市建设项目的管理,如果企业不再重视监管机构,也不制定准确的刑事、问责和动态控制机制,就很难做到。
2.2施工材料
建筑工程的构成实体就是工程材料,材料的好坏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影响较大。当前建筑工程越来越复杂,涉及到的施工材料较多,有一些新型的材料在质量标准建立上还不是很完善,使得这些材料的检测制度也不够完善,不利于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材料是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要提升建筑工程整体质量,就要完善材料管理制度,保证用于工程实体的材料质量都合格。
2.3缺乏较高的施工技术管理
建筑施工技术的管理控制是需要每时每刻进行监督的,要能够及时地发现在施工技术管理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及时解决这些问题,从而避免经济损失。在建筑施工的施工中如果没有较高的技术管理,那么在管理控制施工技术的时候可能出现很多的错误,使工程的质量无法得到保障。目前对施工过程中进行技术的管理,急需大量有经验有能力的员工。因为只有有着丰厚经验的员工才能较好地完成工作的任务。
3市政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优化管理措施
3.1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和创新管理理念、方法
对员工素质和技术管理理念、方法可能存在的主要因素。第一,促进和发展人的整体素质是重中之重,从根本上封闭好人,加强领导队伍建设,不时对领导人员进行政治和业务培训。对于建设管理中的领导和决策层来说,不时开始发展行业,制定战略方针提高行业竞争力是有意义的。
定期自我管理评估,根据技术条件提供可行的管理概念和方法,积极参与行业管理概念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以促进采用先进的国内和国际概念和方法。
3.2健全完善施工质量管理体制
在进行实际的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中,要健全和完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国家相关部门要根据我国的法律法规以及市政工程施工的需求,制定较为合理和全面的市政工程施工安全制度和规则,为施工单位施工管理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依据,有效地降低施工管理中的各种问题,降低施工管理中的各种安全隐患。同时,施工单位也要积极地进行配合,及时地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规范施工人员的施工流程,提升施工人员的意识水平,有效地避免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出现偷工减料以及违规操作等行为。各个施工单位之间要进行沟通合作,统一施工准则要求,将施工中的各项工作责任进行落实,全面的提升市政工程施工的质量和效果,加强对施工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培养和提升,更好地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施工管理水平,从而保证市政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的提高。
3.3完善施工技术,落实技术管理制度
在管理施工进度时,必须考虑到各种因素,以便更有效地管理符合施工项目需要的施工活动,确保建筑资源得到更高的利用率和科学合理的人员配备;(a)对施工人员进行质量培训并提高其高度;采用旨在优化资源的新设备、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力和物力的消耗。技术审查制度得到充分执行,各机构的工作不时受到审查,必要时予以纠正。主要设计审阅包括轴定位、配合比例、标注、平面、空心、预设材料等。检查不仅依据标准进行,而且还记录在案,以确保工作的一致性。
3.4加强材料设备管理机制
在建材与设备选用方面,施工开始之初,就要根据设计图纸与具体情况进行材料以及设备的选用。为此施工人员管理人员就要深入实地,核对清单,避免出现偷工减料的现象。除此之外,还要减少乱摆放材料以及设备的情况。防止材料出现生锈现象,影响周边环境。在施工现场,还有构建合理的进出机制,具体依据标准要以实际情况为准,合理的控制领用量,并且还要详细的进行记录。对于设备方面,对于一些信息化机械,一定要对员工自身能力进行考察,保证操作人员是持证上岗,合理优化设备与人力之间的关系。避免设备施工受到的干扰程度,减轻施工过程对人员安全的影响。可以借助新型信息技术,自动化进行施工监管,及时发现问题,排除隐患,维护正常施工。对于机械设备,还要定期进行保养与整修,避免出现老化现象。
3.5规范当前的整体施工流程
规范施工操作的流程,能够在一定程度内提高其整体的工作效率。毕竟,流程的准确性能够确保通过施工技术管理人员的调配,使各个部门的配合更加紧密,这样也能够在实际开展施工的过程中,使整体部门员工都能够认识到施工顺序性的重要性,从而在实际施工中,利用调配实现确保各项工作的衔接性获得提升。
结束语
通过对我国市政建筑工程管理面临的主客观因素的总体性梳理和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方案,及时制订适合建筑工程实际情况的管理方法,对提高市政建筑工程管理水平具有至关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魏志刚.市政建筑工程质量及施工技术管理路径探索[J].门窗,2019(24):119.
[2]洪亚航.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中的控制要点与优化措施分析[J].门窗,2019(23):31+34.
[3]陈冕.建筑施工技术的优化与管理关键分析[J].居舍,2019(35):130.
[4]吴婷.新时期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与创新研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9,36(12):23-24+49.
[5]文丽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J].冶金管理,2019(2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