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集中管理相关问题研究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0期   作者:刘欣
[导读] 摘要:最近几年以来,因为国内下行压力的不断增大,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受其行业特性的影响,面临着的资金不足、贷款利息较高、应收款余额占比增加等隐患逐渐增加,所以愈来愈多的建筑工程施工单位逐渐利用增强财务集中管理的方法来调优其财务管理体系,使财务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重庆千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最近几年以来,因为国内下行压力的不断增大,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受其行业特性的影响,面临着的资金不足、贷款利息较高、应收款余额占比增加等隐患逐渐增加,所以愈来愈多的建筑工程施工单位逐渐利用增强财务集中管理的方法来调优其财务管理体系,使财务风险得到有效控制。鉴于此,本文汇总和梳理了目前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在财务管理过程中普遍出现的问题,并在这个基础上指出了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建立财务集中管理机制的具体方向,目的在于为提升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为企业从容应对目前的经济环境带来有效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集中管理;问题;策略
        一、财务集中管理概述
        财务集中管理指的是借助财务核算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在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建立财务制度、财务核算的统一管理和财务报表的统一申报管理的财务管理方式,其目的在于提高财务管理的实际效果和管控的效率。
        二、目前建筑施工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缺少集权型财务管理机制
        建筑施工企业在运营的过程当中,经常会出现需要跨区域施工的现象,另外,还会出现几个项目需要同时施工建设的状况,所以,在现实的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大多数的企业为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常常会对财务流程进行简化,使用了分权型的财务管理方式。在这样的管理方式下,因为项目的管理方不仅具有工程项目的运营权,同时还拥有项目的财政权,由此较容易形成以下问题:其一,立足自身企业经营的视角掌控流动资金,流动资金充足时没有危机意识,出现“花钱如流水”的消费方式,流动资金紧缺时直接向总公司递交申请贷款,将流动资金的负担往上传递;其二,觉得财会人员是“自家人”,能依照个人的想法办理业务,或财会人员屈服于工程项目经理的心理压力,出现虚造资金业务填项套用流动资金的问题,而一些恪守规范的财会人员则出现被项目排挤、没办法融进项目的状况,进而加大了不确定性的经营财务风险。
        2、资金管理总体统筹规划不足
        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算是资金集中化企业,所以保持对资金的合理高效的监管比较重要。在操作实务中,大部分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在资金管理环节中存在着整体统筹协调不够,监管比较松懈,隐患较多的情况,主要反映在:一方面是资金散落于不同的工程项目中,总公司无法迅速有效的知晓和掌控企业整体的资金拥有状况,进而无法对资金的筹备、配置等统筹规划分配,进而致使产生了两类情况,一类是债务规模较高并且长期负债与短期负债之间的结构比不科学;另一类是不同工程项目的账户中存留有较为充裕的资金,但总公司却由于资金流动性原因而必须借款的存贷款双高情况,最后致使资金应用产生了较高的成本,应用有效率降低;另一方面是应收款对资金的流动性和资金周转的速度产生不良影响,使财务风险增加,即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受数个工程项目一起存在的影响,导致在工程施工环节中,不但每一个工程项目会产生相应的应收款,还可能会遭遇结款迟滞的问题,导致在“已竣工未结”项目中存在着部分类似于库存的资产,这会影响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资金流动,并最后形成财务风险。
        3、清欠工作过于繁重
        现阶段,国内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债务清欠工作太过繁重,很多工程施工项目财务和规划两个岗位对接不合理,经常存在着计价不按时,结款不到账的状况,产生项目资金流入量不高,开发商工程欠款数目过大,所以应收款持续上升,许多工程项目甚至存在着半停建状况,就算是硬撑保持工程施工,项目运营有效率也是非常缺乏,工程项目资产质量过低,出现这些问题的关键因素便是工程项目上级领导没能充分关注财务管理工作,企业上级领导没能切实执行财务集中管理。


        4、财务信息化水平不高
        近几年来,国内许多建筑工程施工企业逐渐实施信息化建设,可是财务执行信息化建设进度太过迟缓,工程施工项目财务报表提交不按时,公司总部没办法对全部工程项目实施一致的监督管理,对工程项目提交上来的数据信息没办法实施有效验证。在建筑工程施工环节中,财务部门身为工程施工项目的关键部门之一,理应是工程项目改革创新中的重中之重,可是因为工程施工项目在数字化领域的改革创新不是很充分,进而导致工程施工项目财务没能保持切实的数字化管理,工程施工项目职权太过集中化,与公司总部之间缺少必要的联通,产生的后果便是工程施工项目财务人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没能获得相应的增强。
        三、建筑施工企业实现财务集中管理的具体路径设计
        1、组建集权型的财务管理机制
        建筑施工企业应组建集权型的财务管理机制,这就需要先为财务管理系统建设信息化平台,借此解决建筑施工企业跨地区施工导致的各项问题,在这个基础上,需要企业把目前项目中单独核算的部门进行调整,转为由总部进行统一核算,而项目部只需要保留财务操作人员即可,甚至可以直接使用兼职的财务人员。从而形成各项目的财务活动受到总部的直接监管,有效避免了因为分权而导致的资金流动性问题以及相关的利益问题。
        2、强化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的统筹管理
        针对建筑施工企业而言,顺利实现资金的集中管理代表着企业财务集中管理的整体实现。在操作实务中,建筑施工企业要实现对资金的集中管理,须从两个方面抓起:首先是通过创建总公司财务统收统支、资产管理公司或内部清算中心等形式的资金集中化管理模式,进而实现资金池的搭建,由此来聚集不同项目所存留的闲散性资金,由公司总部协调统筹规划应用,从而大大降低存贷款双高的状况,既可降低企业债务总量和资金筹备负担,又能提高企业整体流通性,增强资金应用有效率,减少资金应用投入;其次要在企业内部建立以资金集中管理为核心的财务机制和业务机制,并由此拟定与资金集中管理有关的评估考核制度,贯彻应收款和“已竣工未入帐”资金额建立的实际负责人,由此来增强其资金管理观念的形成,实现应收款和未入帐工程数量和整体规模的降低,提高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的流通性,减少财务风险。
        3、建立科学有效的监督机制
        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建立科学有效的监督机制和集权化的财务管理机制,对材料采购监管、建筑劳务分包和项目资金监管等实施权限管理,对工作人员要实施统一调配。不过针对分包的工程项目,工程使用的关键建筑材料、大中型机器设备租赁和项目资金拆借等必须由总部协调实施监管。施工企业的工程项目普遍存在点多面广的特征,所以必须实施持续的监管,将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和项目财务稽核机制相结合,进而建立一体式多方位的财务安防体系。
        4、加强施工项目信息化程度
        在互联网信息时代,增强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信息化程度是不可避免的决定,比如由项目部实行财务集中管理,就能够创建一个局域网络,进而就可增强对全部建设项目工程投入的监管。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工程投入的真实有效性在于财务信息品质的好坏,在工程建设项目中增强信息化程度,便能增强财务信息的品质,确保工程建设项目财务信息提交的时效性,建筑施工企业就能够较方便的对下属单位实行多方位的监管,而且能够确保数据的真实有效。此外,必须增强工程建设项目职责成本的管理能力,二者理应同一时间实行,二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针对职责投入而言,其核心内容便是看项目预算是不是细化到位,是不是能够建立工程投入最终负责制,而且必须重视经济职责协议,要保证奖优罚劣,这样的话才可以不断加强企业员工的积极主动性。
        结语:本文针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特征,归纳分析了企业在财务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现象,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实现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集中管理的可行性路径,希望可以为相关的企业顺利实行财务集中管理,高效控制企业财务风险,实现健康、向上的发展带来有用的参考。
        参考文献:
        [1]谢倪娟.浅谈施工企业财务集中管理[J].会计师,2018(10).
        [2]黄亮.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集中管理模式浅析[J].时代金融,2015(06).
        [3]李艳彬.论施工企业集团财务集中管控体系的问题及完善措施[J].国际商务财会,2018(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