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马瑶族自治县那桃乡林业工作站 巴马瑶族自治县 547502
摘要: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雾霾、水污染、白色污染、温室效应等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人们开始重视生态问题,对于林业发展高度关注。而对于森林来说,其功能作用较多,包括净化空气及制造氧气,水土保持,改善生态环境等。考虑到环境的保护及改善,我国各地区均大力进行了“退耕还林”、“封山造林”等项目的开展。本文对现代林业造林方法及营林生产管理进行分析。
关键词:林业造林;方法;营林生产
引言
正如大家所关注的,社会在发展的同时也对自然环境造成了无法复原的破坏,使自然灾害等环境问题层出不穷。我国发展速度在不断加快,但是环境问题也接踵而至,比如地震、洪水、温度异常等。这些环境问题造成的自然灾害给社会以及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了恶劣影响。面对这些问题,最重要的措施就是加强对植树造林工作的关注度,大力开展林业造林工程项目,增加绿植的覆盖面积,优化现有的自然环境。
1林业工程造林管理的准则
1.1从多方面综合考虑的准则
对任何一个林业工程造林项目来说,在正式开始施工前,一定要全方面考察周围环境,分析周边自然环境与施工范围内环境之间的关系。由此在制定工程施工项目规划方案之前应进行实地勘探,了解其实际情况,分析自然环境给项目施工带来的影响。只有做好多方面工作,严格遵照从多方面综合考虑的准则,才能够真正保障林业工程造林施工过程中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保证施工质量,进而达到互利互赢的目标。其不仅可以增加社会效益,同样也对自然环境的改善工作提供了帮助。所以,从多方面综合考虑并且制定林业工程造林管理制度,是达到施工项目目标的关键。
1.2科学管理原则
在造林管理过程中应遵循科学管理原则,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应对决策的可行性进行全面分析,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及宏观性。与此同时,在开展管理的过程中应根据不同项目及区域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应符合当地实际发 展情况,并兼顾多方利益,以确保管理措施的有效性。
1.3综合考量原则
在造林管理过程中应遵循综合考量原则,确保考量内容的平衡性以及实用性,确保造林管理工作能从健康发展的角度出发,保障林业工程建设的稳定性。
2现代林业造林的主要方法
2.1播种法造林
播种法造林指的是造林人员直接采用林木的种子,进行大面积播种的造林方式进行。播种造林法是我国现阶段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造林方法,该种方法因为只需要将种子在指定地区进行播撒,操作简单,能够快速地完成大面积的造林工程,提高造林的效率。但是,由于该种种植方式在种子播撒之后仅依靠种子自身的生长进行造林,因此,造林人员在采用播种法进行造林的过程中,要对选取的林木种子进行严格的控制,确保选取的林木种子具有较高的发芽率,进而保障林木种植的成功率。同时,造林工作人员在种子播撒之后要做好对种植地区的管理工作,提高种子的萌发率。
播撒造林法在造林过程中主要包括两种种植方法,分别为:一是播撒法,指的是直接将种子播撒在土壤表面,让种子裸露在土壤表面进行造林的一种方法,其播撒种植的方法一般在土壤腐殖质相对较薄以及造林地块本身具备稀疏植被的地区,这种方法选取的种子要求较为严格,一般选择成活率较高的马尾松等适应性强的林木种子进行种植;二是穴播法,在进行种子播撒之前,需要在土壤表面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种子种植穴的挖掘,该种方法一般能选择在造林地区进行局部的整地作为播撒的地点,在种子播撒完成之后再用土壤将种子进行覆盖,并伴随着轻轻地按压。为了保证种子的成活率,在进行穴播之前,造林人员可以先将种子在水中进行浸泡,达到催芽的目的,确保造林的有效性。
2.2分殖造林法
在当前的造林工作中,分殖造林法属于比较常用的造林方法,又称分生造林法,主要就是选择树木营养器官作为造林材料直接进行栽植,如树木枝干及根部。目前,分殖造林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插干造林、插条造林、分根造林、分蘖造林以及地下茎造林等方法。分殖造林法的应用过程中,不必进行育苗,在造林之前先挖一定深度的地穴,保证其底部平坦,在进行苗木栽种过程中需要确保苗木直立,且需要保证苗木之间距离适当。这一方法的特点是比较易操作,工期较短,具有较高成活率,成本也较低。然而,受无性繁殖材料生根愈合速度影响,在实际应用中该方法比较受限,基本上不会在大面积造林中应用,并且基本上都是选择具有较强繁殖能力的优质山杨及枣树作为繁殖树种。
3提高营林造林生产的有效管理措施
3.1促进营林生产管理的创新性
现阶段我国林业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其营林工作开展的方式相对单一,主要采取的方式基于传统的营林管理方式进行开展,而造林面积与范围正在不断扩大,传统营林方式在林木种植数量及种植规模上的缺陷逐渐显现。为了避免该问题的进一步出现,其管理人员要对其营林生产管理不断创新,提高其管理的有效性。针对现阶段的主要矛盾而言,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引进竞争性的管理方式,积极鼓励更多的营林生产的企业参与到该地区造林工作之中,规范其营林生产管理工作的质量及有效性,提高该地区林业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3.2加强苗木基地建设
在目前的营林工程中,良种壮苗非常关键,是保证造林质量的重要基础。苗木质量对于营林管理具有直接影响,因此需要有效进行苗木基地建设。在当前的苗木基地建设过程中,应以市场实际情况为指导,依据客观规律及有关法律法规,实行规范化管理,提高种苗的抗自然灾害能力及抗病虫害能力。同时,需要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在苗木基地建设方面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及设计。另外,有关部门需要有效实施苗木基地的调查调研,对于种苗机构加强管理,对于大苗移植活动加强监督,对于枯死的苗木要及时铲除。同时,严禁苗木乱采、乱挖,依据限额指标对个体经营户进行量化分配,进一步细化台账登记工作,使苗木基地持续健康发展,为更好地进行营林生产管理工作提供基础和保证。
3.3选择合理的经营管理措施
为有效提升森林经营质量,应当在保证符合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森林经营,选择合理有效的措施合理经营。
1)进一步改善林业经营现状,充分认识到森林经营的优势,提高人们对林业经营的重视程度,改变林业发展中忽视森林经营的情况,不断促进森林经营发展,有效推动林业发展;2)进一步完善责任机制,制定责任制及有关员工手册,明确职工职责及工作范围,对于存在错误的员工给予惩罚,而表现比较好的需要给予奖励;3)要构建专门的管理机构,使相关制度及政策得以落实,促进营林生产管理。
4结语
综上所述,林业造林的方法较多,需根据实际情况及需求,合理选择播种造林、分殖造林、栽植造林等方法。与此同时,为了保证林业造林的安全性,需加强森林防火措施的实施,建设森林火灾自动化监测系统及防火隔离带,并组建专业的森林防火团队,做好森林火灾防火宣传工作,避免防林业资源出现重大损失,进而保持林地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大力推动林业产业化建设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毛日昕.现代林业造林方法及营林生产管理探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9,28(18):106.
[2]饶建兴.林业造林方法及营林生产管理分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8(26):131-132.
[3]高峰,刘爱霞,陈希文.探究现代林业造林方法及营林生产管理[J].农民致富之友,2017(02):143-144.
[4]袁骏生.林业造林方法及营林生产管理措施研究[J].绿色科技,2017(11):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