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提升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性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9期   作者:孙凤林
[导读] 数学,在学生们学习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孙凤林
        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第十八小学校  037000
        摘要:数学,在学生们学习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一种思维能力的锻炼,它需要学生们对于所学基础概念进行掌握。因为,只有从本质上掌握这些内容时,才能让学生们生活过程中,实际运用到自己所学内容去解决自己所遇到的困难。数学的学习,需要人们对整个知识体系进行优化,只有进行优化,才能全面增强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创新能力。同时,这样的优化,也为学生们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所以,我们要如何对小学数学进行概念性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如何培养;思维能力

        前言:概念,什么叫做概念?百度词库对其的解释是“在头脑中形成的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把所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特点,抽象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为了概念,概念都具有内涵和外延,并且随着主观、客观世界的发展而变化”。而这一“概念”,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有让学生们通过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才能让他们自己脑海中的“数学体系”逐渐形成,并且为他们以后“数学事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一、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过程中,影响其有效性的因素
        (一)传统形式数学教学的影响
         小学数学的学习,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课本上所学的知识,而且也是为了培养学生们的思维能力,让他能在以后能够运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一些问题。而在传统形式上的数学教学模式中,教师一般是让学生们对所学知识点、公式、概念,直接进行背诵。其实这种做法有很大的弊端,首先,如果学生们只是这些内容进行背诵,那么有些学生可能就不会对其所蕴含的道理进行深入的研究。其次,这些背诵的内容,由于学生们现在不能理解,只能处于一种懵懵懂懂的状态,对学生们的实际运用没有好处。最后,这些内容现在可能不能理解,但是在以后可能会理解,但是在这期间,学生们根本不会对这些内容进行“强化”。所以,传统数学教学模式并不利于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二)教学方式单一性影响了数学概念有效性的提高
         从我国教育现状来看,虽然有一些学校,把概念教学这一教学模式带进了课堂中。但是,他们在实际运行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局限等等,这些“问题”都会对有效性造成一定的影响。可能是由于这种教学模式在我国境内实行得并不够全面、实行校园不足,没有足够的经验可以借鉴,所以才会导致教学模式单一的现象发生。其实,这一现象的具体表现不在乎“死记硬背”,“填鸭式”,“满堂灌”等。

一节好的课堂,需要让学生们去“跳起来”才能接触到这些“知识果实”,如果教师在讲课中,讲解的内容层次较低,学生们都能“接触到”,那么这节课并不算成功,如果学生们普遍在“跳起来”以后依然是不能接触到,那么这节课算是“失败”(花费大量精力投入这节课堂,但是没有一个学生能够理解所学内容,那么讲了也白讲)。只有让学生们,在自己用力“跳一下”才能触及到的内容,这节课才算成功。而如果仅仅以上面那些单一的内容,让学生们去学习,那么不仅会造成学生们“厌烦”数学这一门课程的现象出现,而且也不利于对学生们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得不偿失,不如更换一种能够吸引学生眼球的教学方式去进行教学。
        二、提升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一)从直观的表演形象中入手,引进概念
         如果人们对一件事物进行了“彻底”的分析,那么,这件事情,将会在其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举个例子来说,如果教师们对学生们讲述三角形的面积时,可以拿出来几根长短不一的木棒,让学生进行随意搭配,最后再让他们对这些三角形的面积进行计算。当然,三角形也不是随意就可以搭配出来,如果一根木棒是10cm,另一根是4cm,那么如果最后一根木棒是5cm,就违背了三角形的构成原则,不能组成三角形(三角形的构成,必须是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如果不能,将无法构成三角形)。所以,在学生们在进行三角形拼接的时候,需要他们自己动动脑子,把自己所学的内容应用实践中去。只有这样,才能对于自己所学的内容,切实的掌握。
        (二)深入挖掘课本教材,提升学生个人能力
         我们都知道,无论多么困难的题,其“根本原理”都是来自于学生们所学的内容,如果没有这些基本的原理,那么这个困难的问题,就无法构成。当然,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因为学生们的水平有限,所以不可能对课本有一个深入的分析?这时教师就需要对这些课本教材进行探究,只有教师理解清楚了,才能在课堂上讲起课来,让学生们深入浅出。举个例子来说,当其学习平行钱的时候,可以让他们用手指来进行模拟。两个手呈八字打开,双手合并,就是平行线。如果想要掌握其他更为清晰的角度和线条,需要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因为他们自己才是主力,他们自己不努力,那么谁也无法去“拯救”他们。
        结束语
课堂,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给学生知识,它更是一门“艺术”,包涵着人们对于“美”的探究。为了保障数学概念课堂的有效性,还需要教师不断发现这一教学模式的不足,并且进行不断的更新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课堂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符晓利.浅析提高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6:192.
        [2]李秀萍.优化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发展数学思维能力[J].学子(教育新理念),2017(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