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运用大数据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9期   作者:石普余
[导读] 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人类社会开始全面进入信息化和大数据时代

        石普余   
        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青雅丽发学校,湖南省长沙市410000

        摘要: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人类社会开始全面进入信息化和大数据时代,通过对不断增多的数据量的分析和整理,人们所能够获取到的有价值的信息越来越多,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现阶段,大数据的理念和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源动力,以教育领域为例,在大数据技术的辅助下,无论是教学理念、教学模式都发生了颠覆性的转变,与此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初中数学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大数据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以及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策略,以期为初中数学教学改革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字:大数据;初中数学

        大数据是网络普及的产物,是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一路成长起来的。“大数据”大约于2009年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从此开启了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研究表明,单纯来自于互联网的数据增长量每年就有50%之多,而且目前我们所获取到的数据有90%以上都是近几年才产生的。“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让人们从传统的“抽样”思路中解脱出来,从而能够获取到更多有价值、准确率更高的信息。我们通常提到的大数据,不仅仅是对数据数量的衡量,更代表了一种技术,是对大量数据分析、整理、综合从而向用户提供有价值信息的过程。现阶段的大数据早已突破了其专业领域的限制,而成为一种共享的资源。
一、大数据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价值
        初中数学是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基础,无论对于未来数学以及其他学科的学习还是思维的发展、创新能力的提升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都在延续传统的教学思路,重理论轻应用,看重知识学习本身而忽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这种以教师为主导的学习过程让学生逐渐丧失了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更为关键的是限制了学生主动探究能力的发展,导致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得不到有效提升。随着“以生为本”现代教育理念的提升,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学生才是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只有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增强了,才能实现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便成为了教学效果提升的核心。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从而让每一名同学的都数学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和成长,那么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排斥心理自然会缓解,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得到有效调动。而对于学生学习情况的掌握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考虑,这就需要依靠大数据技术的优势,帮助教师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掌握学生数学学习的情况,从而为不同类型的学生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进而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最终实现学生数学素养和教学效率的双重提升[1]。
二、大数据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利用大数据优势,推进教学方法的创新
大数据时代,数据成为了最有价值的存在,实际上,单纯的数据本身并不具
有价值,真正让数据的价值得以体现的是针对数据的整理、分析,从而提取出数据之间的关联性,进而为用户后续的决策提供依据,而这就是大数据的优势所在。

在大数据技术的辅助下,教师能够突破对学生认识的局限性,利用大数据分析的结果,实现对学生的科学、客观的评价,针对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有针对性的开展课堂教学,因材施教的制定的教学目标,从而推动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创新,为个性化教学的开展提供支撑。在这样教学理念的推动下,课堂教学的开展一定是围绕学生展开的,这也是对以生为本教学理念的践行,是对学生差异化的接受和尊重,是对学生个性化的培养。
        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材中的全等三角形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课前预习。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将班级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有针对性的开展分层教学,分层的原则要结合学生多方面的因素,比如数学基础、接受能力、数学学习习惯、一段时间的成绩波动等,从而获得对学生客观的认知,针对得到的结果对学生开展个性化教学。对于学生积极性不高、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制定的教学目标可以从最基础的了解全等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入手,只要能够积极进行数学预习即可;对于有一定数学学习基础,有一定学生主动性的学生,可以引导学生自行分析总结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特征和判定方法;而对于一些数学基础好,数学积极性高的学生,教学目标的设定可以围绕课后习题的练习,甚至可以鼓励学生进行翻转课堂的尝试。这样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的设定,能够兼顾到班级中的每一名同学,让所有学生都能积极融入课堂预习环节,从而让课堂教学的开展更有效率[2]。
        (二)利用大数据分析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对于教师来说,面对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率提升缓慢的问题,要从源头寻找原因,及时进行教学进度、教学方法的改变和调整,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实际。利用大数据技术强大的分析功能,可以对学生的考试成绩、课堂表现、预习情况等方面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预测,从而科学、精准的反映出学生一段时间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情况,在强有力数据的支撑下,有助于教师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进而调整教学策略,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方案,为教学效率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
        比如在讲解到九年级下册教材中的“投影与视图”这个章节内容的时候,从学习效果来看,学生的疑惑点比较多,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不高。大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初中数学大多以二维平面图形为教学重点,导致学生空间概念不强,对于立体图形接受程度差,这也是造成在学习到投影和视图这章知识点的时候,学生学习遇到阻碍的直接原因。另外,教学过程中,教师给了很多时间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占据了一部分课堂教学时间,造成教师讲解的时间不多,没有对学生的自学给予足够的指导,这也是学生学习效果不高的一方面原因。针对大数据的分析结果,教师及时的调整的教学策略,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动态展示了立体图形的结构,带领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图形,再利用立体模型,让学生参与课堂实践,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实现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进而提升了教学效率。
结束语:将大数据技术引入初中数学教学,为初中数学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是信息化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有效应用。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大数据的优势,积极推进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革,为学生打造高效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刘光军, 梅超, 张力宁. 试论初中数学课堂中大数据的应用[J]. 教育现代化, 2019(31):177-179.
[2]李林康. 大数据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分析[J]. 数字通信世界, 2018, 000(004):172,2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