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9期   作者:胡志婧
[导读]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学生自我意识的加强,社会对团队协作型人才高度重视的条件下
        胡志婧
        贵州省黔西南州安龙县五福街道鸭子井军民希望小学,贵州省 黔西南州 552400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学生自我意识的加强,社会对团队协作型人才高度重视的条件下,学校对小学学科教学的重视也日趋凸显。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学科学习能力等工作中,培养合作意识非常重要,只有学生提高合作意识,才能更好处理和其他同学的关系,而且能在学习过程中互帮互助,从而提高个人能力。所以,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成为当今小学数学教师需要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小组合作;新型教学方法;小学数学;实施策略
        
        随着生产力的逐渐提高和社会不断进步,社会中各部分联系日趋紧密,使得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发生改变,对团结精神和协作能力越来越重视。但是,如今我国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并且大多数家庭生活节奏快,住在相对独立的单元小区,邻居之间交流机会比较少,因此很多孩子在比较孤立和家长宠爱的环境下成长,导致了多数孩子的个性和自我意识比较强,不懂得合作的重要性。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当中,通过合作学习这种方式,增加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水平,使学生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进步[1]。
一、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气氛不够积极,学生学习兴趣低
        小学数学课堂上,由于受到数学这个学科性质的影响,学习内容大多是枯燥乏味的,使学生很难真心接受数学课堂中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只能被动学习。缺乏了积极学习兴趣的引导,使得小学数学课堂更加枯燥乏味,小学数学课堂上的互动受限。
(二)发生错误时过分批评,学生自信心被挫伤
        由于每个学生先天的思维能力和生长环境不同,导致在数学课堂中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能力不同,对于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本身就会有一些心理压力。但是教师对这种情况可能不会及时的了解,导致学生在回答失误的时候,教师会对学生进行批评甚至当作反面教材,这种批评会打击到学生的自信心,严重的话还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叛逆心理、影响师生间的关系[2]。
(三)在课堂教学中急于纠正学生问题
        在以往的教学经验中,教师会鼓励学生“不会就问”,学生单方面的听老师的指导,若在学习和练习中出现错误时,教师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的错误,这种方法虽然有效解决学生在知识理解中的偏差,但是从长远来看,教师急于纠正学生的问题,会减弱学生自主思考和探求知识的能力,在学习是过程中对老师产生依赖性,思维更加懒惰。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具体的应用方法
(一)合理划分小组,加强学生间的互动与合作
        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此时学生不但正在形成自己的意识和思维,还在建立鲜明的性格特点。这就为合作学习时展开分组提供了依据。所以在授课过程当中,教师要充分分析和掌握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合理划分学习小组,进而有效的开展合作学习。例如在某一知识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提前为学生布置预习任务,这一过程中,能够促进学生建立具有联系性的思维。

然后教师可以把班级内的学生分为几个组,分别回答课前问题,同时检验预习成果,通过组与组之间的对比,形成良性的竞争,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他们主动学习不断进步。
(二)引导学生确立小组内部制度
        教师在现实教学当中,需要明确自己是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根据现实情况,让学生在数学课程学习中在养成竞争意识的同时培养合作意识,既竞争又合作,这就需要学生首先在合作的基础上产生良性的竞争意识,而不能让学生在上课时过于自由的发挥。
        比如,小学数学教师在组织学生知识竞赛时,可以把学生分组,为不同小组安排不同种类的任务,让其中一个小组来取送道具,另一个组来记录比分等,并让所有小组的成员根据规定开展比赛。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更强化了学生的协作能力,从而实现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在比赛结束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及时做出反思,用相互讨论的形式来总结比赛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这样交流之后可以增强学生的思考与总结能力,进而提高了合作意识和能力,促进教学目标的完成。
(三)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首先就要保证学生之间有充足的交流时间。学生之间交流互动有助于思维碰撞,优势互补,也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关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根据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特点把他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人数相同,在学习的各个阶段都要求学生们在一起交流学习。课前预习时,小组成员遇到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时可以互相帮助解决,提高预习效率;课堂学习时,教师抛出问题,小组成员之间一起讨论,完善答案,有助于学生多方位、全面的思考问题。课后小组成员相互帮助,互相讲解不会的习题,有利于提高做题效率。教师可以在课堂提问中增加小组竞赛环节,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四)做好教学评价,营造合作氛围
        在任一学科之中,教学评价非常重要,是教学工作里不可或缺的重点环节之一。小学数学教师如果在教学工作当中合理进行教学评价工作,就能逐渐增强学生对学习的信心,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保障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对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有很重要的意义。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建立评比榜,把课堂上表现较好的小组和成员的名字贴在版报上,定期进行更换,在一个学期总共上榜次数排在前三名的小组,给予全体奖励。选择这样的评价方式,能为学生营造出一种追赶式的学习氛围,能够将学生的信心得到强化。这样,小组内的成员都会将小组上榜看作重要目标,在数学课中会更加主动积极,进而提高学生合作意识,小组成员的内部凝聚力也会明显提高。同时,这样做也可以将学生不愿意接受数学知识的消极态度转变过来,在养成学生合作意识的同时,形成自主意识。
结语: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改变原有的教学思想,积极创新教学思维,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引导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其中,将小组合作学习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增进同学之间和师生之间的关系。其次,这种教学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课堂气氛,提高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水平,进而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曾金平.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J]. 西部素质教育,2019,3(06):150.
[2]邹冰秋,程翠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策略研究[J]. 西部素质教育,2019,5(07):227-2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