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研究 周黄轲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0期   作者:周黄轲
[导读] 摘要:进入新时代,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带动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1800
        摘要:进入新时代,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带动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但是由于高楼大厦引起的大火,容易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消防安全状况不容乐观。本文分析了高层火灾的特征,并对高层建筑施工现场消防管理措施进行了初步研究。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火灾特点;消防安全管理措施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城市的可用之地已经逐渐在减少,为了可以减少占地面积,高层建筑已经越来越广泛,但是在很多高层建筑的消防设施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并且这些问题已经成为了高层建筑发展的障碍。每一个高层建筑在进行设计的时候,根据规模和使用的差异,都会有自己的特殊性,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在设计的过程中并没有考虑到消防问题,给之后的工作带来了不便。当前很多高层建筑的消防措施主要是对建筑配备了相应的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系统,但是具体落实仍存在问题,而且相应的管理措施几乎处于固化状态,为了可以改善这种情况。
        1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火灾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容易发生的灾害现象,并且会受到季节性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在气候干燥的秋冬季节,是火灾事故发生的高峰期,需要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在当前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的情况下,高层建筑的建设项目越来越多,一旦高层建筑发生火灾,能否进行有序的人员安全疏离至关重要,加之高层建筑的密度较大,火灾发生也会对周围的建筑和人员造成影响,这就体现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性。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排除高层建筑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建筑的安全性能,给人们提供安全可靠的居住环境,从根源上杜绝火灾的发生,进而减轻消防员的工作压力,实现消防资源的合理配置。另外,在进行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时,工作人员会逐渐了解建筑的结构特征,在掌握人口数量和分析人口密度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计划,并结合日常的管理经验,不断完善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制度,促进消防事业的持续发展。
        2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2.1监督机制不健全以及责任主体不明确
        消防管理工作需要政府部门、行政部门、社区以及广大民众的支持,才能顺利的进行。但是在实际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大部分的工作都是由消防部门负责,因此,消防部门在开展监督工作时工作量大、任务重,消防监督的效果不尽人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不仅如此,在实际工作中,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责任主体也没有明确的落实,忽视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
        2.2消防安全隐患突出
        部分住户为了私人生活方便,没有遵从物业管理,擅自拆除高层住宅建筑原有防火们,且在高层中随意丢放杂物,对于人员疏散造成不良影响,无形之中增加了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隐患。某种程度上来说,降低高层住宅建筑消防安全隐患是维系高层建筑使用寿命的必要手段,也是保护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有效途径。就目前秀山县高层建筑来看,消防安全隐患依然是突出的问题。笔者从以下几点开展分析:第一,消防设施瘫痪。部分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瘫痪,不能正常使用。第二,消防设施故障较多。部分单位自动消防设施存在故障、损坏,不能正常运行,防火门、应急照明灯和疏散指示标识损坏等情况。第三,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无证上岗。部分高层建筑存在消防控制室值班操作人员无证上岗和值班操作人员每班不足2人、职业能力不足,实际操作技能不能满足岗位需要,未按照要求开展消防巡查检查等情况。第四,消防通道和扑救场地被占用。部分高层建筑的消防车道、扑救场地被私家车、电动自行车、摩托车占用。第五,消防车道和扑救场地未划线。部分高层建筑未按照要求对消防车通道和消防扑救场地进行划线,未实施标识化管理。第六,消防器材配备不齐。部分单位灭火器、消防水带、水枪等消防器材配置不足。


        3优化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措施
        3.1对管理模式划分等级
        国家明确的规定,在每一个场所都要有消防设施,消防设施的质量必须达标,而且当地部门会不定期进行检查,这样的措施对于保障消防安全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各项安全检查却增加了消防部门工作量,加上消防部门的工作人员有限,传统的消防管理措施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需要创新消防安全监督管理模式,寻找科学、合理的方式来保障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我们可以采取消防安全分级管理模式,跟城市各个区域发生火灾的几率以及消防规模来展开分级管理,针对火灾发生的几率、出警率等进行评估,对于那些火灾发生几率小、消防设施健全地方进行抽查,而那些火灾发生几率大,消防设施不好的地区则需要重点检查,有针对性、有差别的管理模式才更加有效,便于消防部门更好的开展工作,节约人力、物力,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
        3.2开展消防安全突出问题整治
        排查火灾隐患是高层住宅建筑消防安全工作的难点和重点,就传统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而言,火灾隐患的消除并未及时落实到高层住宅建筑物业管理部门及相关责任人,这使得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多流于形式化,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消防安全管理的有效性。立足于此,相关人员要开展消防安全突出问题整治,并提出具体可行性对策,提升整治效果,进而实现消防安全管理效果的提升。
        3.3提升设计和施工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
        对于高层建筑而言,设计人员是建筑的第一关,施工人员是建筑的第二关,所以施工人员和设计人员如果消防安全意识足够强,就会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并且可以提高建设质量。但是一般设计人员都是和设计相关的专业毕业,所以对于消防安全了解的并不是很深,而一些施工人员的学历都比较低一些,所以就会更加缺少消防安全意识。因此,为了提高设计和施工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需要对他们进行培训,让他们对消防安全工作有更深刻的意识,充分了解设计的安全合理性,提升消防设施施工人员对安全生产技术标准、施工现场安全操作等方面认识,使各个环节都可以符合消防安全标准。除了设计和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之后,还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规范安全监督管理。在进行施工之前,需要将这些规则和指标直接发给各个管理人员,让他们可以提高安全意识,确保他们对消防安全设施可以更加重视,尤其是一些小细节,比如排烟系统、疏散系统等。
        3.4加强对防火安全知识的宣传
        虽然现阶段我国防火安全管理水平在不断的提高,但是防火安全管理工作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防火安全管理压力随之加大,尤其是针对高层建筑的防火安全管理,需要利用防火安全管理的宣传工作提高区域内人们的重视,联合社会大众共同负起防火的责任,并规范自身的行为,这样才能在日常的生活中时刻注意防范火灾。因此,要加强管辖区域内防火安全的宣传,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将正确的消防知识普及给社会大众,帮助人们树立防火责任意识,将防火安全管理的作用发挥出来,杜绝火灾的发生。
        结语
        综上所述,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是每个社会公民应该履行的职责和应尽的义务,因此,要想做好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光靠工作人员的努力是远远不够,在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规范管理工作人员的同时,还要加强对消防知识的宣传,引起社会大众的重视,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邵一平.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分析与研究[J].今日消防,2020,5(1):129.
        [2]田野,瞿婷婷.高层建筑火灾风险和解决对策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8):220-2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