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木娇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南区东场镇中心小学,广西钦州535014
摘要:小学数学是学生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基础和核心学科,是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和发展的重要学科。但与此同时,数学学科的抽象性和逻辑性也让很多小学生陷入了对数学学习的恐惧中,这严重制约了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积极推进小学数学教学方式的改进,从而消除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抵触情绪,提高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这是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游戏化教学模式的提出是对现代教学理念的延伸和创新,是对以生为本教学理念的践行。实践表明,游戏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极大转变了传统数学教学模式的弊端,推动了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发展。
关键字:游戏化教学;小学数学
一、引言
游戏是深受小学生喜爱的活动形式,在游戏过程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是高涨的,感受也是深刻的。而相对于游戏的参与程度,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热情显然要差很多。因此,能否将数学知识与游戏元素相结合,从而提高数学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游戏般的乐趣,这就是游戏教学法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的前提和背景。将游戏元素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是对传统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改进,更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以知识学习本身为目标,转而以培养和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为目的,带领学生发现数学知识的魅力,从而主动的去学习新知识、理解和掌握新知识,进而帮助学生构建起数学知识体系,形成对数学学习的全面认识,促进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学生兴趣的激发
人们对于游戏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有趣”,也正是这个特征,让游戏占据了小学生绝大多数的课外时间,可以说游戏已经成为小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对小学生有着极强的吸引力。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学习和游戏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甚至可以说是两件毫无关联的事。在这个学习阶段,教师并没有过多的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因此,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是被动的,缺乏主动意识的。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人们愈加发现,这种被动学习的方式并不利于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发展,甚至会成为一种限制。而以兴趣为主导的学习方式才是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游戏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正是以“兴趣”和“趣味”作为引导学生数学学习的切入点,从而降低学生对数学的恐惧程度,通过游戏化课堂的构建,吸引小学生的关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逐渐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探索,进而实现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1]。
(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实际上,游戏的过程不仅是一个玩乐的体验,有意义的游戏更是对学生创新
意识、协作能力的培养。游戏的目的性和体验感能够引导学生去思考和探索,从而不断丰富自己的体验。而将游戏中的这个特征引入到数学学习中,也是对学生思维和创造力的激发和培养,尤其对于一些活泼好动的学生来说,单纯的数学知识学习并不具备足够的吸引力,反而是游戏元素的融合才能激发他们的潜能和创造力,从而让学生在游戏中实现数学知识的积累。
三、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游戏化教学理念一经提出,便受到了各学科的关注,各阶段各学科也纷纷将其应用于学科教学中,从实践情况来看,有着极大的应用和发展空间。具体到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中,游戏化教学理念的应用更是为学科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一)引入游戏元素,打造趣味数学课堂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关键点在于找到游戏与数学知识之间
的连接点,让知识与游戏元素相融合,从而改变传统小学数学课堂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状况。以游戏作为课堂教学的切入点,是充分考虑了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以及对于游戏的热情,以兴趣引导作为吸引学生课堂融入的关键点,从而实现学生对课堂的参与以及与教师的有效互动,进而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热情,达到教学效果提升的目的。
以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数学教学为例,在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观察物体”学习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将教学过程设计得集趣味性和知识性为一体。这节教学内容主要是带领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立体图形,从而提高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设计一堂互动体验课,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分一些小正方体模型,先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组合,作为小组的图标,看哪个小组设计得最有新意,之后再让每个小组来说一说自己设计的出发点。这个过程中,是对学生创造力、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的培养,同时能够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之后,教师可以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图形,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观察,分析从不同角度都能看到哪些图形。这样的课堂教学既给了学生充分发挥和参与的空间,同时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在互动交流过程中实现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2]。
(二)构建游戏情景,提升课堂融入感
游戏情景的构建能够提升学生对课堂的融入感,更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展开。
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场景,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营造起游戏的氛围,拉近学生和数学学习之间的距离,引导学生积极融入到以游戏为主导的数学学习中,在游戏中建立起对数学学习的全新认识,从而构建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和数学学习氛围。
在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有关于“千克和克”的知识点学习,这也是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典型代表。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情景游戏,比如超市采购,可以事先准备一些称重的工具、水果和蔬菜等,可以让学生选择不同的角色,比如蔬菜售卖、水果售卖、收银员、采购者等等,也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开展,自行设计采购细节,比如价格的制定、采购的数量等,让学生来模拟生活中的采购场景。这个过程中,既能够让学生对计量单位有全面的认识,更是一次生活实践的机会,同时还复习了四则运算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都处于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对于学生学习的提升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增加课堂趣味性
现阶段,以多媒体技术为主导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已经广泛应用于小学数学教
学过程中,这对于学生知识点的理解、教学内容的展开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相对于单纯依靠听觉的知识学习过程,来自视觉的冲击能够带给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
比如在学习到图形的平移、旋转、轴对称以及圆柱、圆锥等立体图形的时候,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知识点的展示,帮助学生建立起空间概念,从而更好的理解知识点。教师可以将图形的旋转过程制作成动画,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欲望。
结束语:综上,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融合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对于教师来说,要积极推进游戏化教学的发展,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营造起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武晓鹏.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 2020 年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论坛(一),1341-1342.
[2]赵静.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五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C]// 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长沙会场)论文集(二).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