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土地管理中土地利用规划的作用及其措施 任凯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0期   作者:任凯
[导读]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发展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矛盾,其中,由于城市规划不当导致城市土地利用不平衡的情况尤为突出。
        身份证号码:61032319900516XXXX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发展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矛盾,其中,由于城市规划不当导致城市土地利用不平衡的情况尤为突出。城市建设需要科学利用土地资源,根据自然与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等,根据实际需要通过科学方法规划城市,形成符合城市特色的科学化城市形态,有效规划城市内功能区,有利于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建设的发展。
        关键词:土地管理;土地利用;土地规划;城市规划
        引言
        城市土地是城市区域内的陆地,水面以及他们上下一定空间所构成的自然综合体。在我国城市土地属于国家所有。首先,在我国城市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城市土地本身具有的特点要求加强城市土地管理,其次,城市土地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要求加强城市管理,最后,中国城市土地的国有制要求加强城市土地管理。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必须对城市土地进行科学的规划,让城市管理中的土地利用规划的作用及其措施更好地展现出来。
        1城市土地管理中土地利用规划的作用
        1.1经济方面
        有利于全面促进经济发展。土地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土地管理是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寻求发展的重要手段与方法。土地管理直接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只有科学规划,使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才能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从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2减少在城市化过程中投资的成本
        在土地利用规划过程中,有效的土地利用规划有利于解决我国目前城市用地紧张和房价居高不上的问题,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可以减少在城市化过程中投资的成本,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不必要的管线基础设施建设,使乱占用土地的现象减少,这有利于实土地规划的管理性和科学性得到提高,在减少成本的同时,也提高了在土地管理过程中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1.3公共资源方面
        有效保障社会公共利益。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一个关键核心—人。人发展了城市,城市发展为了人。大量人口的聚焦形成了共同的利益要求,即对公共设施等共享性基础设施的需求。只有有效地进行土地利用规划,才能对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有效的落实,使学校、医院、邮政等公共设施合理安排在城市的特定位置,从而方便公众,提高公众的满意度,有利于促进经济流动,加快经济的发展。
        2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存在的问题
        2.1土地规划利用方式比较落后
        现阶段,土地规划仍然基本沿用计划经济时期的传统方式,即定性研究的方法。由于定性研究比较注重事物的变化过程,需要与研究对象保持长时间的密切接触,因此土地规划耗时较长。早期城市化进程发展缓慢,定性研究这个缺陷表现得还不是很明显。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定性研究的局限性也就越来越明显,难以适应客观实际发展的需要。
        2.2信息数据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的城市化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对土地利用掌握不够到位,不明确已经利用土地面积与可利用土地面积,并且存在大量的不合理利用情况。需要建立并完善城市土地利用数据库,对土地利用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有据可依。只有数据完善,才能进一步合理规划未利用土地,改善已利用土地的使用情况。
        2.3土地规划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在土地规划管理过程中,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是十分必要的。

但从当前土地规划利用的情况来看,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与利用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规划与制度,尤其是在偏远地区,仍存在土地监管不到位、土地浪费等问题。同时,土地资源管理最大的问题就是规划执行不到位,仍存在形式主义、走过场等错误思想。部分地区在土地规划利用过程中无视当地区域的地形特征及土地利用布局,在规划的农业用地区域建立工厂,土地规划的合理性没能得到充分体现,不利于经济的长远发展。土地规划管理方面,相关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业务素质是影响其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如果管理人员能力欠缺,将会对土地规划管理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但从现阶段土地规划管理的情况来看,相关工作人员总体素质不高,而且培训力度不够,致使土地规划管理缺乏科学性。部分地区管理思想保守落后,土地规划方案执行性不强,导致工作效率较低。
        3做好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措施
        3.1兼顾发展利益
        土地利用规划的根本目的是经济发展,只有经济发展了城市化进程才能持续进行。经济发展是第一要义,所以在发展过程中要将土地规划作为重点预留项目,成立由相关部门统一领导小组。全面分析土地利用情况,从开发与利用两个方面,为土地利用提供依据,同时需要兼顾生态发展,避免造成环境问题。针对城市用地复垦现象作出相应的规划分析,寻求使城市用地与耕地协调利用,兼顾社会发展效益与生态环境保护效益。加快变革与全面创新,通过改善土地管理机制,解决耕地粗放经营问题。既要合理利用土地,又要提高土地的利用价值,最大限度地节约用地,调控城市建设用地与农业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
        3.2充分挖掘城市存量土地
        城市的发展建设要基于我国的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在城市土地的规划过程当中,要充分挖掘城市存量土地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利用最佳原则,合理调整利用土地指标,在一定的基础上盘活大量建设用地,最大限度的提高单位面积的土地利用效率。
        3.3完善土地规划管理体制,推动土地资源管理的规范化
        新时代,为做好土地资源管理工作,必须完善土地规划管理体制,推动土地资源管理的规范化。在土地资源管理过程中,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强化责任监督。要加强监管,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及时对“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等问题进行处理,切实保证土地利用率的提升。要严厉打击非法使用土地资源的情况,确保土地资源得到科学利用,稳步实现土地资源管理目标。与此同时,还应顺应新时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完善规划管理领导责任制,并不断探索土地资源管理的新方式、新方法,简化土地资源管理流程,拓宽土地管理渠道。要加强土地资源管理的全过程监管,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土地规划管理者是确保土地规划质量的重要人员,在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保证土地规划利用的科学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土地规划管理过程中,为增强干部职工合理规划土地资源的意识,相关部门必须大力开展土地规划管理学习活动,丰富其专业知识。要结合本地区土地部门基础业务建设情况,加大职工培训力度,使其了解土地规划相关的专业知识,构建专业的理论知识体系,提升专业能力与业务素质,提高土地规划管理水平。土地规划利用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如果没有相关法律制度的支持,就会产生市场交易混乱、土地资源浪费等问题。当前,在土地资源管理过程中,相关部门应重视制度效应,积极与其他管理部门协调。要积极引入评估机制,做好土地资源的管理与利用,提高土地规划利用的科学性。要制定和完善土地规划利用制度,平衡好工业用地、商业用地等和耕地之间的关系,全面提高土地利用率,避免土地资源的不必要流失及环境污染等问题,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结语
        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使城市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发展离不开城市规划,而城市规划中土地利用规划是重要环节。只有对土地资源进行科学规划,才能使城市规划更加合理高效,从而进一步推动城市化发展,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
        [1]王健.城市土地管理中土地利用规划的作用及其措施[J].农家参谋,2019(14):12.
        [2]单皓.从管理土地建设到管理土地利用改变—探讨深圳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中的规划概念[J].城市发展研究,2017,24(2):104-1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