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柯鲁柯镇林业站 817099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为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也在逐渐扩大,近年来我国政府逐渐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其中森林保护是生态文化建设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森林资源在改善生态环境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当前森林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乱砍滥伐现象屡禁不止,严重影响了生态平衡,为了加强生态文化建设需要我们加强对森林生态环境的保护,这样也有助于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对当前森林保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提高森林保护水平、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策略。
关键词:生态文明;森林保护;可持续发展
引言:生态文明建设对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着决定性作用,需要人与自然之间建立起和谐的发展关系,为未来经济建设打下生态基础。近年来经济建设为神态环境带来的要正在逐渐增大,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逐渐得到了体现,森林资源作为重要的生态资源,在建设生态文明中需要得到相应的重视,相关部门应该根据当前森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实行解决措施,以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一、森林保护的重要性
(一)维持水土平衡
森林植被在保持水土平衡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种植人造林时选择根系较为发达的树种能够有效稳固土壤,防止水土流失。在暴雨天气下原本的生态环境容易遭受破坏,森林能够对土壤形成保护,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当前我国西北地区水土流失问题严重,通过森林保护已经在水土流失问题治理上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人造林树种选择的过程中,根据当地土壤条件、气候特征等进行综合分析,选择能够适应环境、有利于生态治理的树种,能够有效改善造林区域生态环境,对水土资源形成良好的保护。
(二)气候调节作用
森林植被在生长过程中需要进行光合作用,林木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都能对温度进行调节,在气候炎热的地区,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中能够吸收一部分热量,产生调节温度的作用,植物在进行蒸腾作用时能够产生水汽,水汽对调节环境湿度起到重要的作用。森林植物产生的水汽在挥发时能够促进降雨,为森林生长带来充足的水资源,促进当地生态环境的循环持续发展,对生态环境不断进行改善,最终达成建设良好生态环境的目的[1]。
二、当前森林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完善法律法规,民众法律意识淡薄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森林覆盖面积也相对较大,为森林管理带来了困难,对此需要政府提高重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统一管理制度,提高森林保护工作的规范性。然而当前我国在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中过于注重经济利益,将森林管理的重点放在了经济发展上,不具备完善的管理制度对森林保护进行约束,并且缺乏有效的森林保护宣传手段,加上教育水平的不均衡,导致不同地区之间的民众素质存在差别,一些居民法律意识较为淡薄,对森林资源造成人为破坏,不利于森林资源开采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对于违法违规的监督检举制度不够完善,缺乏对于违规砍伐森林行为的合理处罚,降低了法律的威慑力。
(二)森林保护工作较低
森林资源管理工作内容构成较为复杂,为森林保护带来困难,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对森林保护带来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相关人员的工作量逐渐增大,此外森林资源保护缺乏专业人员,责任落实不明确,导致了森林保护工作的混乱。
此外以往我国经济建设与森林保护之间不具备统一的管理制度,在新时期背景下已经无法满足可持续发展需求,需要将经济建设与生态文化建设统一起来,建设完善的管理系统,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之间的关系[2]。
(三)缺少专业性人才队伍
我国近年来逐渐重视起生态环境建设,然而在森林资源保护上依旧处于建设阶段,由于起步较晚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管理模式。
森林保护工作涉及到的内容较为复杂,需要从林业种植和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管理,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当前从事资源管理的人员通常不具备专业学习背景,因此需要林业部门重视起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立起完善的森林资源保护人才队伍,提高森林保护的专业性。
三、提高森林保护水平的策略
(一)完善法律制度
为了加强森林保护,首先需要建立起统一的管理规范,有关部门应该重视起对偏远地区的管理,并且加强普法宣传力度,通过海报横幅等形式加强群众对相关法律的了解,减少人为破坏森林生态环境的现象。此外需要完善相关监管制度,提高群众检举意识,及时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加大惩处力度,保证法律的约束力和威慑力。在信息化时代下可以加强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利用公众平台进行宣传,能够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提高大众法律意识[3]。
此外应该提高森林资源开采的规范性,加强对林业企业的管理,完善林业管理规范,通过法律法规对林业资源开采进行约束,避免因为经济利益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二)建立科学管理模式
由于森林保护面临的生态环境较为复杂,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需要林业管理部门加强信息化管理水平,利用ArcGIS等现代化技术对森林整体情况进行了解,提高管理制度的科学性。通过信息化平台,有关部门可以加强信息的交流与共享,加强部门之间的合作,提升整体管理效率。
在林业发展中需要通过科学的管理模式加强资源的利用,减少资源开采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首先可以加强人工林的造林面积,降低对天然林的开采力度,由专业人士对人造林区进行充分的调查,采取合理的规划手段优化森林资源配置,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其次为了降低对森林资源的开采,需要对已经开采的资源价值进行深入挖掘,减少资源浪费的现象[4]。
此外需要推进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协调发展,完善林业经营管理制度,实现经营理念的转变,确保林业资源得到了有效运用,避免出现产业过剩等问题,通过加强林业建设有助于提高林业发展水平,加大人造林的种植力度,通过提高森林覆盖面积解决水土流失问题。
(三)建立专业化人才队伍
首先政府应该重视起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加强高校相关学科建设,为生态文化建设提供专业人才,并且提高森林保护工作福利待遇,吸引高素质人才加入到森林保护与管理中。其次应该重视起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现有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将责任落实到位,减少权责不明的问题。森林保护涉及到较多的环节,因此有关部门应该提高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有针对性的展开人才培养。在林业种植上应该培养相关技术人才,提高人造林的种植水平,对生态环境进行优化,同时政府应该重视起先进技术的研发与推广,提高林业种植的整体水平。在森林的经营与管理上,有关部门应该适当提高入职门槛,并且加强对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其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提高森林保护的信息化水平[5]。
结语:综上所述,森林保护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森林保护涉及到的内容较为复杂,当前我国森林保护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相关部门提高重视,引进专业管理人才,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加强宣传普法,提高群众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进而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常玉庆,张成善,李联祖.新时期森林保护和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J].种子科技,2020,38(24):105-106.
[2]张成善,常玉庆.森林保护与森林资源开发之间的平衡关系研究[J].种子科技,2020,38(24):123-124.
[3]梅凯.可持续发展背景下森林资源管理与保护策略探讨[J].南方农业,2020,14(36):41-42.
[4]李秀华.论生态文明与森林保护[J].现代农业研究,2020,26(9):104-105.
[5]马小锋.浅析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现状及对策[J].种子科技,2020,38(9):11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