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省来宾市象州县环卫站 545800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好,城市建设的规模也不断扩大,各界也越来越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大量的投资和工作创造了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但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可能出现多种类型的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施工过程。诸如项目质量问题之类的各种问题,只需要相应的监督管理支持,有效的监督管理工作以及对各个环节建设的有效监督,就可以有效地控制此类项目的建设质量,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质量。要充分利用环境卫生基础设施,有效地综合利用。
关键词:环卫基础设施;施工质量;监督管理
引言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增长迅速,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因此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改善环境质量,需要建立一系列的环卫基础设施体系,不断完善公厕、垃圾中转站、垃圾处理项目等环卫配套设施建设,深入推行环卫精细化管理,推动环卫事业新发展。
1对环卫基础设施施工质量加强监督管理的意义
在城市建设当中,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内容,对此类工程进行有效的建设,不仅能够推动城市居住环境的改善,进一步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对于政府良好形象的树立与提升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想要达到这种效果,还需要相关单位对监督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落实,这样不仅能够实现项目资金的专款专用,提高相关资源的利用率,还能对各环节的施工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使人民的切身利益得到有效的维护。由此可见,对环卫基础设施施工质量加强监督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还需要相关单位对该项工作保持高度的重视。
2城市环卫基础设施的现状、存在的问题
2.1缺乏足够高的机械化作业水平
不能为环卫工人提供必要的作息场所。大部分的小城市缺乏足够的金钱和技术,导致环卫工人在工作的时候缺乏先进的现代化作业设备,很多工作竟然还是以传统的人力劳动为主,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环卫工作的工作效率,质量也大打折扣,除了这一问题之外,小城市的环卫工作人员没有固定的工作和休息场所,待遇远远落后于相关标准,很多环卫工作人员只能席地而坐,这也是造成环卫工作质量降低的一大因素,因为这样的不合理待遇难以激发环卫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
2.2城市环卫基础设施建设难
第一,城市居民缺乏足够强的环境保护意识,乱扔垃圾的现象随处可见,即使政府出台了相关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也是曲高和寡,市民不去积极的配合;第二,很多城市的环卫设施没有得到合理科学的布局,使得居民无法对环境进行保护,最终影响的是城市的长远健康发展。
2.3环卫设施传统老套,已经严重老化和破损
我们国家对于城市环卫事业有明文的规定和标准,以城市公共厕所来说,每平方公里公厕应至少有三座,然而,现实生活中很难看到有城市满足这样的标准和规定,更重要的是很多地方的公共设施已经使用了很多的年头,很多的功能都已经不复存在,但即使这样,仍然在使用中,受到影响的无疑是市民的日常生活。此外,国家对于城市垃圾车也有要求,为了保障及时的处理和运输城市居民的垃圾,必须达到每万人拥有两台垃圾车,但是实际生活中,很多地方缺乏足够数量的垃圾车,运输和倾倒垃圾的频率极为低下,运输速度极其慢,车辆的使用年限过长,这些都阻碍了城市环境卫生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2.4垃圾处理无害化率低
近年来,大量的农民工进城务工,所以城市人员在一时间内剧增,同时大量出现的还包括城市垃圾,然而大量的垃圾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使城市的大气质量、河流、土地遭到严重的污染,不利于市民的人身健康。
3对环卫基础设施施工质量加强监督管理的方法
3.1对质量监管程序进行科学的建设
第一,针对工程开工报告建立审核机制。在工程正式施工以前,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应该要求施工单位对工程的施工组织方案以及开工报告进行提交,并做好审批工作。在开工报告当中应涉及工程施工期间的设备情况、材料情况、人员配备情况以及相关施工准备情况等。与此同时,还要对工程的施工工艺图、标准实验资料以及放样测量资料进行提供,确保工程基础资料的完善性。第二,要对旁站监管机制进行全面地落实。要求相关质量监管人员在施工中,利用旁站监督的方式对施工单位的工艺技术以及施工程序进行控制。
监管内容应该涵盖施工材料、设备、人员以及相关施工条件等。对于与施工技术方案或相关规范不符的情况,需要进行及时的制止与纠正。尤其是一些重要的施工项目,或者是具有一定危险性的项目,应该重点落实旁站监管工作,同时要在监管报表当中如实记录监督情况。包括项目施工方法、外观鉴定意见等,要将其作为工程质量检验的重要依据,实现工程质量的合理控制。除此之外,在每道工序完成施工以后,质量监管人员都要按照相关规定落实验收检查工作。第三,建立工程自检和中间检验制度。即施工单位质检人员根据相关规范的要求在每道工序完成以后落实自检工作,且在自检合格以后才能向监理单位申请验收检查。第四,工序检查认可制度。监理单位应该在施工单位自检的同时,或者是接到复检申请以后落实各工序的验收检查工作,并通过测量、试验等质检措施的全面落实,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而对于检验不合格的工序,在完成整改,验收合格以前,不允许进行下一道工序。第五,中间交工报告制度。在完成单项工程施工以后,需要施工单位系统的落实一次自检工作,并对检查记录进行汇总,提交交工报告,由监理单位及建设单位进行一次系统的验收,并对工程质量展开评分工作。确认合格以后,由监理工程师在中间交工证书上签字确认,如单项工程中间交工检验不合格,则不允许进行后续项目的施工。
3.2建设垃圾收运体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中的人口不断增加,生活垃圾也越来越多,这些垃圾必须及时处理,否则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要将生活垃圾及时处理就要建设一套完善的垃圾收运体系,先进行小型压缩站进行第一次转运,大型压缩站进行第二次转运,将生活垃圾及时转运到大型空旷的垃圾焚烧场进行焚烧,同时要增加城市生活垃圾中转站、公厕、密封式垃圾桶、果皮箱、各种机械车辆、各类垃圾转运车的数量。同时这些垃圾转运点要在城市分散均匀,确保垃圾转运及时且方便。对于生活垃圾焚烧厂可以建设运营发电焚烧厂,采用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建设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炉等,利用高科技可以节约煤,实现了循环经济,节约减排目标,做到了生活垃圾处理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全面提高垃圾处理质量和能力。
3.3升级设施设备,提高城市处理生活垃圾的能力
市政府要力求不断提高城市处理垃圾的能力,不断升级环卫设施设备,提高其处理垃圾的能力。要增加城市中垃圾回收点的数量,同时建设封闭的垃圾回收点,改善垃圾运输体系,彻底解决垃圾转运过程中遇到的噪音、脏、乱等问题。由于升级设施设备需要大量资金,因此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政府可以号召有能力的仁人志士进行捐款、筹款,或者通过分期付款方式,购买质量较好的环卫设备,这样既缓解了财政压力,又可以更高效的处理垃圾,提升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能力。要淘汰原有的垃圾箱,新建、改造公厕、垃圾中转站,进一步提高城市环卫基础设施档次,提升了市民的生活品质。
3.4增加环卫基础设施投资
城市的环卫基础设施决定着城市能否可持续、快速、高质量地发展,因此需要广大市民、企业、政府共同的关注。要彻底的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就要改善环卫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政府应该增加在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上的资金,同时普及市民的文化水平,让市民更多的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号召有能力的个人、企业进行投资。利用这些资金可以购买更多的垃圾桶、果皮箱、垃圾转运车,雇佣更多的环卫工人,增加垃圾处理点的分布密度。
3.5补充完善垃圾分类法规依据。无规矩无以立
城市推进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工作过程中,立法是保障,是框架,没有立法工作开展将寸步难行。在监督管理方面,《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就值得很好地借鉴:一是政府监督责任与政绩挂钩,绩效考核内容要包括垃圾分类管理工作。二是生活垃圾分类也要加入城市网格化管理,做到查有据,罚有依。三是公民信用与公民履行垃圾分类义务相连。监管部门可以依法对失信主体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对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单位和处置单位的评议结果进行展示,工作进程做到公开透明,让居民信服,物业企业也应该纳入物业服务企业信用管理体系。
结语
综上所述,对环卫基础设施工程的施工质量加强监督管理,能够使此类工程的质量得到有效的控制,这对于此类工程的效用发挥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因此,相关单位一定要认识到质量监管工作的重要性,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好质量监管工作,从而为城市建设工作的有效落实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邢玉喜.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20(02)55-57.
[2]罗凌超,郑丰.我国城市污水处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智能城市,2019(03)82-83.
[3]王超.泰安环卫基础设施体系建设与思考[J].城乡建设,2020(11):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