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项目中的钢结构施工技术研究 李玉先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0期   作者:李玉先
[导读] 摘要:近年来国家对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越来越大,也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果。
        身份证号码:13068319820915XXXX
        摘要:近年来国家对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越来越大,也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果。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开展土木工程施工时,施工技术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和效率。目前在建设工程的过程中,对于钢结构的应用程度越来越深,虽然钢结构有很多优势,但实际在应用的时候依然出现了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尤其是在高层建筑中应用钢结构技术时,需要从多个方面加强关注,最大程度的保障好工程建设安全和建造质量。
        关键词:土木工程项目;钢结构施工技术;应用措施
        1导言
        在现代土木工程建设中,钢材已成为各类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材料,其具有的高强度、易加工的特点能够有效提升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实际应用中,钢结构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只有不断完善钢结构的施工技术,才能提升钢结构技术的工程适用性,从而有力确保工程项目质量达到规范要求。
        2土木工程中钢结构的特点
        2.1钢结构稳定性比较强
        就目前的建造设计而言,发挥土木工程安全的主体不仅仅是钢结构,如果钢结构需要发挥更大的作用,需要与混凝土结合才可以发挥出完美的效果。在建筑施工技术采用钢结构技术之前,往往只会使用混凝土作为建筑的主体结构框架,这种混凝土结构虽然强度比较高,但是随着使用过程的加长,容易出现裂缝和发生沉降问题。而使用钢结构作为主体骨架之后,土木工程的稳定性直线上升,几乎没有特别重大的问题。
        2.2具备节能环保的优势
        相比于其他类型的建筑结构来说,钢结构在节能环保方面也有着十分明显的优势。通过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应用钢结构,不仅能够有效减少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粉尘污染以及噪声污染,同时还能有效减少施工作业人员的工作压力。另外,钢结构的施工周期相对较短,施工过程中不需要资金的大量投入,另外,钢结构还具有可以反复使用的优势,拆装十分方便,能够有效减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能源消耗,受到了建筑单位的广泛欢迎。在土木工程施工中使用钢结构,不仅可以有效提升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能有效推动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
        2.3优化抗压能力
        土木工程钢结构施工需要应用的钢材型号较多,通过结合应用不同材料的优势能够将整体结构力学性能改善。作为衡量钢材质量的关键指标,钢材的韧性越优越说明其能够承受越高的外部冲击形变,避免发生开裂、断裂等问题。钢结构的韧性较高,所以抗外界打击能力和抗交变压力的能力较强,可以优化抗压性能。
        2.4提升建筑物的安全性
        传统建筑的砖石和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养护不当的情况,砖石和混凝土受到侵蚀和破坏,使造成建筑体出现裂缝,严重情况下会使建筑物发生不均匀沉降,影响建筑物的实际使用寿命。使用钢结构的建筑物不容易发生沉降、裂缝的现象,钢结构与混凝土结合施工能够有效避免混凝土出现蜂窝、缝隙等不良情况,有效提升建筑物的安全性,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3土木工程项目中的钢结构施工技术应用措施
        3.1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施工正式开始前,需要进行相应的施工准备工作,因为良好的施工准备可以有效提升工程的施工速度和相应的质量要求。因此需要在施工前做好一系列的准备工作。首先需要根据设计图纸的设计进行实地考察,在考察中多注意相关细节问题,并积极发现现场与设计的出入,为开展正式施工做好铺垫。然后需要与现场人员进行详细的沟通,先将设计问题进行完成,尽可能将现场工人的疑问完全解决,然后确定正式的施工方案。方案确定之后,需要就相关的技术问题进行讨论,做好基本的沟通,保持良好的关系,进而能够在后续的过程中进行良好的合作。
        3.2螺栓预埋
        螺栓预埋是土木工程施工的重要项目。

将刚性柱脚螺栓埋入钢筋混凝土中实现柱脚与钢筋混凝土的连接,起到固定标高的作用。因此进行螺栓预埋时需严格控制基础轴线和标高基准点,定位轴线的偏差限定值为2mm,标高偏差限定值为5mm,超出此限定值则为不合格。为确保螺栓位置符合工程建设的要求,需在螺栓预埋完成后进行两次检测,第一次检测时间为定位埋设后,第二次检测时间为混凝土浇筑后。
        3.3安装钢柱
        作为土木工程钢结构中的基础部分,钢柱的安装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体结构的承重性,具体来讲在施工中需要做好如下技术方面的孔控制:第一,以牛腿支撑面为基准设置标高观察点,如果没有牛腿,基准点看做是桁架最后一个安装孔。第二,在安装多柱节时应当先牢固地组装好各个柱节然后再进行钢柱的吊装。第三,在完成钢柱吊装后需要检查其安装质量,做好尺寸调整,尽量降低误差,确保误差在标准范围中。第四,如果是又大又细的构件,可以通过补强等特殊处理方式将其可靠性提高。比如在梯形屋架下旋杆安装时可以采取抗压补强的方式提高侧方向的应力。
        3.4吊装技术的应用
        在实际落实土木工程施工工作的过程中,机械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在施工过程中合理应用机械设备,能够使施工过程中整体的经济效益得到有效提升。而现实中在对钢结构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最常用的一项技术就是吊装设备,借助相应的吊装设备,能够实现针对不同重量以及不同强度钢结构的起重,使施工成本得到有效控制。但是在实际应用吊装技术进行钢结构安装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确保吊装设备的使用符合相应的标准,另一方面要能够满足国家出台的相关安全管理规定,在保证施工效率的基础之上,做好针对施工安全事故的预防工作,进而确保能够在规定的时间之内完成相应的施工工作。
        3.5钢结构的焊接
        钢结构焊接是重要的施工技术,焊接的技术水平将直接影响钢结构工程的质量。目前国内城市的高层建筑普遍采用钢结构施工工艺,钢结构的焊接工作量不断增多。影响焊接质量的因素有三个,即施工人员、操作技术、焊接材料。我国规定焊接标准差应小于9mm,超出该限定值将直接影响钢结构的焊接质量。因此,项目管理人员应重视提升焊接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从业人员应具备专业的工作资质,确保焊接施工人员操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选择质量优良的焊条,避免施工中钢结构发生变形,使高层建筑的结构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体焊接要求如下:第一,在高层建筑施工中使用钢结构焊接技术,需注意施工作业的对称性,确保建筑结构的稳定;第二,确保焊接点的准确。钢结构的材质决定其容易受温度的影响,在焊接过程中需保证温度与速度在可控范围内,避免温度过高使钢结构发生严重形变,影响焊接点的确定。焊接时施工人员应从两侧开始同时进行焊接作业,由外及内地进行施工;第三,做好H型钢筋下部的固定处理,确保钢结构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3.6预变形技术
        扭曲和倾斜是目前钢结构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对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性有较大影响。因此,在钢结构的施工过程中要做好预变形处理,充分考虑实际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变形问题,并制定有效的管控应急预案。工程技术人员应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对可能出现的工程问题进行预测,通过完善设计方案和提高施工技术水平提高钢结构的施工质量。高度关注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不均匀沉降现象,避免因沉降不均匀导致钢结构变形。
        结束语
        总之,钢结构作为当前土木工程施工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技术,有着较高的经济性、环保性,备受土木建筑行业青睐。但是当前我国土木工程钢结构施工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安全技术水平有待提升。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加强总结施工经验教训,不但改进创新,提高钢结构施工技术水平,加强各个环节的技术控制,从而优化施工效果,确保土木工程整体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许明玉.试析土木工程项目中的钢结构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31):93-94.
        [2]曹治博.试析土木工程项目中的钢结构施工技术[J].建设科技,2017(13):97-98.
        [3]陈远.土木工程钢结构施工技术及应用策略探究[J].江西建材,2016(07):87.
        [4]安龙龙.土木工程项目中的钢结构施工技术浅述[J].门窗,2016(08):1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