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9期   作者:张逢钦
[导读] 物理学科既是初中的基础科目,也是主要科目,学习物理有助于学生进行客观世界的探索

        张逢钦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第十六中学,广西    钦州535000
        摘要:物理学科既是初中的基础科目,也是主要科目,学习物理有助于学生进行客观世界的探索,提升学生对于生活的思考。但是目前初中物理的教学效果不尽人意,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物理学科自身内容多、难理解造成的,另一方面也与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有关,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尝试将合作学习、初中物理之间进行有效的结合,不但能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同时还能够使学生的知识深度、广度都有加深,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更高,教学效果更好。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初中物理教学;应用研究
引言
        初中物理的特点是:内容多,同时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学生学习起来难度较大。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推行,初中物理学科面临着新的挑战、新的要求[1],那么初中物理教师一方面要积极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另一方面要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那么合作学习与初中物理相结合就是一种不错的方法。由于合作学习属于新型教学模式,要想实现二者的有效结合,需要考验教师的组织能力、多媒体的使用能力、资源的应用能力、教学的设计能力等等,目前有不少的教师由于对合作学习缺乏足够的认识,合作学习的特点是什么,具有怎样的价值尚不可知,这就使得合作学习难以发挥其本身的功能、作用,教学效果仍旧有待提高。
一、教师要深入进行教学内容的研究,寻找二者的契合点
        以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压强》的教学为例,学生通过预习了解到:压强的概念、压强的物理意义、也知道了比较压强大小的方法--控制变量法、定义法,但是如果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当采用相同的材质做成几个大小不一的物体时,怎么比较压强的大小呢?例如:有三个圆柱体,材质相同,但是底面积不同、高度不同,那么谁对底面产生的压强最大呢?学生借助上述的两种方法都不能进行问题的解决,这时教师就可以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该问题的交流、讨论、探究后,群策群力,有不少学生研究出来新的解决方法:有的说借助重力进行比较,有的说和密度公式结合起来会更有效等等,这样学生们的知识层面也能得到有效的拓展,同时也能够学习到他人的知识、优点等等,有助于自身的提高。
        以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第三节《摩擦力》的教学为例,有的同学想要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有的同学则把弹簧测力计直接挂到了木块上,这时同组有同学就会提出意见:在实验时要把弹簧测力计水平调零,接着才能让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在进行实验时,有的小组就试验次数引起了争议:做3次实验还是做6次实验?最后大家经过商讨一致决定要根据实验器材决定实验次数,如果要测量两个物理量,就测6次;如果压力大小难以进行测量,就只做3次实验。借助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的提高,同时学生与学生交流起来会更加便利,效果会更好,在合作的过程中如果有问题暴露出来,学生们一起进行讨论、解决,不但学生的参与度极高,同时学生的学习能力也能有效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效果较好。


二、小组成员的责任要进行明确的划分,使教学活动更加有序
        初中物理知识由于知识点较多,内容难度较大,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但要引导学生进行物理基础知识的学习,同时也要适当进行提高,使学生能够明确自身在小组内的任务,这样才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教师要进行相关任务的布置,做好分工的准备。教师要注意引导小组内学生进行任务的分配,每人负责一个或几个知识的中心点,然后以此进行知识的展开,接着进行整理、总结。
        以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第三节《摩擦力》的教学为例,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按照小组内的同学个数进行问题的布置,有的同学负责寻找摩擦力的概念、有的同学负责寻找摩擦力的分类、有的同学负责寻找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有的同学负责分析如何才能增大摩擦、减小摩擦。这样小组内的每个同学都有相应的责任划分,学习起来效率也会更高,最后大家在进行知识的汇总、分享,教学活动也会更加有序。
三、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
        合作学习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激发,所以教师借助物理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结合,要注意使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凸显起来[2],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要注意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优化,借助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使课堂的灵活度更加突出,例如采用情境教学法、讨论教学法等等,教师要注意为小组合作学习保留充足的时间。其次,初中物理教师在设计小组研学课题时,既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学习接受能力,同时还要注意具有一定的拓展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后,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思考、探究,教师自身仅仅是进行课堂的引导、组织,以及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点拨等等,当学生碰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教师要给予适当的引导、帮助,但是还是需要学生进行继续探索,直至问题得到解决。教师要注意对知识进行引导、总结,使课堂始终保持大方向不变,使课堂的教学质量有大幅度的提高。
        以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多彩的光》的教学为例,这一章包含了“光的反射”、“平 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散射”等主要内容,同时实验与生活贴近,趣味性较强,所以,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相关的实验器材,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知识的学习,并辅助亲手实验,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进行边实验变总结的方式,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充分的激发,学生不但学习了知识,同时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验观察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等,还有助于学生进行问题的分析、解决,使学生感受到物理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结语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模式不但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同时还能够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大大提高,学生通过与其他同学的交流、合作,学生的表达能力更好,思维也更加活跃,有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提高。但是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需要注意寻找适合的契机,既不能流于形式,也不能只是进行知识的枯燥讲解,要让学生真正的有所收获,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曾鹏.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 人文之友, 2019(12):194-196.
[2]任中伟. 谈论合作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20(02):565-5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