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洁琼
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怀城街道第三小学 526400
摘要:在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中,数学属于比较偏难得分的一门学科,归其原因,无非是没有掌握到数学学科的学习技巧,没有从根本上领悟到课本的核心,仅仅读、背知识点和记公式是远远不够的。教师想要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只能提高学生自身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在以后面对难题时自己解决。通过教师把教学知识点和教学内容向学生展示出来,让学生去回答,这样的教学方法相比教师自问自答要好上许多。因为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引起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这门学科的良好学习习惯,帮助学生去学习数学这门学科。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问题;解题能力
引言
素质教育背景下,培养小学生的各项能力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包括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所谓“学以致用”,“学”的最终目的就是“用”,而解决问题正是“学以致用”的终极体现,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注意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予以培养。
一、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性
首先,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接受能力、理解能力等相对较弱,这就给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造成了一定的阻碍。而在培养小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中,需要让其不断地进行思考和探索,这其实是对其思维的一种锻炼,对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有益。此外,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对于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发展有益,有利于新课标规定下的数学教学目标顺利达成。其次,传统教育背景下,部分小学生已经习惯于被动学习,他们对教师的依赖性相对较强,这对其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不利。而教师在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中,可以利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能够凸显小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模式来开展教学活动,这样在促进其解决问题能力提升的同时,对其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二、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具体策略
(一)运用教学工具,培养发现问题的意识
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需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促进学生能够主动在生活与学习中发现数学问题,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数学解题思维,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运用教学工具以引导与鼓励的形式让学生阐述问题中心思想。学会审题,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真正能够在问题中获取有效信息,从而更快速地解决问题,教师在学生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已知条件以及课堂知识解决问题,关注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的疑惑,有针对性地进行解答,有序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例如,在学习正方体与长方体时,教师可以借助教学工具,用多个正方体和长方体模型搭建出组合物体,然后让学生观察老师展现的组合物体,并主动提出自我的疑惑,学生主动观察模型也能够锻炼学生的数学建模思维,学生在观察模型的过程中,可能产生这个组合物体的体积如何计算,这个组合物体的表面积如何计算等问题,当学生产生这些疑惑后,教师要立足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展开教学,先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教师再开始讲解,培育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同时发挥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简化复杂数学问题的能力
数学问题尽管非常复杂,但是都是建立在简单知识点基础之上,所以数学教师在对学生学习进行引导的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将复杂数学问题简单化的方法,借助这项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使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和理解数学问题,从而使小学生化整为零、化繁为简一步步展开对数学问题的解答。例如A同学在看一本课外书,看过的和未看过的比例为1∶4,学生又看了25页之后,比例变为3∶7,要求学生借助题目中所给出的条件计算出这本课外书的总页数。对于这样一个数学问题,很多小学生由于逻辑思维能力不强,都会出现一头雾水的现象,不知道该如何下手。教师就要借助化繁为简的方法来指导学生一步步展开对此问题的探索,要紧紧借助25页这个条件来展开对问题的分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题目中的比例换算为7∶28和12∶28,这样就能计算出25页所占比为5∶28,学生就能很方便地借助数学公式来计算出这本课外书的总页数,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认真指导学生化繁为简的解题思路以此来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三)多媒体运用,提升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在小学数学的教学方面也出现了多样化的高效教学方法。近几年兴起的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的教学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多媒体技术使小学数学的教学逐渐走向正规化、高效化,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而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其自身的课堂效率取决于其对于这门科目的兴趣高低,这也直接影响了学生对于这门学科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多媒体的运用,可以使学生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聚精会神地听教师讲课,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学到课本中的知识内容,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提升每一位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课堂效率。
(四)开展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传统教学模式下,小学生难以长时间保持解答问题的耐心,经常是遇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就仔细研究、认真分析,耐心十足地去解答问题,但是遇到一些比较枯燥,不感兴趣的问题就马马虎虎、敷衍了事。当然,还有部分小学生只喜欢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遇到难度较高的问题就容易放弃,或者是敷衍了事,这对于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非常不利。为了解决这类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开展小组合作,让其在与他人交流探讨的过程中共同解决问题,这样能够增强其解题时的耐心,而且在彼此交流的过程中还能相互启发、彼此借鉴,能够更好地激发其解题兴趣,有效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束语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一直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需要教师切实在教学中转变传统的教学思维,立足于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丰富有关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理论知识,主动借助教学工具帮助学生真正理解问题,创设出有效的问题情境促进学生自主地投入到问题解决过程中从而发挥小学数学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翠云.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浅谈[J].读写算,2020(25):65-66.
[2]刘冬梅.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4):206+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