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海霞
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灵南小学 浙江 温州 325026
摘要:在小学阶段的教学过程中,班主任的首要责任就是管理好所负责的班级,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班风,让学生不仅学习成绩得以提高而且形成健康的人格。本文对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深入分析,提出了关注学生发展现状、注重沟通交流方式等创新实践措施,旨在全面提高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效率。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创新
所谓班主任,就是集学习和生活为一体的负责人。班主任不仅要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给予相应的鼓励,还要帮助学生在成绩下降时与任课班主任进行沟通。关于当前的小学课程教学而言,注重班主任思维的引发、调整优化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细节内容、实现班主任课堂的重新打造等是非常关键的。只有对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进行创新,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获得成长。
一、关注学生发展状态
(一)捕捉学生的心灵
优秀的小学班主任必须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同时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带来感染,让学生获得发展。在关爱学生的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落实好对学生的引导作用,了解学生的一切。进行实际的管理时,班主任要对班级里的每一位学生都做到深刻的认知,积极主动地去与学生进行交流,感知到学生在心理以及学习层面的变化过程,让学生自主的对班主任产生认同感。这对于加强班级管理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来讲也具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1]。因此,班主任要善于进行引导,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来自班主任的关爱。其次就是班主任要学会捕捉学生的心灵,并做到有效管理。在进行班级管理时,班主任要关注学生的敏感心灵,避免由于客观态度而给学生带来不必要的干扰。同时还要时时刻刻呵护学生的内心,捕捉学生的心理感受。
(二)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爱心是良好师生关系构建的基础,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应善于将爱的元素挖掘出来,勇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借助此种创新实践方式,加强课堂上的情感因素融入,使班级教学取得更加良好的效果。而要做到这一点,还需要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认真思考自己的工作状况,了解到班级学生的学习优缺点。通过建立一个正确的评价体系,对学生做出引导,进而让学生通过自我学习获得成长。
(三)给予学生足够的宽容
很多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他们也会与班主任产生矛盾。面对这些教学现象,班主任要理解、宽容学生,并给学生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还要多对学生进行教导,以宽容的心态面对学生,让学生完成良好习惯的养成。除此之外,班主任在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还应积极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反思自己在教学方面存在的不足,控制自身的消极情绪,避免将消极的心态传染给学生,给予学生足够的关怀、宽容,认真做好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对学生做好正确引导。
二、注重沟通交流方式
(一)聆听学生心声
对于学生而言,写日记或者写周记都是其进行内心表达的一种重要方式。
班主任可以通过此种方式来了解学生的特点。但是在具体开展中,小学班主任不能仅仅只是将这项工作当做作业内容来进行布置,而是应该考虑到学生的自我特点,围绕写日记、周记对学生进行鼓励。班主任在与学生进行沟通时,还要了解到学生的情况,然后再由学生的情况去做出分析,以此拉近学生与班主任之间的距离[2]。要做到这一点,达成教学目标,班主任要从内心关爱自己的学生。当然这种爱不能是溺爱,也不能太过苛刻,所以班主任在具体管理时要掌握合理的原则。例如,当班主任与学生进行沟通时要善用情感力量,让学生了解到班主任的内心想法;当学生犯错之后,及时以宽容之心对其进行开解劝说,沟通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立场,从学生的视角出发,了解班主任应该掌握的一些沟通技巧,共同营造师生沟通交流的良好氛围。通过此种方式,增进师生彼此之间的交流互动,让班级里充满爱、让学生的沟通过程变得更加明确,这也更有利于班级管理的发展。
(二)尊重学生想法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平等沟通是师生双方进行合理交流的基础,因此班主任应该站在平等的角度与学生进行沟通,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在沟通时,班主任不能一味地强求学生,而是要通过平等信任,以一种新的态度去进行班级管理。否则的话,这可能会引起学生的一些逆反心理。在此种情况之下,也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当然这也是进行交流沟通的前提。这样一来,班主任才能够正确的认识自我位置,与学生展开有效交流。在进行沟通时,班主任首先要将自己的位置放在与学生同等的位置上,用亲和的语言去与学生交流,尊重学生想法,了解学生的特性,不对学生进行人格污辱。在沟通过程中,对于学生不正常的想法要委婉地进行指正,让他们了解到班主任的用心良苦,这能够在沟通过程中建立双方良好的关系。例如,班主任在与学生进行沟通时,如果学生出现了错误的价值取向,班主任就需要及时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而不是以大道理的方式去指导学生。
(三)打造温馨班级
班级氛围的打造,对于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也是非常重要的。班主任在管理工作时大多已和小学产生了一种隔阂,部分学生也认为与班主任的距离较远,这样的沟通交流过程很难使得双方完成相互理解。这对于班主任了解学生心理活动而言,也难以起到积极作用。由此,班主任须从此局面出发,给予学生更多学习上、生活上的帮助。通过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使得班主任对于学生的学习状况做好了解[3]。做到班级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双重互动,推动学生成绩的进步,鼓励学生健康的生活。班主任与小学生进行沟通时,要采取一视同仁的态度,保证沟通过程中对于每一位小学都要做到公平公正。从小学的真实情况出发,尊重小学,当学生的朋友,打造一个温馨的班级氛围,协调好班主任与小学之间的关系。
小学班主任必须注重小学班级管理的细节点,对于各项细节内容做出调整,明确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的认识关键。在注重柔性管理应用过程之中,完成小学生的自我思维发展,在进行温馨环境打造情况之下,注重学生的平等交流,聆听学生的心声,明确学生当前的发展状态,形成新的小学教学发展体系。真正关注学生自我发展内容,实现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突破。
参考文献:
[1]赵明彦. 浅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及实践[J]. 中华少年, 2020(21).
[2]王毅芳.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J]. 当代家庭教育, 2020(6).
[3]陈荣芳.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J]. 科学咨询, 2019(9).